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非洲人分幾種黑法?

新媒體編輯 | 尚洛克

外界對非洲的最大誤解,就是把非洲當成一個整體的非洲。或者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當成鐵板一塊的非洲。然後大家會覺得黑人全都長這樣:

闊鼻,大嘴,濃眉,大眼,黑。就是外界對撒哈拉以南的長相的一般印象。但其實非洲人還有長成這樣的:

長成這樣說是河北人也有人信。但這確實是一位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按照粗暴的人類分類方法,也就是一位黑人。

當然上面這個例子比較極端,這是一位非洲南部的科伊桑人。科伊桑人因為長得太像東亞人,還被專門研究過是不是東亞人的祖先(不是)。但總之就是黑人內部也是能劃分出很多類別,而不能一概視之。

寬泛地來劃分地話,黑人內部可以分為班圖人和其他人。先來講其他人。

膚色最黑的應該是蘇丹人。蘇丹人是我們最熟悉的那種黑人。蘇丹型黑人的普遍特點是皮膚黝黑,頭髮卷曲,體毛少,鼻子偏平,鼻孔較大,嘴唇厚,上唇翹起,額部突出較明顯。蘇丹型黑人要比班圖型黑人黑。另外以查德湖為界,以東稱之為東蘇丹人;以西稱為西蘇丹人。

東蘇丹人大多身材高大、軀乾瘦削,兩腿修長,要普遍比西蘇丹人高得多,身高一般在1.8米左右,有的高達2米以上,是世界上身材最高的民族之一。因此這裡會誕生很多籃球運動員,比如說來自南蘇丹的馬努特波爾(下圖中最長的那個):

這個是比較誇張了,但是普通蘇丹人的視覺效果也是細長細長的:

而到了西蘇丹,這裡的人的身材卻矮得多,尤其是靠近幾內亞灣地區的一些黑人部族,身高一般在1.6米之間。所以當我們討論黑人是不是就天生腿細、長得高、適合打籃球的時候,其實只看到了混到NBA裡的那些天賦異稟的人,卻把這些人當做全體黑人的代表,這是不合理的。

在長相上,黑人也不不都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黑人長相。比如說埃塞俄比亞,一個標準的黑人國家,其居民的長相就更接近於阿拉伯人。也沒有那麽黑。

一個埃塞俄比亞人:

埃塞俄比亞的中餐店店員:

班圖人是在非洲分布最廣的非洲人。班圖一詞是赤道以南整個黑人成百上千個部族的統稱,因為這些部族,有著一個共同的最初的起源地,在過去的兩千年中,他們從這一起源地不斷地向非洲各處遷徙。

班圖型黑人在體質方面有別於蘇丹型黑人的共同特徵,一是膚色呈淺灰黑,有的呈淺肉桂色,二是額部不太突出,鼻翼也較高較直,嘴唇不太厚。

向東非和印度洋方面遷徙的班圖型黑人,一部分在東非的大裂谷湖區和尼羅河上遊地區停留下來,並與當地的屬歐羅巴白色人種群的含米特人混合而形成所謂的“班圖含米特人”,與屬東蘇丹尼格羅種黑人的尼羅特人部族混合形成“班圖尼羅特人”。

向東遷徙的班圖人,有的到達了今肯亞和坦尚尼亞的沿岸地區,甚至出海到達了桑給巴爾島、奔巴島諸島嶼上,與先後來到這裡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混合,形成獨具特徵的“斯瓦希裡人”。斯瓦希裡人是一種以尼格羅班圖黑人為主體而又混合了中東、南亞諸人種的一種混合型人種。

向南遷徙的班圖人,分布到了今讚比亞、莫三鼻克、津巴布韋、博茨瓦納、馬拉維、南非等國的範圍上,較大的班圖型部族如馬誇人、亞奧人、紹納人、馬卡蘭加人、茨瓦納人、祖魯人、恩戈尼人、恩森加人、圖姆布卡人、曼德貝萊人、聰加人等。

向西遷徙的班圖人,除一小部分遷徙到幾內亞灣的地區與蘇丹類型黑人混雜外,主要在赤道非洲的西部熱帶雨林地區散布開了。

這種熱帶雨林班圖黑人文化,包括今喀麥隆、剛果、加蓬、扎伊爾,以及安哥拉的北部地區。較大的支系有剛果人、基姆本杜人、烏姆本杜人、芳人、姆龐圭人、奧萬博人、赫雷羅人、太凱人、班吉人、隆達人、本巴人、庫巴人、盧巴人等。作為與散居在東非的東班圖人如,斯瓦希裡人相區別,一般把上述西部的班圖人稱之為西班圖人。

除了尼格羅黑色人種群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上還存著各種各樣的其他民族,這些民族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外觀,比如以矮小著稱的俾米格人,再比如不好說究竟是不是黑人的科伊桑人。

科伊桑人是赤道以南地區當地原始古老的土著種族,大概也是最白的黑非洲人。生理體質特徵方面,似乎兼有尼格羅黑人和蒙古利亞黃種人的人種特徵,如卷曲的頭髮,寬矮的鼻子,但膚色又是黃黑色。總得來說就是不是很黑人。前文中提到的大爺,就是科伊桑人:

除了大爺,科伊桑人也會長成下面這樣:

除此之外,科伊桑人還以女性臀部巨大而一度聞名。繪製出

的科伊桑人女性的身材是這樣的:

這個吊打金卡戴珊的力度似乎有些誇張,但是真實拍攝到的影響也是下圖這樣的,屁股上面站個小孩還是沒問題的:

總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膚色絕對不是同一種黑,而是有地域色彩的黑,五彩斑斕的黑。畢竟只要多來幾次軍訓,你也可以輕鬆超過30%的非洲人。

| 好文精選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