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哈佛最受歡迎公開課:幸福是種能力,希望你也有

文/網易公開課

前段時間一個經常在社交媒體分享的妻子和女兒日常的小哥火了,他已經結婚13年,堅持把妻子做飯的照片拍得美美的。

“今天,老婆為我和女兒做了麵包,我們叫它‘周末檸檬’,老婆厲害!”

“今天周末,和老婆一起做了水果醬,超級新鮮!我就趕快拿起相機準備拍照,但是怎麽取景都取不對,半蹲著?站起來?離遠點?回過神來,老婆正站在我對面傻笑著看著我……”

@akipinnote / Instagram

在他的鏡頭下,大多只是妻子的一隻手,還有鍋碗瓢盆,卻充溢著歲月靜好的溫柔感,雖然看不到鏡頭後他們一家三口的笑容,但能想象到他們是有多幸福。

一室兩人三餐四季,平淡而又真實,這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

幸福沒有標準定義,卻也是一種能力。

在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中,中國排在第86位。過去的40多年裡,中國人的物質水準、生活品質和人均壽命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就主觀的幸福感而言,如今的中國人還不如25年前幸福。

英國經濟學家Arthur Young說,“真正的幸福,雙目難見。真正的幸福存在於不可見事物之中。

現代化,是一個充滿悖論的進程,貌似幸福與財富不成正比,與教育水準也掛不上鉤。

中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究竟去哪兒了?

1

哈佛大學排名第一、最受歡迎的課程,不是講賺錢的,而是TalBen Shahar博士的《幸福課》。

這個課試圖解釋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人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Shahar博士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何謂幸福?是一種快樂、滿足、或積極的體驗,是一種能體會到生活是美好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感覺。

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同,同樣,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樣,可是TalBen Shahar博士認為,獲得幸福快樂的路徑大同小異。

“幸福課”不提供任何新的知識, 隻教人看待自己的角度。

不是要追求“如何幸福”,而是“如何更幸福”——改變對待自己的方式,這就是讓你更加幸福的秘籍。

《當幸福來敲門》裡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There is no “Y” (you)in happiness, there is “I”.

幸福,在於我們自己。

TalBen Shahar說,現代人大多數時間花在外部,觀照自己的時間太少了。想要增加幸福感的路上邁出第一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察覺”。

和外界因素相比,內在因素在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上更加重要。

身邊的聲音總是強調,當你有車有房,當你賺上大錢,你就幸福了,可無數的例子卻讓人們發現事實真相並非如此。

研究表明,當人們的基本需求滿足後,財富對幸福感的影響很小。

《圓桌派》的某一期裡談到“為什麽總感覺越來越窮”,嘉賓說,人要學會區分needs和wants,富人需要解決的大部分問題都叫wants(想要),而窮人則是是 needs(需要) 。

生活水準遠高於溫飽線的人也會抱怨自己缺錢,因為他們雖然賺的錢不少,但欲望也在滋長。

沒錢的時候吃方便麵;有錢的時候吃西餐;更有錢的時候,還有滿漢全席等著他。

如果拋開極端貧困的情況,對於大多數人,“所謂缺錢,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塊錢;所謂富有,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比少一元。

富豪也缺錢的。雖然賺的錢多,但欲望也在滋長。

沒錢的時候,買幾百的衣服,有錢的時候買幾千的衣服,更有錢的時候,還有幾萬、幾十萬的衣服等著他。

所謂內在因素,是指人對世界的解釋和關注點。

“幸福課”告訴我們:要獲得幸福,就要讓自己完成“Transformation(轉變)”,這種轉變,就是把看問題的視角從看向外界轉變到看向自己。

但徹底“禁欲”,只能從短期提高人們的幸福感。要從源頭上改變這個問題,必須要建立正確的期待。

正確的期待意味著,相信內在的改變,而非外界的成功和失敗。

John Carter收集了哈佛對20年來MBA學生的調查,所有學生都很成功,但只有一小部分人,特別特別成功,也即在收入、名聲、生活等方面,都特別令人羨慕。

經過研究Carter發現,這種“特別成功”主要在於兩點:

1、十分相信自己(motivated)

2、他們一直在問問題,無論是問誰,他們一直都在好奇(life-long learners)

也即,在肯定自己價值的同時,不斷完善在某些領域依舊無知的自己。

認清自己才能保持正確的期望,認清自己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這些人的幸福感和他們的成功一樣,隨著年歲的增長,會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周成功在《寂寞是一種修行》中說:“懂得自我欣賞的人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憐,而是能夠在各種外界的壓力下堅持走自己認為正確的路線,用時間證明自己確實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

一個人的幸福感從來就不存在於與他人的比較中,個體的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完善才是通往幸福和成功的康莊大道。

2

很多人都知道皮格馬利翁效應,有兩名心理學教授去了所普通的小學,對校長和教師說明要對學生進行“發展潛力”的測驗。

她們隨機地抽取了一些學生,把名單提供給任課老師,鄭重地告訴他們,名單中的這些學生是學校中最有發展潛能的學生,並再三囑托教師,要在不告訴學生本人的情況下要進行長期觀察。

8個月後,當他們回到該小學時,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上均有明顯進步,而且在興趣、品行、師生關係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期望對於人有巨大的影響,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皮格馬利翁效應”。

不論是來自自己還是他人,讚美、信任和期待都具有一種能量,能改變人的心態和行為。

這就是被廣泛運用於教育領域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哈佛的《幸福課》告訴人們,這種效應同樣也可用於提升人的幸福感,並獲得更加積極的心態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braham H. Maslow曾調查過一批相當有成就的人士,這些人向他形容過一種體驗:

