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非洲很大,國家很多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中非長官人齊聚北京,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主題,規劃新時期中非合作“路線圖”。

非洲有句諺語:“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等新中國第一代長官人和非洲老一輩政治家共同開啟了中非關係新紀元。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發展給非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非洲發展也為中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非雖然遠隔重洋,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聯結我們的不僅是深厚的傳統友誼、密切的利益紐帶,還有我們各自的夢想。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攝影師蔣欣辰,王少波的腳步,了解很大的非洲,了解我們那多年來與我們攜手同行的“兄弟”。

布基納法索。幾個婦女在早晨趕往非洲傳統的集貿市場,這種生活方式一直延續至今。王少波 攝

攝影:蔣欣辰 王少波

文字:王少波

關於非洲,早年讀書時我只知道海明威筆下的乞力馬扎羅山,而不經意間與“非洲”接觸則還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在歐洲留學時的第一個室友:來自津巴布韋的黑人同學——小黑,由於早已忘記他的名字,隻記得當時同學們對他的簡稱(這裡並不具有歧視含義)。

記憶中小黑年齡不大,不愛吭聲,但英語說得很好,這我很驚訝。後來才知道,他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受過很好的英語教育,但不是所有津巴布韋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我問他非洲是什麽樣子的,他告訴我說:“非洲很大,國家很多”。

津巴布韋是南部非洲的一個國家,有一個大津巴布韋遺址,在那裡發現過來自中國的瓷片,還有一個用英國女王名字命名的維多利亞瀑布……。

可惜那時沒有網絡,也不用手機,我只好半信半疑地聽聽,腦海中想象不出什麽。

當真的見到維多利亞瀑布時,才明白非洲的美。

讚比亞,維多利亞瀑布。19世紀前,該瀑布被讚比亞人稱作“莫西奧圖尼亞”,意為“聲響如同雷鳴的雨霧”,後以當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是讚比亞和津巴布韋兩國的共同財寶。蔣欣辰 攝

受非洲同學影響,暑期旅行時,我才注意到原來歐洲有那麽多和非洲有關的東西:街頭演奏非洲鼓的藝人、跳蚤市場上的非洲面具、博物館中大量的非洲藝術的專展。反而在中國時,除了小時候聽說我們與非洲是兄弟關係,偶爾在電視裡看到公園裡的動物遷徙之外,似乎對非洲和那裡的文化了解很少。

沒想到若乾年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和自己的興趣,我真的與非洲結下了不解之緣。多年、多次往返於非洲各國,總算對非洲的文化有了一些真真切切地體會。非洲同學說得對,非洲很大,國家很多,部族和語言眾多,歷史和現代交織,再加上歷史上文字記錄的缺乏,想要徹底弄清每一塊非洲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讚比亞。切瓦族,亦稱恩森加人。母系製的切瓦人信奉祖先,年年都有祭祖面具舞大會;也信奉巫術,相信巫師可以驅邪祛病。蔣欣辰 攝

讚比亞。早在17世紀,古勒-沃姆庫魯儀式上的面具舞就已經存在了。他們的傳統服飾被認為是神聖的,因此常被隱藏於神秘之地,也常在每次的儀式結束後焚燒掉。蔣欣辰 攝

籠統地說,非洲可以分為北非、東非、中非、西非和南非五大區域。

北非的自然和人文特徵與西亞地區相似度比較高。為了研究方便,人們有時把它和西亞放在一起研究,統稱為阿拉伯世界。這裡主要使用的語言為阿拉伯語,宗教為伊斯蘭教。bazaar(集市)、香料、面紗、水煙等等這些顯著的阿拉伯特徵隨時都在提醒你:這裡與撒哈拉南部的黑非洲顯著不同(一直以來,似乎撒哈拉南部的黑非洲才是我們心目中的原始非洲,雖然這有些是錯覺)。

