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說:近視了,除了睡覺眼鏡要一直戴著對嗎?(修正版)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鏡外天」,添加微信公眾號:glassesNO,學習的是知識,學會的是自律,改善的是視力,戒掉的是眼鏡,改變的是習慣,收穫的是人生!


筆者導讀: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你近視了,然後去醫院或者是眼鏡店配了一副眼鏡。接著,醫生或者是視光師會囑咐你:眼鏡要一直戴著,否則會導致度數不斷的加深。很多人一直以來也按照醫生的囑咐,除了睡覺,基本上不摘下眼鏡。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鏡片變得越來越厚,眼睛也長期因為適應了眼鏡營造的環境而慢慢的離不開眼鏡,摘下眼鏡以後出現了各種與眾不同,其中伴隨著變形,凹陷,畏光,養成了害怕看遠,低頭走路的習慣。也有的孩子因為眼鏡從此不喜歡了運動,減少了戶外活動,性格也變得內向。這個時候,很多患者就進行了反思:為什麼我按照了醫生的建議,我那麼的小心,除了睡覺一刻都不敢摘下眼鏡度數怎麼還會上升呢?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和啟發,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一、問題出現了?


疑問出現了:


1、不戴眼鏡真的像醫生說的是導致度數上升的罪魁禍首嗎?


2、戴眼鏡真的能預防近視,防止度數上升嗎?


3、眼鏡會不會也是導致度數上升的原因?


4、人體真的需要凹透鏡嗎?



二、近視肯定是有原因的

其實針對秦少年近視的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或者是相關部分醫務人員在解釋不清楚屈光度增長以後,喜歡把這個情況歸結為遺傳導致的。但是,在我看來遺傳的概率其實是很低的。就算是先天遺傳導致遠視儲備不濟,也不至於出生就近視並戴上眼鏡。所以,為什麼近視,肯定是有原因的。而原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因為你自己或者是家長。為什麼呢?因為你或父母一切無所謂,不把眼睛當回事,整天遊離在各種電子產品和小說,然後不正確的用眼姿勢和不節製的生活方式導致你近視了;因為你近視了以後家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或者是你依然無所謂或者是醫務人員沒有詳細的提醒你注意,錯過了最佳治療的時期,而戴上了第一副眼鏡;還是因為你依然沒有把眼睛當回事,以為一副眼鏡就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而再次沒有提高認知並注意用眼習慣,相信了醫生的忠告繼續長時間近距離的打遊戲,玩手機。豈不知行為背後的種種原因導致了你鏡片一天天變厚。而一切都是因為你自己的任性,父母認知不足,沒有好的用眼習慣而導致的,那麼,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規避這些問題?繼續往下看。



三、不戴眼鏡會導致屈光度增加嗎?

當你配了一副新眼鏡以後,目前主流的一個觀點會告訴你,眼鏡要一直戴著。否則會導致屈光度增加。那麼不戴眼鏡是否真的會導致屈光度增加了。在我看來也不是絕對的。眼鏡的意義是什麼呢?眼鏡的意義可以比喻成一副好的拐杖,拐杖可以讓你受傷的眼睛更加的舒服。從這個層面來看,眼鏡的意義在於降低視疲勞。但是,針對低度近視遠點距離以內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這種視疲勞的影響是很輕微的。比如300屈光度的遠點距離是33.3CM,也就是說近視本身的原因就是一種適應近環境的體現,針對低度近視看近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如果是中高度近視,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而針對不戴鏡導致屈光度增加的關鍵群體還是高度近視。不戴鏡的話,一方面視疲勞會比較的嚴重,一方面會因為本身高度近視以後視近距離的縮短導致看不清楚近處的物體,最終縮短了視近的距離。所以不戴眼鏡會導致屈光度增加,但是關鍵還是中間的這個度,而針對低度近視其實如果在良好的認知的情況下,我更認為不戴的意義利大於弊。


四、戴眼鏡會導致屈光度增加嗎?

