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志願填報 需為師范正名

7月26日,是桂林旅遊學院放暑假的第一天,支教的師生們又一次來到中峰村,通過做遊戲和走村入戶的方式,教山區孩子們英語。這也成為了當地孩子們2020年暑假的“特殊第一課”。2018年3月,桂林旅遊學院在扶貧中獲知,桂林市資源縣中峰鎮中峰村的孩子們英語基礎薄弱,該校外國語學院挑選出一批品學兼優的英語專業大學生和英語教師,組建了英語支教隊伍,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經常深入山村進行英語教學,讓高校教師指導小學教師,讓大學生教小學生,並量身訂製了零基礎班、初級班、中級班以及高級班,因材施教。視覺中國供圖

近些年,填報高考志願時,師范院校志願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歡迎。尤其是國家和各地都以公費師范生的形式招收了一大批保編保崗的學生,這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壓力之下,也得到了許多有志於從教的優秀學子及其家長的青睞。但在高考結束填報志願之時,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對師范院校志願存在著一些誤解和偏頗,筆者認為,很有“正名”的必要。

雜音:“上師范沒出息”

近些年,隨著國家不斷提倡尊師重教,教師地位在逐步上升,教師收入水準、各方面待遇福利在穩步提高,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獲得感也在持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上師范沒出息”的雜音仍然很多。筆者分析,這一方面來源於某些功利性的世俗觀念,“家有三鬥糧,不做孩子王”,把成功定義得太過狹窄,認為做教師不能發大財獲大名,不能實現權勢錢的擁有,另一方面則是認為教師責任大、擔子重、收入低、評職難,動輒得咎,家長責難,再拿出一些新聞中曾經出現過的教師工作壓力、社會壓力來對比,從而得出的片面結論。

有些教師也常為了激勵學生學習,動不動就會自嘲說“窮教師”“沒出息”。同時,教師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千萬不要報師范”“千萬不要做教師”。教師激勵學生學習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不能拿“教師”這一職業來背書。

教師在和學生交流時,要讓學生形成對教師職業的正確認知。教師這一重要職業是國家的千秋大業、百代奠基,需要千千萬萬優秀學子投身其中,成就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立志從教也是學生的一項光榮選擇。

無可否認,高中生日常接觸的一些教師,在重重教育教學壓力之下也不免發一些牢騷,有一些抱怨。其實,又有哪個職業本身沒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與坎坷?但在教師的牢騷與抱怨中,教師那種忘我無私的犧牲與奉獻,不但沒有在學生心裡轉化為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尊敬與嚮往,反而形成了疏離與逃避。教師職業是高中生在校生活中接觸最多的職業,他們對這一職業的觀察也最多,教師的心累身累如果成了他們逃避這一職業的理由,這是何等的諷刺?

教師應展現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的陽光健康的積極一面,展現教師職業的全面客觀的一面。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確實是一個系統工程,更需要學校、社會環境對教師工作的減壓添彩,久久為功,未來可期。但教師這個職業帶給教師本人的絕非是牢騷和抱怨中的那麽慘淡那麽無奈。基於職業本身的正面評價、成就感、自豪感,有幾個做教師的沒有呢?

作為教師,首先就不能認為教師職業是沒出息,給學生灌輸“不要上師范”的錯誤理念,要讓學生全面理性看待教師這一職業。為“師范”正名,先自教師起,再逐漸形成尊重師范選擇的社會風氣。

錯誤定性:“窮人上師范”

師范專業中有公費師范的選項。無論是部屬公費師范還是地方公費師范,都對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免學費、住宿費,補助生活費)政策。但許多人以為,這種免補是國家和地方財政對“窮”學生的優待,因此“窮孩子才上師范”這種錯誤的定性就由此產生。

免補是因為公費師范生將來要服務於公辦教育事業,類似於軍事院校和國家大力扶持的一些基礎性專業,就在學習師范時由國家財政支持之前由個人或家庭承擔的大部分教育投資。這並不是針對貧困家庭的補助或福利,自然也沒有給公費師范生貼上“窮”的標簽。在客觀上,確實一些品學兼優的家庭貧困或一般的學生會在填報志願時對公費師范有某種程度上的傾向,但不是說公費師資生都是貧困生。

然而,許多學生對“窮”字很敏感,也有強烈的自尊心,如果教師、學校和社會幾乎一致地把“窮”和公費師范生聯繫在一起,有些本來有心填報公費師范的學生尤其是家境較好的學生就可能放棄這種選擇。因此,希望能夠共同努力剝離公費師范生的“窮”字標簽,體現國家和地方財政的本心,還其本來面目。

