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瓦良格駛向東方,黑海造船廠廠長遙望巨艦遠去,淚流滿面

作者:風千里

2000年6月14日凌晨,炎炎夏日中,黑海之濱的海風透著些許清涼。這時在海面的晨霧中,隱隱約約浮現出一個龐大的身軀——這是一艘已經鏽跡斑斑的航母,在一艘拖船的拖拽下步履蹣跚地前行,在艦艏一側還固定著寫有俄文“瓦良格”字樣的名牌,向沿岸翹首觀望的人們宣示著它原來的身份。

這時,在這艘航母行過之處附近的一座小木屋裡,一位已經病重的老人艱難地扶著圍欄,眺望著已經漸行漸遠的這艘巨艦,不禁淚流滿面。在現場的人們知道,這艘即將遠去的航母名叫“瓦良格”,而多年之後它將在異國的海面上,以“遼寧”號之名開啟她新的征程,而很少有人知道。那個駐足觀望的耄耋老者,正是“瓦良格”曾經的締造者,黑海造船廠的老廠長馬卡洛夫,此時他的生命只剩下兩年時間了。

尤裡-伊萬諾維奇-馬卡洛夫是土生土長的烏克蘭人,他1958年畢業於尼古拉耶夫造船學院,從此就和船廠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後,他順利進入當時著名的黑海造船廠工作,在經歷了十多年基層設計與管理工作後,他在1976年9月被任命為船廠的總工程師,剛剛走馬上任,他就接手了一項相當棘手的大工程。當時蘇聯的航母設計工作已經步入快車道,而建造任務全部落在了黑海造成廠的肩上。在四艘基輔級航母的基礎上,負責航母整體設計的涅夫斯基工程設計局先後推出了1153型和1160型核動力航母方案(後因為技術與資金問題中止),隨著新型航母規模的大幅擴大,船廠原有的建造方法已經力不從心,需要採用大型總段建造方法來裝配大型航母。為此,黑海造船廠特地從芬蘭採購了兩座起重能力為900噸的高架起重機,新設備的到來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進行安裝,船廠面臨著整體改建船台和改造船體建造方式的難題,新上任的馬卡洛夫接下了這個複雜工程,經過將近一年的改造和磨合,終於如期將這兩座高105米,重達3500噸的重型起重設備安裝完畢,新改造的船台被命名為“0”號船台。從此黑海造船廠具備了總裝大型航母的能力。

安裝重型起重機只是馬卡洛夫事業的起步,在擔任總工程師的三年時間裡,為了適應不斷加速的新建航母項目,馬卡洛夫不斷思索如何利用新工藝新方法提高船舶建造效率。在此期間,他的一項重大創新就是基於大型總段建造方法,將航母建造工程“流水線化”。他在完成改造的船體旁邊,單獨建設了一個面積超過18000平方米,承載能力與船台相當的平台,在船台進行第一艘航母的建造時,這個平台上將平行進行第二艘航母的總段裝配,當前一艘航母完成總裝並下水舾裝時,用於裝配下一艘航母的幾個總段已經在平台上裝配完畢,並送往剛剛騰出來的船台上吊裝。

這一方法極大地提高了航母的批量生產效率,1978年這一新方法被首先應用在“基輔”級航母的後兩艘艦的建造中(即“新羅西斯克”號和“巴庫”號,後者就是印度現役航母“超日王”號)。1978年新羅西斯克號總裝完成並下水,同時巴庫號也完成總段裝配,並通過起重機在新羅西斯克號騰出的船台上進行吊裝,到1982年新羅西斯克號完成海試後,巴庫號也建成下水,平均每艦從開工到下水用了兩年半時間。

與基輔級的前兩艘艦“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一樣,但要知道,這兩艘艦可是分別在黑海和明斯克造船廠開工的,可以說,在馬卡洛夫的主持下,黑海造船廠的建造能力比之前效率翻倍了。這一成果不僅極大推動了蘇聯航母計劃,還讓馬卡洛夫本人深受蘇聯高層的賞識。馬卡洛夫本人晚年回憶起這次改造工程,依然驕傲地說:“0號船台上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百年大計!”只是當時的他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這時對黑海造船廠航母建造船台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次改造工程了。

因為在船台的改造以及生產流程的改進上做出了突出貢獻,馬卡洛夫於1979年被正式任命為黑海造船廠廠長,此時基輔級的最後一艘巴庫號已經開工,他所發展的流水線生產模式正在發揮作用。為了進一步完善航母總裝工程的一系列配套設施,新上任的馬卡洛夫立刻開始了新的建設工程,首先他在短時間內規劃完成並開工了新的船體裝配焊接車間,這裡可以承擔重達180噸的船體分段裝配工作,這樣原本需要在船台上完成的工作就有40%左右轉移到了車間內,同時他還組織建成了組件與模塊裝配車間,除組件安裝外,還承擔武器系統的裝配與調試,進一步減輕船台的建造壓力。

之後,馬卡洛夫又馬不停蹄地在廠區鋪設了寬闊的運輸乾線,以連接船台和裝配焊接工程,保證了總裝工作期間的物流運輸暢通。還調用2台350噸的大型拖車來運輸大噸位的立體分段與總分段,這型蘇聯原產的大型拖車載重超過700噸,安裝有96個負重輪,因為車體較矮,負重輪多,因此在抵達工廠時被工人們形象地稱為“蜈蚣”。兩隻大型“蜈蚣”在工作時經常引來工廠員工的駐足觀望,其他運輸車輛無不為其讓路,拖車發出的嗡嗡聲也成為工廠新的旋律,這一畫面成為很多老員工共同的回憶。

