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旅行第一站之中藥(中)

第八章:旅行第一站之中藥(中)

我們一邊學習中藥,一邊看看我們的指南針,左邊的輪子講了兩個點:肝和心,還剩下有胃和腎,接下來看看胃,看看這個點有哪些問題可以出現。

病人經常會說,「醫生啊!我胃疼、胃脹、胃返酸、胃不知道餓……」,那麼我們學習中醫,如何來理解胃呢?

胃就是一個消化的器官,中醫稱胃為「水谷之海」 指的是胃為受納、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納、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不能受納了,受納後腐熟不了,這就是病了,或者腐熟過快,也是有病了。

我們看看指南針上,胃氣是下降的,中醫稱「胃以降為和」,也就是說,胃氣下降了,就調和了,就順了,如果不降,胃氣上逆了,就返酸了,就沒胃口吃飯了,胃也就病了。

所以胃病的治療也很簡單,我們一邊分析,一邊學葯!

1、胃氣上逆,這樣的情況很多,大部分胃病患者都存在,胃酸是酸性的,膽汁是鹼性的,胃氣下降後,在腸道酸鹼中和正好,如果胃氣上逆,胃中酸水就會腐蝕食道,也就患了食道炎,再向上返流,就是咽炎了,很多頑固性的咽炎,通過降胃氣就能治療好,西醫才取抑製胃酸的辦法,這樣胃裡胃酸少了,但並沒有解決胃氣上逆的問題。相反長期抑製胃酸,胃壁分泌胃酸的細胞慢慢較少,萎縮了,病情更重!有的成了癌前病變了!

所以降胃氣這一招非常重要,常用藥有哪些?竹茹、枇杷葉、代赭石、生薑、枳實、沉香、旋復花、半夏等等,凡是能降氣的,基本上都可以。

舉個例子吧,有個患者長期返酸,早上起床噁心,吃飯沒胃口,咽喉不適過來就診。患者女性,也不抽煙,但咽炎很重,切脈後發現右手寸關有上越之勢,也就是胃氣上逆的脈象,患者怕吃中藥,中藥味聞起來就噁心,我思慮一會,給她開了生枇杷葉1公斤,讓她長期煮水後當茶飲,過了半個月,碰面時說好的差不多了,咽炎也好了,食道也舒服了,早上也不噁心了,但屁多了。很神奇吧!其實就是降了降病人上逆的胃氣,氣向下行了,這就是治本了。

也難怪張錫純認為代赭石是健胃之妙品,這味葯降胃氣特效。

學會了降胃氣,胃病可以說掌握了一半,還有一半是什麼呢?

2、胃寒。胃腐熟食物需要熱量,如果沒有熱量,就無法腐熟食物,很多病人朝食暮吐,就是說早上吃的飯,晚上吐出來還未消化,一天到晚不知道餓,為啥?胃中無火!

如何補火?看看指南針,五行中火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說,補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讓胃火旺了,這也就是五行所說的「虛則補其母」。桂枝、肉桂、附子、薤白、乾薑這些溫心陽的藥物用上,胃火就來了,就能夠腐熟水谷了。

3、胃熱。既然有胃火不足,出現胃寒,自然就有胃火過亢,出現胃熱。胃熱的病人經常有飢餓感,總覺得吃不飽,這也是病啊!俗話稱為「慌飯」。治療很簡單,吃點清胃火的葯,比如:石膏、知母、黃連、黃芩、蘆根等。

舉個例子,曾經治療一例經常「慌飯」的病人,患者要求不吃中藥,還要能治病,我說這很好辦,吃點下火的食物就可以了!什麼食物好呢?讓病人吃皮蛋拌豆腐,每天用兩個皮蛋,加上4兩豆腐,拌勻後加上麻油,少量鹽,當菜吃,就這樣堅持一周,就差不多了!有人會問,這也是中醫治療?我說這也是!因為運用了中醫理論來指導飲食,指導養生,這不就是中醫的精髓嗎?中醫可以貫穿於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隨時隨地都可以體會到中醫理論的妙處!