偏頗:“公費師范是到邊遠地區定向任教”

許多人對高考志願填報沒有明確的認知,一提公費師范生就以為是畢業後到邊遠貧困地區就業。其實,部屬師范院校招收的公費師范生畢業後大多在生源省份全域內的重點中學就業,到省會城市中學就業的也大有人在。省屬或地方的公費師范雖說是定向就業到某個縣市,可具體到縣市來說,對這些優秀的師范畢業生也大多會安排到當地交通生活便利、教育資源豐富的城鎮或者縣城中小學,以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給其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

邊遠地區的師資補充確實有些困難,其補充渠道也很廣闊,通過招聘有意向的教師、本地生源大學畢業生、特崗教師、支教等多種方式來進行,但不會刻意違背公費師范生的意願來強行分配,給公費師范生造成種種令人顧慮擔憂的不便。

同時,邊遠地區的教師流動性較大,當地城鎮或縣城常有選調教師的舉措。許多青年教師在鄉村學校鍛煉幾年後,大多能夠憑借其經驗和能力到城鎮或縣城學校任教,實現向更適宜自己生活條件和職業發展方向流動的願望。隨著鄉村教師各方面工作環境、收入福利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提高,鄉村在不久的將來也不會再成為師范生的畏途。

相信無論是公費師范生還是普通師范生,靠著自己的能力和拚搏一定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尋求生活改善、事業發展和理想實現的更大空間。

誤解:“師范適合女孩子”

師范院校裡男女比例相差懸殊,因之造成學校裡男女教師比例也“陰盛陽衰”。這確實由多種因素決定,但學校也同樣需要更多的男生“加盟”,改變學校裡“陽剛”不足的困境。

教師的性別差異而帶來的言行舉止、教學手段、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有不同的影響。只有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男女教師共同合力,學生心智發展、能力培養才能更全面更完善,這是公認的事實。

有一定傾向性地增加男教師的數量和比例,需要社會層面的助力,但也需要更多有志從教的男生能夠排除干擾,堅定自己的內心選擇,樹立為國育才的信念。筆者也希望影響到學生志願選擇的各方面力量,能夠增強這些男生堅定從教的信心。

不必要矛盾:求“穩定”與求“發展”

一般情況下,部分家長出於對將來就業、學生基礎等“穩定”的考慮,會傾向於讓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報考師范,而受諸多因素影響,為了追求更多樣化的發展,許多學生常願意選擇其他的專業。建立在清醒認識個人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學生有學習非師范專業的興趣完全正常,但如果僅僅是出於對師范的誤會和偏頗而逃避師范,就無異於給自己切斷了一條有可能通向教師職業的道路。筆者常常看到,家長和學生在對師范選擇上的差異,常造成雙方發生許多衝突。倘若最終沒有選擇師范志願還好說,有些遺憾也許還可以彌補。但一旦是由家長“主導”下選擇了師范志願,這種衝突還會產生陰影,延續影響到學生入學後的學習和就業。

其實,“穩定”與“發展”並不意味著它們之間必然存在尖銳矛盾,選擇任何一個專業之後,都存在職業發展空間和前景的問題。教師這一職業也是如此,教師職業發展的空間和前景不一定體現在職位的上升,也體現在教學業績、教育能力、專業職稱等諸多方面。

同時,絕大多數師范院校也都提供了專業二次選擇的機會,將來如果有了進一步明確的定向,也可以努力在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之間互相轉專業,實現專業上的二次選擇。除了公費師范生畢業後有相應的義務外,其他師范專業畢業生也不一定就進入學校教書,還可以自由擇業或是考研,其發展前景同樣天寬地闊。

有許多非師范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在上學期間考取教師資格證書,這些人也成為了招考教師崗位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見,“師范”沒有限制也沒有阻礙人的發展,也不排斥有志從教的青年。

在對待師范類專業“穩定”與“發展”的問題上,也折射出高中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缺失,希望學校和教師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在高考志願填報環節,要解除籠罩在“師范”上的迷霧,為其充分正名,筆者認為,要通過政策、宣傳等多種方式發揮導向作用,讓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時對教師這一職業有正確全面的認識,鼓勵並吸引有志從教的青年報考師范。只有這樣,才能為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注入新鮮血液,並成就更多的棟梁之材。

(作者為河北省安新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教師)

編者:我們希望這裡是真正的圓桌會議,盡量接近理性,盡量遠離口水,盡量富於建設性,談論那些從胎教開始就爭論不休的教育問題。為此,我們拉出一張“教育圓桌”。[email protected],等你發言。

吳志峰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