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心愉:以量補價?資本吃緊!輕資本轉型?銀行打響“息差保衛戰”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夏心愉

  “還是讓貸款利率漲一點吧,一直讓利下去銀行也吃不消的,也得讓我們的息差‘回點血’。”一名國有銀行分行負責人跟我說了一句大實話。

  銀行嘛,本質上是做資金“低進高出”的生意的,站在他們的角度,肯定是希望息差能大一點,大家有利可創有獎金可拿。

  但央媽是不答應的。一來央行需要進一步鞏固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的成果,二來實體經濟受疫情衝擊也確實需要便宜錢。

  在過去一年,“愉見財經”身邊銀行人的感受是:延本付息等系列政策整日高懸在頭頂,央行幾乎每月的信貸調控都監督著他們要讓利實體,自然息差數據是不會好看的了。

  從公開的數據看,截至2020年9月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2.09%,比上年下降11BP。

  11個BP是什麽概念哦,我們可能都沒直觀感受是吧?於是“愉見財經”特意去討教了一名做計財的朋友。他說,在某家排名靠前的股份製商業銀行,息差每收窄1個BP,銀行收入就要縮減7億元左右;而放眼整個銀行業,則可要少約250億!

  當然咯,如果換成我們業外圍觀群眾的視角來看,整體而論,咱們的銀行啊,去年還是真金白銀獻了血給實體的。值得點讚的。

  息差還是王道

  但是,息差對於銀行經營而言還是舉足輕重。你們要問了,銀行們不是嚷嚷了很多年輕資本轉型了嘛,還常年都把中收和AUM掛在嘴邊,息差應該不那麽重要了呀?

  不不不,轉型任重道遠。咱要真算算账,到頭來還是靠息差賺錢。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20年9月末,商業銀行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8%。

  接近八成,挺高吧?其實可能更高,因為這還只是账面數據。

  從账面到實際,道道挺多的,很多本該是利息收入的,都可以搖身一變成中收的呀。就說裡頭的一項好了,上頭我那個做計財的朋友說,在他們行,如果將由利息收入轉化而來的信用卡分期業務也算進去(據說很多銀行這些業務會被計入中收科目核算),那麽佔比妥妥是要超過80%的。

  說到這裡呢,要提一個好消息了。前陣子銀保監會郭樹清主席在國新辦的重量級發言其實已經給了銀行們一絲曙光了:“因為今年整個市場利率在回升,估計我們貸款利率也會有回升,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是總的來說,利率還是比較低的。”

  唉,左等右等,總算等到了這個重要信號: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散,眼下無論是政策端,還是市場端,資金將不再如2020年那麽便宜了。(當然也不會高,監管還是看著呢)

  春江水暖,一般都是資本市場先知。A股最近走勢很喪,但郭主席表態之後銀行股走勢算是很給面子了。我還記得表態的第二天,銀行板塊領漲3000億。

  以量補價行不通了

  你們可能會說我這是在故意替銀行哭窮。因為從目前已經披露的業績快報和年報來看,各家上市銀行的淨利潤還是歲月靜好的。那為啥息差收窄了,銀行還賺錢?

  奮鬥在一線的分支行和前台部門都知道,他們靠的主要是“以量補價”的業務邏輯,才讓2020年銀行淨利息收入增速沒表現出較大的下行壓力。

  在上述國有銀行分行負責人的用詞裡,“以量補價”邏輯直接被表述成了“人海戰術”。但他說這其實是一種笨辦法,雖然可以補上息差收窄的差價,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太消耗資本啦!

  比如他們分行吧,“以量補價”多放貸就意味著多增加“生息資產”,與此同時顯著增加的還有這家分行的“加權風險資產”。

  倒霉的結果就是,這家分行拉低了他們行整體的資本充足率。

  屋漏偏逢連夜雨,銀行這邊“以量補價”資本已經很吃緊了,“愉見財經”還獲悉,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已將工、農、中、建四大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政策呼之欲出,各級資本充足率達標要求將進一步提升。

  “在監管對資本的重壓之下,對資本吃緊的銀行來說,‘以量補價’這招就會難以為繼。”某銀行業內人士對“愉見財經”說。

  而目前業內幾乎沒有哪家銀行覺得自己是資本充裕的……

  輕資本轉型任重道遠

  以量補價看來不是長久之計,那就依靠輕資本轉型,多做中收業務吧:不消耗資本還能彌補息差收窄給利潤帶來的缺口,多好哇!

  好是好,但對於大多數銀行來說,這幾年輕資本轉型還是偏慢了,個別還處於紙上談兵。

  我那計財朋友又算账了:要想彌補1BP息差收窄的利潤缺口,一家規模在5兆以上的中型商業銀行,或許要額外增加約800億基金代銷規模,或是增加200億的保險代銷額度。(哦,你們也別怪他一聽中收就直接聯想到代銷,他們行啊,看到去年基金賣得好,今年就死腦筋一心要大力搞大代銷呢。)

  那麽,截止去年9月,銀行業息差已經平均降了11個BP,哪家銀行能新增8800億基金代銷規模或是代銷2200億保險呢?

  面對這個天文數字,憑借現有的資源稟賦和行銷體系,上頭這家銀行估計也是一聲歎息了。差距肉眼可見,遠水難解近渴。

  發力零售負債降成本

  Anyway,讓利的2020過去了,實體復甦的軍功章上有銀行的一小半吧。從外部形勢看,2021年的息差走勢還是比較樂觀的,應該說是:有望“先抑後揚”。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社融增速觸頂並開始回落,2021年銀行規模擴張的速度可能略有放緩,生息資產增速預計較2020年下降1.5BP至2.5個BP。這會導致銀行淨息差預計在一季度小幅下行,此外2021第一季度貸款重定價給淨息差帶來負面影響,大約在4BP左右。

  但之後就好了,息差有望逐季回升。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在2020年下半年有企穩跡象,因此,考慮貸款重定價因素後,銀行資產端收益率再度顯著下行的概率已經較低。

  展望2021,銀行息差回升的主要邏輯在於零售信貸佔比回升、貸款利率上行、負債成本趨穩。

  但以上這些是我從研報裡看來的,後續發展是否果真如此,“愉見財經”會陪大家一起追蹤貨幣政策、監管形勢和經濟復甦進度的哈。

  不過即便如此,我那在股份製銀行搞計財的朋友還是表示,他們最不劃算。為啥呢,據他說:

  具有網點和政策優勢的國有大行,目前基本可以實現“低進低出”,而依附地方政府特色發展的城商行、農商行風險偏好相對下沉,往往是“高進高出”。

  而他們,大概屬於“兩頭都不著”:競爭同質化較強的股份製商業銀行,存款端成本總是降不下去。

  而且往往是存款利率誰先降價,客戶就用腳投票,導致誰也都不敢先降價。

  但好在,去年前三季度一個導致存款成本居高不下的元凶——結構性存款,在監管重壓之下已經在2020年“930”前被壓了下去。

  最後做個預告,面對相同的市場和監管環境,我們了解到,眼下,如何降低零售存款成本,已經是各家銀行“息差保衛戰”的主戰場了。“愉見財經”已經在追加採訪,過陣子會寫稿匯報給大家哈。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評論員、主持人,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委會研究員,上海金融青聯委員。微信公眾號:愉見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