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腳上出現這3個變化,請接受事實:糖尿病足找你了!

正常人若是鞋子裡有東西,走起路來肯定會不舒服。而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已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就不同了,他可能因感覺遲鈍,沒感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醫生接診過一個患者,患者回到家脫了鞋子,發現襪子都被染紅了,再一檢查,原來鞋子裡不知什麼時候掉進了一顆小石子,硬是把他的腳磨破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高血糖狀態使患者機體抵抗力降低,足部的損傷易被細菌感染,形成糖尿病足,造成潰爛、壞疽,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醫生指出:好多糖尿病足患者因為熱水袋燙傷腳、修剪趾甲不小心弄破皮膚,造成感染,又不注意治療,結果越來越嚴重。

腳上出現這3個變化,請接受事實:糖尿病足找你了!


三個癥狀,小心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其實是有早期表現的,一般有以下三個癥狀:

1、皮膚瘙癢、乾燥、無汗。有色素沉著。

2、肢端感覺異常,包括刺痛、灼痛、感覺遲鈍或麻木,腳踩棉花感。

3、下肢的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手摸腳趾會感覺發涼。

糖尿病足的高發人群,是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史10年以上者。如果已經有了以上早期癥狀,一定要小心。

腳上出現這3個變化,請接受事實:糖尿病足找你了!


保護雙足,從洗腳開始

第一點:溫水洗腳

洗前用手或溫度計測試水溫。泡腳不超過5分鐘。洗凈後,用柔軟的乾毛巾輕輕擦乾,尤其注意擦腳趾縫。

秋冬皮膚乾燥時,清潔後給雙腳塗上潤膚膏。慎用熱水袋或電毯等熱源溫暖足部,以防灼傷。可選用厚毛巾襪或護腳套保暖。

第二點:修剪趾甲

最好在洗完腳並擦乾後再修剪趾甲。正確的修剪方法是:直直地修剪腳趾甲,不要剪得太短,趾甲的長度修剪後應與趾尖平行,不要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或有角度。如果自己視力欠佳,應請家人代勞。更不要自行用化學藥物清除腳趾的雞眼或胼胝。

腳上出現這3個變化,請接受事實:糖尿病足找你了!

第三點:選擇合適的鞋子

選購鞋子,最好在下午或黃昏,此時腳「最胖」。購鞋時,建議用尺準確地度量腳與鞋的尺碼,這樣可避免因為腳部的感覺差而購買了過寬或過緊的鞋子。盡量選圓鞋頭、厚膠底(1~1.5寸)、綁鞋帶或尼龍搭扣的運動鞋,並以軟皮面、布面等透氣性好的材料為佳。

值得提出的是,密閉的鞋頭更能保護雙腳,糖尿病患者不應穿著涼鞋或拖鞋外出。切忌選購尖頭鞋,鞋頭一定要有足夠的太空,以防足趾受擠而形成水泡或雞眼。

穿鞋子的時間不宜過久。每次穿鞋前要檢查鞋子內部,清除鞋內雜物。鞋子裡面若有暴線或鞋墊有皺褶,都必須弄平坦才可穿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