在造船廠的其他方面,馬卡洛夫也做了細致入微的規劃工作。在他上任不到兩年時間裡,廠區和船台都用上了新的動力供應系統,節省了不少人力成本,提高了船台工作的機械化程度。船廠配套的機械車間也引進了新型車床,可以對零組件進行精加工,此後從航母的軸系和尾軸裝置,航母升降機加工液缸等其他重要零組件的加工工作,黑海造船廠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而無需耗時耗力地委託給外地其他機械廠。對新科技異常敏感的馬卡洛夫還為工廠專門建設了數控機床車間,建成熱處理工段,可以對重大30噸的鍛鑄件進行熱加工。這些舉措在賦予了黑海造船廠自己加工零組件能力的同時,還讓其有了向烏克蘭地區其他造船廠提高零件加工服務的實力。在馬卡洛夫在任期間,他還引進先進的計算機方法建立了航母船體的數學模型,在開工建造“庫茲涅佐夫”號開始,傳統繁重的放樣工作逐步被計算機建模取代,船廠直接按照電子程序控制切割金屬。

當然,馬卡洛夫的這一系列創新之舉,並不僅僅是他一人之功,事實上在整個80年代,蘇聯在造船領域對新型技術和生產體系的把握一直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而黑海造船廠更是這一時期這一風潮的集大成者。當時負責航母設計工作的涅夫斯基設計局就與黑海造船廠通過計算機數據鏈,遠距離形成了統一互聯網絡,實現了跨越兩個工程部門的計算機聯網系統——這在當時的世界絕對是超越時代的革命性進步,通過計算機數據互聯,設計和建造兩個領域得以協調聯動,共同地動態地管理航母建造相關的各道工序的數據庫(這一數據庫涵蓋了海量的設計圖紙與上百萬個相關工位),這使得船廠的一線工程師在船台上就能完成航母的零件分裝、電纜敷設和校驗工作,而無需千里迢迢邀設計局的工作人員前來現場視察。要知道在80年代,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海軍強國,在建造船隻時還在沿用從圖紙到現場的傳統模式,黑海造船廠這一基於數據互聯的建造模式即使拿到今天也是足夠吸引眼球的。

馬卡洛夫領導下的黑海造船廠,在80年代迅速進入到黃金時代,在接連開工“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後,船廠也承接了更具挑戰的核動力航母建造任務,即後人所熟知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由於該型航母將裝備核動力裝置、蒸汽彈射器和阻攔裝置,馬卡洛夫繼續擴大船廠的建造能力,為這些新的核心設備的裝配和調試提供生產準備,同時在0號船台附近區域,開始建設具有超大能源保障的新舾裝碼頭。50多歲的馬卡洛夫依然精力不減當年,全身心投入到航母建設工程上去,而此時蘇聯已經進入了解體的前夜,黑海造船廠和馬卡洛夫本人的命運即將迎來天翻地覆的巨變。

【1990年,開始進行海試的庫茲涅佐夫號(右)和尚在舾裝中的瓦良格號(左),這是這對姊妹艦最後的一張合影】

到1988年,黑海造船廠建造的庫茲涅佐夫號(此時名字為第比利斯號)已下水舾裝,而在0號船台上二號艦“裡加”號還在熱火朝天地裝配中,或許是已經嗅到了些許不一樣的氣息,又或許是已經預見了蘇聯不祥的未來,馬卡洛夫要求加快兩艦的建造和海試進程。1989年末,已經更名為庫茲涅佐夫號的一號艦完成全部舾裝並進行首次載機試驗,而“裡加”號也於1988年末下水舾裝,1990年更名為“瓦良格”號。馬卡洛夫的舉動其實很明顯,就是在蘇聯遭遇不測甚至大廈將傾之時,為其繼承者盡可能多地保留一些航母的火種。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原本依靠蘇聯軍事體系生存的黑海造船廠驟然陷入困頓,工廠停工,工人無事可做,所有人都對未來感到迷茫。萬幸的是,已經完工的庫茲涅佐夫號已在蘇聯解體前夜被強行駛出黑海,加入新成立的俄聯邦海軍,成為其唯一一艘航母。而瓦良格號則沒有那麽幸運,解體時雖然已經下水舾裝,但隻完成了67%,獨立後的烏克蘭又因為經費短缺,直接讓船廠自行處理該艦,瓦良格號就這樣孤零零的停靠在廠區,飽經風吹日曬,期間曾有印度海軍表示過購買意向,但最終因種種原因作罷,最後在1998年被中國所購得。

在被中國商人購得時,對外宣傳的用途是用作賭場或遊樂設施,一如被賣出的明斯克和基輔號,看到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航母就這樣被賣了,已經退休的馬卡洛夫心如刀絞。但看著船廠還在嗷嗷待哺的員工,也只好無奈地同意了這單買賣。

船體+全套圖紙以2000萬美金成交。在瓦良格號離開船廠的2000年,幾乎所有的廠區員工都來目送這艘巨艦,當然也包括病重中的馬卡洛夫。2002年,歷經艱險的瓦良格終於抵達大連,同年老廠長馬卡洛夫去世。彌留之際,依然對瓦良格被賤賣心有不甘的他,或許不會想到,瓦良格並沒有被改造成娛樂設施,而是以遼寧號之名,加入人民海軍,而吸收了瓦良格技術特點建造的山東艦也已服役,老廠長馬卡洛夫的航母之夢,正在遙遠的東方延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