極端的另一面是相對的。就好像別人囑咐不戴眼鏡會導致屈光度增加一樣。那麼戴眼鏡會導致屈光度增加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直接,會的。為什麼呢?如果你近視,不妨做一個實驗。在你長時間看近的過程中,你可以選擇三種狀態來看,第一種情況是戴滿矯的眼鏡,第二種情況是戴低度的眼鏡,第三種情況是不戴鏡。往往這個實驗的結果是中低度近視往往不戴鏡其實是最舒服的,中高度近視往往戴低度眼鏡是最舒服的。而導致這個情況發生的原因其實很直接。除了凹透鏡導致凹透鏡效益以外的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戴著凹透鏡看近或者是佩戴高屈光度眼鏡無疑中增加了近端壓力,加重了眼睛的負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配鏡以後單據上面會有遠用、近用的兩個選項。根據社區目前積累的數據來看,很多青少年戴鏡以後視力惡化的程度和身體發育是成正比的。而除了凹透鏡帶來舒適的視覺以外,還必須正常的來使用。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有興趣的話可以認真看下。


近視以後屈光度增加的關鍵——近端壓力 (點擊跳轉



五、人體到底是否需要凹透鏡?

這是一個討人厭的問題,因為涉及太多的東西。但是事實表現出來的情況又很尷尬。比如高度近視已經處於那種模稜兩可的情況,你不得不用。中低度近視要實現看遠的需求,你也同樣不得不用。但是從生理端來講的話,人體的確是不需要凹透鏡的,前提是你不近視或者是已經改善了近視。這樣的道理其實大家用屁股都能想明白就不詳細描述了。


六、那麼眼鏡一定要除了睡覺24小時戴著嗎?

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大的觀念誤區,凹透鏡的意義其實在於看遠,如果佩戴凹透鏡看近是沒辦法避免近端壓力的增加導致屈光度增加。比如學生這個群體。你告訴人家24小時戴著佩戴,請問學生可以避免學習中近距離用眼嗎?而這種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行為結合凹透鏡效應正是導致屈光度增加的關鍵。所以我是這麼認為的,如果是400度以上的中高度近視,最好準備兩幅眼鏡,一副看遠一副看近。如果是300度以下的低度近視看近其實可以不戴眼鏡,看遠的話其實沒特別要求也可以不戴眼鏡。但是前提是有良好的用眼認知和用眼習慣的基礎上來確定這個度的問題。因此,在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上我認為不是絕對的,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看待。如果不徹底的了解事物的本質,這不是誤區嗎?



七、總結

這篇文章很久以前就發布了一次,隻不過每一個時期認知存在差異,這一次修正算是對上次不嚴謹的內容做一次補充吧!而針對眼睛的問題,筆者希望大家提高用眼認知,正確的來看待是否佩戴眼鏡的問題。另外,根據社區目前的數據來看經過系統的鍛煉視力是可以獲得改善的,無論真假近視。最後,就是過年回老家和親戚家一個高中生的溝通,對話是這樣的。我問:」現在您們班上近視人員多嗎?有多少人近視,經常戴眼鏡的有多少?「回答:」有48個經常戴眼鏡,剩下的應該和我一樣輕微近視不戴眼鏡「繼續問:」你們班有多少人,「回答:」我們班有58人「。一下子我吃驚了,我不知道全中國的情況是否都是這種(58個48個常戴眼鏡,10個輕微近視不帶眼鏡),但是全民眼疾已成現實。如果我們知道而不分享出來,那麼後果會有多麼可怕。假象如果發生戰爭,戴著眼鏡打仗的場面要多尷尬有多尷尬。大規模的近視其實已經不單單的只是近視的問題?


公眾號:glassesNO


原創不易,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關注微信公眾號:glassesNO,獲取更多的內容。如果我的經驗對你眼部健康有啟發或幫助,請轉發至您的朋友圈,讓更多的人開始注重眼部健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