4、胃火長期過重,必然會傷及陰分,就好像燒鍋爐一樣,鍋裡水也會被燒乾,長期胃火重必然會導致胃陰的虧虛。所以對於久病患者就要養胃陰了。這些葯有石斛、麥冬、花粉、玉竹、蘆根、烏梅、沙參、生地等。

5、臨床中胃病的情況有時並非上述這麼單一,比如胃中有熱,腸道有寒,這樣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熱,下半部分有寒,出現寒熱錯雜的情況,用藥時則需要寒熱搭配,效果才好。如黃芩、黃連配乾薑。

6、胃病還有一些情況,比如食積,同樣影響了胃的和降,可以採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樸、檳榔、二醜等來攻下,恢復其和降,病情輕的則可以採用山楂、神曲、麥芽、雞內金、萊菔子來消導。

舉個例子:很多小兒停食之後,出現反覆發燒,服用退燒藥後可以當時緩解,第二天照常發燒,這種情況,將二醜炒香後研成細粉,伴紅糖後給小孩吃,每次2克左右,三歲以下的小孩可以適當減量,3歲以上的可以適當加量,一般服用三小時左右會出現腹瀉,患兒將停滯在胃腸道的東西拉出來後,病就好了!此法雖然簡單,但效果非常神奇!

左邊這個輪子的最後一個點:腎,讓我們通過腎來學習中藥!

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藏髓,藏精,腎主水,為水臟,腎中藏有腎陽,能夠溫化寒水,這樣水不至寒……

通過腎臟來學習中藥,可以從三塊來學,即腎陰、腎陽、腎精,這樣更加清晰些!

對於腎陰虧虛,可以採用熟地、龜板、女貞子、旱蓮草、山萸肉,玄參、天冬、枸杞、黃精、紫河車、懷牛膝、製首烏

對於腎陽不足,可以採用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脾、故子、巴戟天、肉叢蓉

對於腎精不足,可以採用金櫻子、桑螵蛸、芡實、蓮須,五味子、益智仁來固攝腎精;通過鹿茸、鹿角膠、紫河車、阿膠、菟絲子、覆盆子、韭菜子、枸杞子來填補腎精。

對於腎水不足,相火亢盛,可以採用知母、黃柏、澤瀉、丹皮,地骨皮來瀉火。

肝無虛證,腎無實證。說的是腎臟主封藏,封藏失司才會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這些疾病中,多數屬於虛證範圍。

舉幾個例子,這樣學習印象會更加深刻些!

第一個:骨折延遲癒合的病人。

幾年前遇到一個右上臂骨折的病人,在醫院進行夾板固定,兩個月後複查,發現骨折處無骨痂形成。病人通過熟人介紹,過來就診,切脈時雙尺沉細若絕,詢問中得知患者經常腰部酸軟無力,性功能明顯減退,於是採用填補腎精的辦法,配合使用活血化瘀、接骨療傷的藥物,服用半個月,一月後複查,骨痂形成,患者愈後良好。

第二個例子:腿抽筋。

臨床上很多老年人,經常腿抽筋,每晚小便多次,服用鈣片後抽筋稍稍好轉,但停葯後又很快反覆,切脈會發現右尺沉細而軟,對於此類病人,補充鈣劑的同時,服用補養腎精的藥物,增強腎的封藏能力,減少鈣的流逝,病情可以很快治癒。採用淫羊藿30克、菟絲子20克 益智仁15克 小伸筋草30克 幾天就見效了!

第三個例子:痛經。

痛經之痛,只有婦人最為刻骨銘心,有些年輕女性,痛經時可以疼痛到暈倒,疼痛有兩個病因,其一:不榮則痛,此痛病情輕;另一種:不通則痛,此痛病情重。不通為瘀,而瘀之形成有氣滯、有寒凝。這裡要說的是「寒凝」,此類病例佔痛經的八成左右,許多中醫治療痛經,採用桃紅四物東加金楝子散,當時有效,下次月經照樣疼痛,其實只要運用附子、肉桂、艾葉、小茴香、紫石英等溫補腎陽,同時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將胞宮寒邪、瘀血化盡,三五劑葯就可以徹底治癒。

原創作者:明燈醫學組 李振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