發自心靈深處的顫栗、欣快、滿足、超然的情緒,來自人類生命中最精彩,最幸福的時刻,是最令人心醉神迷,欣喜若狂,極樂體驗的高度濃縮。這種體驗被稱為“高峰體驗”。

高峰體驗會消逝,只存在一刻,但存在震蕩效應。人在接受一次突然的劇烈創傷(比如911事件)後,大腦結構、其中的化學物質被改變,會破壞舊的並建立新的神經通路。這種影響常常是影響一生的

反過來,積極的突發的劇烈的事件同樣具有震蕩效應——一次美好的極樂體驗也可能造成相應的生理變化並影響後半生。

由於人的大腦分不清現實和想象,重複想象高峰體驗,可以鞏固,加強這種體驗。

將環境布置得更為“幸福”,有意地讓自己處於能得到他人的讚美和肯定的環境,幸福來之不易,更是需要精心呵護才能長成的參天大樹。

3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在接受無數的資訊,可隻關注資訊本身是不夠的。

不論是學術還是媒體,都更傾向於關注消極的部分以博人眼球,長久下來,閱聽人也容易跟著它們的思路,去看到這個社會不好的一面,事實上,這種資訊接收的現狀是不健康的。

所以,解讀資訊,其實比資訊本身更重要。

資訊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作為個體,我們並不能改變接收的內容,但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容器形狀”。

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早年就職於上海電視台,卻在事業最順利的時候選擇北上,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中央電視台開始全新的一輪打拚。

剛到北京那會兒,是她人生最低落最黑暗的時間,但即使累到虛脫,她也能在台前調侃,“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把它奉獻給《第一時間》。”

誰也不能保證時刻出類拔萃,我已經盡全力做到最好,就算沒有成功,只要付出過全力,剩下的就是樂觀地面對生活。

“To appreciate what is working, when we appreciate good, the good grows”——當人們選擇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也就是它們不斷增值不斷累積的時候,哪怕一開始好的部分佔據得比例再小,經過長年累月的灌溉,終有一天能收獲成功和幸福的果實。

選擇的權力永遠在自己手上,給你快樂和幸福感的,不是這世界如何,而是你解讀它的方式。

4

身邊有這樣的一位好友,上學時他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但畢業之後的生活一直不能盡如人意,多次考研也屢屢失利。他幾乎崩潰,抑鬱、憤怒、心裡堆滿了負面情緒。

他天天把自己關在家,身上負著很重的壓力。不和人交往,更不敢出現在同學聚會裡,因為害怕從前很好的朋友會帶著有色眼鏡看他。

“我真是太差勁了”,那一陣子,他說的最多的便是這一句話。

每個人都不完美,又總存著想要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的心。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是件痛苦的事,特別對於那些從象牙塔邁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更是給我們的處境雪上加霜。

《幸福課》中提到,痛苦等負面情緒對於人來說不可或缺,而我們要允許自己作為人所產生的任何情緒存在。

而學習積極心理學,不是為了避免負面情緒,而是有能力處理負面情緒。

快樂的生活從來不是一條直線,不去面對現實的難處,選擇逃避會讓人迷失自我。

因為拒絕接受現實並不能讓事情變好,當人們允許自己感受痛苦的情緒,才更容易體驗積極。

5

溫水中的青蛙,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悠然自得,直至發現無法忍高溫時,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被活生生的在熱水中熱死。

這個故事常常被用來警醒人們要提防安逸的環境,因為人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迷惑,最終導致消沉放縱。

換一個角度講,過於輕鬆並不是真正的幸福,不僅是因為它具有迷惑性,更是因為人的快樂很大部分來自於自己所獲得的成就。

就像以為聽了“幸福課”就能幸福是妄想一樣,沒有行動的樂天也將和幸福無緣。

行動的終極目的在於“自我和諧“,就是將自己置於風險,躲開舒適區(得心應手),來到拉伸區(有點挑戰),但不要越過界限走進恐慌區(極其挫敗)。

其實每個人都存著改變自己的心,然而我們卻總聽到人們抱怨說由於自己的自律性不夠,然而哈佛“幸福課“卻說——與其依賴自律,不如依賴習慣。

著名心理學家Roy Baumeister在實驗他中召集了兩組人,讓他們坐在兩個房間裡,他們身邊分別放有剛剛烤好的巧克力脆餅和甜菜根,實驗發起者讓他們在房間裡等一會兒,並告訴他們,那些食物是為下一個實驗準備的,千萬不要吃。

十分鐘後參與者被帶去參加一個非常困難的測試,這個測試困難到幾乎沒人能堅持到最後,然而心理學家關心的並不是他們是否成功完成實驗,而是他們在放棄之前,能夠堅持多久。

實驗的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巧克力脆餅組堅持的時間,遠遠小於甜菜根組——人的自律都是有限的

巧克力明顯更加誘人,所以巧克力實驗組的成員事先動用了更多的自律,也就無法在之後的測試裡堅持得夠久。

回想一下自己和身邊人,大學時總認為每天六點半起床和按時背英語單詞是非常學霸的行為,殊不知,對於他們而言,這些行為和每天起床刷牙洗臉上學上班這樣的事毫無差別,要知道,最開始被塑造的習慣最終會反過來塑造我們自身。

與其依賴自律,不如讓“慣性“帶著我們前進,無需嚴格自律的成功法則就是——“把成功的習慣,變為我們每天吃飯喝水這樣理所當然的事情。

人們覺得自己不夠幸福的原因往往在於對現狀不滿,想要改變,不如從養成讓自己快樂的習慣開始,比如更加睡眠,比如每天留些空白的時間,比如在生活中給自己準備些小驚喜。

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取得多麽巨集偉的成就,然而活得快樂卻是人人都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

收獲幸福,你就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