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癥狀發現早期胃癌有可能麽?

胃癌是我們國家高發的惡性腫瘤,發病率排第二,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大家也都知道早期胃癌治癒率很高,希望通過一些「信號」、癥狀在胃癌早期時即被發現,想法挺好,但實際上「以症查癌」多到了中晚期,這是為什麼呢?

一、早期胃癌癥狀。

胃癌早期腫瘤局限於胃的粘膜層、或者粘膜下層,一般面積也不會很大,而相對較大的胃腔,很可能就沒啥癥狀。如果腫瘤致病人不舒服,多是些腹脹、胃疼、噁心、不想吃飯等情況,沒有什麼特異性,和胃炎幾乎差不多,成人中胃炎的患者太多了,有人說十個人就有九個是胃炎,大多數、絕大多數病人若是胃不舒服想到的是胃炎,而不會與胃癌聯繫起來。

早期胃癌一些人沒有感覺,還有一些人有感覺但是不會想到胃癌,所以想通過癥狀發現早期胃癌不太現實。

二、胃癌癥狀明顯時腫瘤一般很大、或已轉移。

胃部腫瘤浸潤到肌層、浸出胃壁,胃的功能嚴重受損,胃疼明顯,藥物緩解效果不佳,腫瘤也可能長期出血,病人臉色、口唇蒼白,貧血了,若腫瘤長在賁門、或幽門(胃竇)部,梗阻難免,噁心、嘔吐嚴重,胃竇部腫瘤佔胃癌的50%左右。

胃癌易發生肝臟轉移、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或者腦等其他部位、組織轉移,也都會發生相應的癥狀,比如肝臟轉移可能有黃疸、肝區疼痛等等。

這些腫瘤原發灶、或者轉移灶引起的癥狀是明顯了,有些也「典型」了,但是病也多晚了。

三、如何才能發現早期胃癌?

日本、韓國胃癌治療效果為什麼要好於我們?他們胃癌早發現率在70-80%,而我們剛好相反,中晚期發現率是70-80%,治療效果能一樣?!如何早發現、發現早?胃鏡篩查!

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做1次胃鏡檢查,以此為基礎,有萎縮性胃炎、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都要複查胃鏡,沒有高危因素的人群3年1次胃鏡檢查,腫瘤是一步一步來的,這個間隔時間一般可以早發現、發現早的。

胃癌要以病因預防,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等,最好不生癌,篩查是胃癌預防的第二道防線,早發現後面是早治療,科學治療,個別人是早發現了,發現也還早,沒規範、科學地去治,發現了有啥用呢?!

我是@劉永毅醫生,感謝您的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