埃及,盧克索。西岸有很多阿拉伯小村莊,每家每戶的牆上都畫著自家如何去麥加朝覲的過程,是坐飛機,還是坐輪船,或是騎馬,一目了然。蔣欣辰 攝

埃及,西奈半島,貝都因村落。貝都因人屬於阿拉伯民族的一個分支,婦女黑紗遮面,黑袍裏身,頗有幾分神秘。蔣欣辰 攝

北非的主要人種是白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還有一些北非土著柏柏爾人。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鬥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頭巾或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戴面紗。由於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這裡的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婦女們喜歡戴戒指、項鏈或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等部位黥染藍色花紋。

靠北的摩洛哥和突尼西亞的旅遊業都很發達。摩洛哥濃鬱的穆斯林風情,早已在早期的藝術家德拉克洛瓦的畫筆下蜚聲海內外,置身其中絕對讓你感覺像天方夜譚。卡薩布蘭卡,這個擁有同名電影的城市則早已被世人所熟知,去過卡薩布蘭卡的人,無不去利茲咖啡屋喝杯咖啡,看看咖啡屋永遠隻放的那一部黑白電影《卡薩布蘭卡》。

四大皇城之一的馬拉喀什則是摩洛哥西南的重要旅遊勝地,素有“南方珍珠”之稱。歷史上這裡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隊貿易路線起點,交通位置重要。如今,這片巨大的綠洲之上,非洲最大、最繁忙的傳統市場和庫圖比亞清真寺等各種古跡、古陵,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爭相前往。

摩洛哥,梅克內斯。乘馬車繞著王城的宮牆逛上一圈就能體會到這座王城的巨集偉。蔣欣辰 攝

摩洛哥,菲斯,純手工皮革工場。據說這些藏匿於高低錯落民宅內的作坊所產的皮革原料,供歐洲許多奢侈品牌所用。蔣欣辰 攝

借助發達的旅遊業,埃及的金字塔和尼羅河自不必說。而圍繞著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埃及境內的大量史前岩畫,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是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記錄。

我國在北非也有諸多援建和合作項目。2017年10月30日上午,伴著挖掘機的轟鳴聲,陽光終於射進隧道。由中國鐵建中土集團承建的北非地區最長隧道——阿爾及利亞沿海鐵路乾線項目甘塔斯隧道正式貫通。這個項目對於中阿兩國來說意義都很重大。

南蘇丹。由於乾旱,當地人四處尋找水源,建設工地也時常成為他們光顧的的對象。圖為一家來到中國石油鑽井現場取水的當地人。王少波 攝

埃及南面的鄰居蘇丹,多年來和中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蘇丹在歷史上與埃及文化一道,以其輝煌的努比亞、庫施和麥羅埃等文明繁榮和豐富了尼羅河文明。

雖然蘇丹最終分裂為南北蘇丹,但與我們的合作仍在進行。而利比亞近年來政局動蕩、經濟形勢瀕臨崩潰,人民生活艱難,同樣希望中國企業早日參與重建,在基礎建設、電力、水利、通訊等多領域展開合作。

貝寧共和國,科圖努。一名小孩站在路邊撒尿。房屋的鐵板被過量的雨水所鏽蝕,為非洲沿河地區特有的景象之一。王少波 攝

相比較,西非則是我最為熟悉的地方。西非包括尼日利亞、貝寧、加納、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十多個國家。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也是非洲能源資源產出和出口大國,社會發達程度比較高。

同時,它的三大文明諾克文明、伊費文化和貝寧文化也對世界藝術和文明貢獻頗多。

尼日爾,薩赫勒地區。一名附近村中的婦女,在還未消退的雨水中洗衣服,大片沙漠與缺水已成為此地區典型的環境特徵。王少波 攝

尼日爾,尼亞美。尼亞美是一座城市和鄉村交織在一起的城市,發展水準落後,在市中很容易看到大量的鄉村場景。圖為一位母親在教育調皮的孩子。王少波 攝

2008年起,我曾在尼日爾工作生活過較長一段時間。在尼日爾等國,你會發現它和許多非洲貧困國家一樣,貧富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一般富人年收入幾十萬美元的也不少,他們有自己蓋的房子,這些和歐美小別墅相近的樓房,大約300-400平米,院子裡配游泳池,種植著各種樹木和花卉。

