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恆大入局FF造車靠譜? 業內:大多只是披著狼皮的羊

  恆大造車靠譜嗎?

  本報記者 楊忠陽

  造車新勢力再添大鱷。6月25日,恆大集團突然發布公告,宣布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賈躍亭在美國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由於Smart King全資持有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美國和香港新能源汽車公司,恆大因此正式入主FF,進軍造車領域。

  據悉,恆大集團正式入主FF後,恆大方面將委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擔任Smart King公司董事長。賈躍亭雖然喪失了第一大股東地位,但對Smart King公司依然擁有控制權。

  對於恆大造車一事,汽車分析師鍾師認為並不意外。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融合,汽車已被重新定義,即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太空。這不僅為互聯網等新興科技企業進軍汽車產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為房地產巨頭從固定端轉入汽車移動端帶來了新的想象太空。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9日,恆大集團就與中國科學院簽約,宣布正式進軍高科技產業。未來10年,恆大將投資1000億元,發展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農業科技等。

  問題在於,恆大通過入主FF造車真的靠譜嗎?須知,汽車是一個以技術、資金、人才及規模效應著稱的產業。經過百年的發展,先入者已為後進者壘築了較高的門檻。一款車從產品定義、設計研發、試驗驗證、組織生產到市場銷售等,最快也需要3年時間,要真正實現盈利起碼5年。如果沒有巨大的資金投入,沒有技術積累,沒有產品實力,其生存就要打個問號。

  此前,賈躍亭帶領樂視進軍造車業,一路“蒙眼狂奔”,結果資金鏈斷裂,遠走美國。儘管FF方面反覆宣稱,公司已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研發中心,並在廣州等地籌建了大型綜合性研發及生產基地,預計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實現投產,首期計劃年產能10萬台。同時,公司首款旗艦車型“FF91”的量產和交付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但迄今為止尚無一輛車真正交付到消費者手中。以至於不少人擔憂,許家印是不是被賈躍亭忽悠的下一個孫巨集斌?

  “造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還需要長期的技術積澱。”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部分新入局的汽車企業會在3年至5年左右被淘汰出局,80%至90%最終“陣亡”是大概率事件。

  “一開始,我們都以為造車新勢力‘狼來了’,後來冷靜下來才發現,他們大多只是‘披著狼皮的羊’。在產業鏈條如此之長的汽車行業,僅有互聯網思維是遠遠不夠的,包括特斯拉、蔚來等在內的企業頻頻在批量交付時出現問題,就是一個信號。”一位傳統造車企業老總坦言。

  儘管造車很難,但也有人認為,看著難並不意味著不能成功。小鵬汽車公司董事長何小鵬表示:“10年前我們做移動互聯網時,大家都覺得不可能。把別人的不信任、懷疑變成驚歎,才是創業者最驕傲的事。”在他看來,在如此眾多的造車新勢力中,一定會有企業脫穎而出,“市場最終會給出答案,但這需要時間”。

  還有專家表示,恆大造車目前只是開始,現在不好過早下結論。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恆大有著很多造車新勢力不具備的優勢,比如資金實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恆大總資產達1.76兆元,淨資產2400多億元。下一步,關鍵看恆大怎麽造車,能否在市場視窗期內,把資金實力實實在在地轉化為技術實力、產品實力,構建支撐汽車產業和品牌發展的體系。

責任編輯:李思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