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皈依背後另有深義,明了才能成就

“皈依”並非佛教的專有,其他的宗教,甚至民間信仰也有“皈依”,但是佛教的 皈依最為尊勝。並非隨意皈依任何宗教就能得到究竟的安立或安穩。

1、歸依的本體

我們已經了解了歸依的對象、歸依時的儀式,進一步思考的話,皈依的本體到底是什麽呢?

這就是深切的“信順”,確信自己得到了真正的皈依之處,的確能因為歸依而得到種種的功德。明白歸依三寶具足這樣的功德,就會“立願”做一位佛弟子,信受奉行,懇求三寶加持與攝受。

歸依就是以上述“信願為“體性”。因此,歸依之後,就要將自己的“身心”,歸屬於三寶。不再屬於天魔外道,或遊離於外。隨時隨地趨向三寶,投向三寶的懷抱。

就如同一位迷路的孩童,混亂的馬路上遊蕩,非常危險,隨時有被傷及的危險,甚至性命之憂。一旦危難到來,孩童忽見母親,就會情不自禁地奔向母親的懷抱,得到媽媽的救濟,立刻會感到到身心的平安。

2、三寶的威德與救濟

歸依三寶的心情與功能,與孩童遇到母親一樣。也能得到三寶的“救濟”。在古印度語中,“歸依”就有救濟的意思。因此,三寶具有加持受歸依者的威德力。

歸依三寶就能得到三寶的威德,達到離苦得樂的境地。

總之,三寶具足不可思議的威德力,加持接受受歸依的人,引導攝閱聽人生到達至善的境地。而接受皈依的人,就是立定信願,懇求三寶攝受與救濟。

3、歸依的深義

通常皈依之初,人們信仰所皈依的對象,就是希望領受外來的助力,從他力而得到救濟。一般的宗教如此,但是佛法的皈依會更深一層,與外道具有更加殊勝的功用。

佛陀在涅槃的會上,告誡弟子們說:

“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就是說佛弟子要依仗自力,依靠正法去修學,切莫依賴別的力量。正如《楞嚴經》中阿難所說: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因此,從歸依的深義說,歸依就是歸向自己,歸向自性、自心。因為,自己就有佛性,自己未來能成佛,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正法涅槃。自己依法修持,自身就是與僧伽為一體。

佛法僧三寶都不離自身,都是自己身心所能成就與顯現的。從表面上說,歸依是信賴他力而得到受持。從深義上說,歸依只是增上緣,本質上是激發自己的身心,實現其願。

總之,如果能以自力,依止自己而修正法,那麽就能契合與皈依的真實含義了。(來源:佛巢網正修班?中級課程?第18課)

佛教名相聞思擴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