而很多窮人的生活消費則每天不足一美元。這裡流行著一句話:“有錢人一天吃三頓飯,沒錢人三天吃一頓飯”。很多人都還處在嚴重的營養不良中,很難想象他們與那些穿著華麗的貴婦和他們皮鞋錚亮的孩子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尼日爾。保留有傳統儀式的傳統宗教依然作為一種政治勢力出現在非洲的政壇,圖為津德爾中國建設的煉油廠奠基儀式上,蘇丹大酋長接受拜見。王少波 攝

尼日爾。身穿民族服飾的貴婦和身穿西裝的公子哥,正在迎接總統的到來。王少波 攝

尼日爾,尼亞美。非洲儘管落後,但並沒有與世界隔絕,外部的文化對非洲尤其是對青少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王少波 攝

不過,我在尼日爾印象最深的,還是在一些國事場合看到部落文化在當今非洲的地位及非洲貴族和平民的差距。作為部落酋長的最高權威,蘇丹王依然是西部非洲部落王權的象徵,依然在當今國家的政治中具有象徵意義,接受部落族群的跪拜,在擁有王權象徵的傘下行走。

近些年,西非國家的政局安定吸引了許多中國人前往工作和經商。西非最大的資源是鈾礦、黃金、石油,不過不少西非國家被聯合國認定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薄弱的基礎設施和開發能力,以及沉重的債務負擔,使得大多資源仍停留在待開發狀態。

貝寧共和國。因販賣奴隸而出名的港口維代,女子著西非傳統服飾,面相與古代貝寧王國雕像極為相似,顯現了歷史淵源的一脈相承。王少波 攝

多哥共和國。不管在市區還是在郊外,在車輛停留或路過之地,總能看到大批的兒童靠兜售當地的水果等過路用品或食品賺取點家用。王少波 攝

中部非洲主要包括喀麥隆、安哥拉、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布)、剛果(金)、赤道幾內亞、加蓬等國家。其中,查德同樣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落後,以農牧業為主。2013年我也曾被調往這裡工作。查德因為境內的查德湖而得名,古老的薩奧文明是查德乃至非洲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

不過,查德最為人們所知曉的卻是國家博物館陳列那顆頭蓋骨,不少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認定它是人類最早的頭蓋骨,迄今有七百萬年之久。非洲中部的心髒地帶非剛果盆地一帶莫屬,作為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這裡早已成為非洲“黑暗的心髒”(康拉德語),成為敘述非洲形象的代表地區之一。

查德,首都恩賈梅納。軍事衝突頻率高,是阻礙非洲發展的因素之一。圖中這座軍事建築上的彈孔,仿佛在訴說著過去不久的衝突歷史。王少波 攝

查德,國家煉油廠。隨著中非合作的廣泛和深入,中國在非洲有著大量的援建項目,圖為中國援建的煉油廠。王少波 攝

東部非洲一直被認為是人類的發源地。整個東非人口構成複雜,宗教信仰也比較多,社會發展程度相對比較低。在東非之角的埃塞俄比亞是中國人最為親切的國家之一。埃塞俄比亞是個有著3000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埃塞人都號稱自己是所羅門國王和辛巴女王的後代。

非洲聯盟(非盟)的總部也位於埃塞俄比亞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儘管埃塞俄比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工業基礎薄弱。但東非大裂谷、拉裡貝拉整石教堂和黃金溫泉等悠久的文化歷史資源,讓埃塞俄比亞仍然成為世界熱門的遊覽之地。而當今的埃塞美女則被稱為“黑珍珠”,她們在世界時尚界風頭正足。

埃塞俄比亞,安科巴爾。這裡信奉基督教,每年都有來自方圓百公里的山民齊聚在相對集中的七座教堂周圍,並在古老的聖喬治教堂舉行鄉村盛大宗教儀式。蔣欣辰 攝

埃塞俄比亞,金卡鎮。莫西人,也叫唇盤族,部落中的婦女在下嘴唇上鑲著一個用泥土燒製或木塊做成的陶盤,它展示著莫西族婦女的審美觀。蔣欣辰 攝

挨著埃塞俄比亞的索馬裡,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過於那裡的海盜和“沙漠之花”華莉絲·迪裡(Waris Dirie)。

