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約車新政兩周年:部分城市政策嚴苛引質疑

文|AI財經社 周晶晶

 

8月的北京被驕陽和暴雨預警包圍。驕陽炙烤前,一場陸地看海式的大雨將計程車難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其背後,是日趨嚴苛的監管新政下,網約車艱難的生存之路。如今,烈日驅散暴雨,而這團烏雲仍在網約車上空倔強盤旋。

 

北京大清理

 

2018年7月的一場北京特大暴雨,將存在已久的矛盾無限放大。特別是7月1日發布的《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乾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更加劇了計程車難。

 

根據《規定》,“在北京未經許可擅自從事或者組織從事巡遊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的,京車京人平台證三證不全,都將被扣押車輛。”

 

由於非京牌車輛在之前的排查中多已陸續清出,這次受影響最大的是非京籍司機和“雙證”不全的網約車。“雙證”一是指司機要有網約車行車執照,二是指車輛需變更為營運車輛。

 

不合規車輛將面臨2萬-5萬元罰款,以及車輛被扣押一個月,並且每個月還要交4500元的停車費。

 

“這是很大的損失,很不值得”。有司機表示,儘管平台會報銷罰款,但是車輛要被扣押一個月,很不方便。

 

北京市交委披露,僅7月1日半天,北京全市就檢查了1800余輛車,查扣各類“黑車”54輛。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行政處罰結果資訊公示的數據顯示,進入7月以來,因使用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每天被處罰的人數從此前的個位數上升至幾十人。

 

僅7月16日、7月17日兩天就有將近100人被處罰,這兩天也恰好是北京大範圍受暴雨影響的時間。

 

整治行動還在繼續。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副總隊長郭振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從7月1日起,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將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非法客運專項行動。

 

成都成網約車包容度最高城市,青島墊底

 

與北京如火如荼進行的不合規車輛清理活動相比,1000多公里外的成都,是另一番景象。

 

8月13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了《2018中國25個重點城市網約車包容度排行》,測評選取25個重點城市,根據當地網約車政策、輿論認可度等進行網約車包容度綜合評估。

 

從測評結果來看,成都、三亞、無錫的網約車包容度分列前三位,青島、重慶、大連等地則較為嚴格。其中,成都是網約車政策相對寬鬆的典型城市,政府城市管理與網約車企業呈現出相輔相成的和諧狀態。

 

無論是網約車、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成都多次霸佔各大共享經濟APP活躍城市排行榜前列,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認為,這與成都對待共享出行相對開放包容不無關係。

 

2016年11月,成都頒布了《成都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實施細則》,對網約車發展采取了開明和包容的態度,並在全國探索出互聯網+巡遊車轉型更新的路徑。2017年3月,成都市交委、成都市交管局與滴滴出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在成都發展智慧交通,幫助緩解蓉城路線擁堵。

 

對於共享單車,成都也是積極頒布政策進行扶持。2017年3月,成都市交委正式發布《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引導共享單車規範有序發展。成都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個發布鼓勵共享單車發展試行意見的城市。

 

開放包容的心態也解放了曾經擁擠的城市交通。數據顯示,成都已經連續三年跌出“全國十大擁擠城市”。

 

同樣對網約車持開放包容態度的還有三亞、無錫,對車輛沒有任何軸距、排量的要求,隻限定本地牌照,有本地戶籍或居住證等。

 

部分城市政策嚴苛引質疑

網約車是2014年才出現在國內的共享經濟產物,短時間內,以驚人的發展速度改變了業界生態,重構了人們的出行方式,緩解了傳統“賣方市場”中消費者遇到的資訊不對稱、計程車難、計程車貴等問題。 

 

出於安全運營考慮,2016年7月28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聯合頒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將網約車納入管理範圍。截至2018年7月,全國有210個城市(包括四個直轄市和206個地級市)頒布了網約車管理細則檔案。

 

其中一線城市的網約車準入製較為嚴格。如北京、上海兩地明確要求必須“京人京車”、“滬人滬籍”,在移民型城市中,這意味著大部分司機都被攔在門外。

 

《2018中國25個重點城市網約車包容度排行》榜單顯示,排名較後的城市主要在戶籍、車牌、車距、排量等方面設定了較高門檻。

 

例如,哈爾濱、福州、沈陽等城市要求,網約車排量不小於1.8L,大大壓縮可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範圍。青島則在車距、排量上設定了“事無巨細”要求,如要求轎車車長不小於4800毫米,車寬不小於1800毫米,車高不小於1450毫米,發動機功率不小於100千瓦,綜合工況油耗不高於8升每百公里。

 

還有些城市如濟南要求網約車必須是購買時間在一年內的新車,且要求不得與在運普通巡遊車車型相同。南京也規定網約車車身應當具有統一規範標識,外觀、標識應當明顯區分於巡遊車。

 

分析細分指標關係發現,準入政策相對寬鬆的城市,合法網約車平台牌照獲取數相對越多,輿論反饋整體平穩;準入政策相對嚴苛的城市,媒體和部分網民中傳出放寬準入製的呼聲。

 

嚴苛的準入製一方面有利於網約車安全運營,但同時在車距、排量等與安全非直接相關的指標的高門檻也引發不少爭議。如排量方面,不少專業分析人士指出,排量越大,油耗相應越高,排放的汙染物也會更多。設立不小於2.0L或1.8T這樣的門檻,與國家鼓勵小排量汽車發展的要求存在衝突。

 

如何營造網約車、計程車的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正在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不少城市也在根據政策實施效果對網約車政策進行適當調整,緩解網約車與計程車、地方監管部門的矛盾。

 

2017年9月,福建泉州公布了《關於印發調整完善泉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對泉州現有的網約車細則進行調整完善,在準入車型、衛星定位裝置要求等層面降低要求,泉州也成為全國首個調整網約車政策城市。

 

蘭州也進行了相關調整,車輛價格要求從14萬元以上降為“不低於主流巡遊計程車的1.5倍”,對駕駛員也取消了取得本市居住證明“1年以上”的時間要求,只需取得本市居住證明即可。

 

2018年5月,西安頒布的網約車政策也取消了征求意見稿中關於“車輛軸距2700毫米以上,整車尺寸4850×1810×1450毫米以上,排量為2.0L或1.8T以上、3.0L以下”的要求。

 

如何通過張弛有度的管理政策,更好挖掘網約車對城市交通管理的巨大價值,成為下一個階段要探索的主題。

 

作為新經濟中熊熊燃燒的火焰,以網約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經過數年發展,泡沫逐漸退卻,一層層考驗過後,留下來的贏家已屈指可數,這也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新生力量。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認為,以網約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善加利用不僅能直接推動城市經濟發展,還能刺激相關產業、技術創新。特別是對於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的東北、中部、西部城市而言,如能以包容審慎的態度推動新業態發展,利用共享經濟盤活社會資源,將為城市跨越發展創造良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