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傷胃行為」排行榜!看完後扎心了嗎?

胃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

一般人卻忽視了胃的重要性,

胃病已成了現代人的「家常便飯」……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胃?」

目前,我國約有1.2億腸胃病患者,胃癌的發病率居全球首位!飲食不規律、大吃特吃、節食減肥、無辣不歡、煙酒不斷……不知道給胃加了多少負擔……

「傷胃行為排行榜 」

來看看你的胃為啥不好了吧?

1、三餐不定、壓力過喜食煙熏、吃得太燙可致癌

傷胃指數:

飢一頓,飽一頓,經常不吃早餐,有時又暴飲暴食,生活無規律,讓胃發病有了"良好"的土壤。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醃肉、熏魚等加工肉類製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極易形成亞硝醯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的原因。

此外,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如果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反覆地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成癌變。

護胃小妙招

有調查顯示,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氣進食為1.5倍,喜食燙食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協同作用,則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更高。

所以大家想好好呵護胃腸,定時吃飯,好好吃飯,別吃太燙了!

2、抽煙、喝烈酒、飲食不潔

藥物刺激引發胃潰瘍

傷胃指數:

抽煙的人以為尼古丁只會進入肺,殊不知,煙霧也會隨著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縮、痙攣,胃黏膜出現缺血、缺氧癥狀,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部潰瘍。

適量飲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長期或一次大量飲用烈性酒,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

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胃潰瘍的重要元兇,感染上這種病菌大多是由於飲食不潔、相互傳染所致。

很多藥品,如解熱鎮痛抗炎類(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止痛片)等,可直接或者間接地損傷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與潰瘍,危重的會發生胃出血與穿孔。

護胃小Tips

1. 適量飲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避免大量飲用白酒,不喝劣質酒。喝酒前要適量進食,以減少酒精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2. 分餐製可以降低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幾率。3. 千萬不要濫服藥,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時,最好吃點胃黏膜保護葯。

3、邊走邊吃、邊看邊吃消化不良

傷胃指數:

「消化」是一項緊張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如果這時人體處於運動中,會大大分流了胃腸道的「動力」,會影響到它的正常消化功能,導致胃炎,甚至出現胃下垂。

同理,邊看邊吃使腦部無形之中和腸胃「爭奪」了血液,也會造成消化不良。

護胃小Tips

每天早起30分鐘左右,起床半小時之後靜心坐下來吃早餐。吃飯時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細嚼慢咽、享受食物,這樣的進餐胃最喜歡。

4、湯泡飯、吃太辣胃腸負擔重

傷胃指數:

有人喜歡把飯和湯水混在一起,吃湯泡飯,這樣會使食物在口腔內還未嚼爛,就滑到胃裡,加重胃腸道負擔。

適當吃辣能給健康加分,然而過度吃辣會使消化液分泌過多,引起胃腸黏膜充血、水腫、腸胃蠕動劇增。

食物經過油炸以後,大部分顆粒被包在油脂裡,減少了和蛋白或澱粉接觸的機會,因此比較堅硬,難以消化,會加重腸胃負擔,容易出現反酸、噁心等不適。

護胃小Tips

1. 湯泡飯不適合長期吃,偶爾吃一次則要做到細嚼慢咽,從而減輕胃腸負擔。

2. 對於喜歡吃辣的人,可在吃辣前喝杯牛奶,保護胃黏膜。

3. 少吃油炸食物,其實要滿足口腹之慾,放棄油炸也能獲得可口的感覺,比如烘焙而不是油炸。

5、空腹吃酸性水果容易胃脹

傷胃指數:

人在空腹時,胃酸的濃度較高,這時候如果再進食大量酸性水果,會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沉澱物。一旦沉澱物結成大塊,就會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產生胃脹、泛酸等一系列不適的反應和消化道疾病。

護胃小Tips

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的病人,不宜食山楂、檸檬、楊梅、李子等酸性較高的水果,以免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影響潰瘍癒合。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