被譽為“非洲女權鬥士”的華莉絲·迪裡有著不幸的童年,幼年就按索馬裡習俗被迫接受了女性割禮,12歲時又被迫嫁給60多歲的老人,隨後她穿越沙漠歷經苦難逃離了索馬裡,在歐洲一步一步成為蜚聲世界的名模、“邦女郎”,還當選富比士30位全球女性典範之一。

後來,她全身心投入到反抗女性割禮運動,成立慈善機構,呼喚世界關注索馬裡女童的苦難,改善家鄉的教育和醫療條件。並成為聯合國特別大使和非洲聯盟的和平大使。

肯亞,北部半沙漠地帶馬薩比特。薩姆布魯遊牧部落民族常年身著鮮豔服飾,穿行於叢林地帶,而這道原始質樸的田園般風景背後,卻是常年的貧窮與疾病、天災與爭鬥。蔣欣辰 攝

坦尚尼亞,北部辛吉達和姆布魯地區。巴爾拜格人以放牧牛羊為生,部族裡保持著鮮明的傳統文化和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圖為一夫四妻的家庭。蔣欣辰 攝

雖然這些不幸無一不透露著該地區經濟和文化的某種落後,但東非畢竟是一片充滿原始本性的世界。東非的肯亞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旅遊業是其支柱性產業。

在肯亞,這裡不僅有每年在賽侖蓋蒂大草原的動物大遷徙,也還有乞力馬扎羅雪山頂上那隻海明威眼中風乾的豹子。這種原始旺盛生命力的不僅是東部非洲的真實顯現,也代表著西方文明靈魂深處最熱烈的火焰——人類精神家園的所在地之一。

如果說,40多年前中國政府援建的讚比亞到坦尚尼亞的“坦讚鐵路”見證了中非友誼的話,連接肯亞、坦尚尼亞、烏乾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的“蒙內鐵路”的建成,則讓東非對當代中國的文明和科技,有了深刻的理解。

納米比亞,辛巴人。他們保持原始的生活習慣,將山上開採的一種紅色的礦物碾磨成粉末,與奶油攪拌成天然的護膚品,塗抹全身,頭髮也用此種“紅泥”厚厚塗抹撚成一條條泥巴辮子,既防曬又防蚊蟲。蔣欣辰 攝

南部非洲主要有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等多個國家,歐洲多國長期的殖民在歷史上帶給非洲人民巨大的苦難之外,也為今天南非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秩序。

與經濟發達的南非相比,作為世界上獨立最晚的幾個非洲國家之一,納米比亞的城市建設還保留著德國殖民時期的遺風。納米比亞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溫得和克(Windhoek),長期以來也是歐美遊客的高端度假目的地,素有“歐洲後花園”之稱。

同樣,納米比亞也是重要的鈾礦和鑽石供應國,滴血的鑽石的背後,有著非洲人民巨大的艱辛和付出。

納米比亞,沙漠鬼鎮。此地原為納米比亞的第一個鑽石礦區,隨著礦產的枯竭,曾經興旺的礦區終於人去樓空,漫漫黃沙鑽進了每幢小樓的每個房間。蔣欣辰 攝

如今,幾乎在整個非洲大陸,都容易見到中國的援建項目和合作項目,來自中國的央企和私企,也穿插在各國的城市和鄉村,族群與部落。

而越來越多的非洲商人,也登上了中國的土地。但無論是中國之於非洲,或者非洲之於中國,無論是悠久的歷史或者快速變化的今日,我們對彼此文化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而我始終相信,我們在文化上的了解和認同越深入,則在政治、經濟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合作會越默契。

馬達加斯加,南部寶石產地伊拉卡卡小鎮。人們站在混濁的河水中,用簡陋的工具一遍又一遍地篩著泥沙,試圖分離出那閃爍著誘人光澤的金沙,用最古老的方法做著黃金夢。蔣欣辰 攝

版權資訊

轉載:大眾攝影

編輯:曾雅琪

轉載請注明:中國網圖片中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