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薛洪言:當下的A股市場無需悲觀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薛洪言

  受近期端製造領域逆全球化趨勢抬頭影響,ACXO、光伏、新能源車板塊先後遭遇衝擊,出現快速跳水行情,進一步加劇市場悲觀情緒。

9月12日,拜登發布一項行政命令,宣稱要啟動一項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計劃,目標是替代國外的“脆弱供應鏈”,一度引發A股CXO板塊大跌;

在此背景下,拜登8月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提到“保障美國能源安全和國內製造業,為美國清潔能源製造業提供稅收抵免”等表述,也讓市場擔憂新能源領域全球競爭加劇,引發新能源板塊的調整;

而歐盟委員會關於“禁止強迫勞動產品進入歐洲市場”的提議,也有強行設置貿易障礙之嫌,引發了投資者對歐洲市場開放度的擔憂。

  CXO、光伏、新能源車均屬於我國在高端製造領域的佼佼者,在全球市場有競爭優勢。近年來受益於全球疫情下的訂單回流,這些行業市場份額快速提升,業績加速釋放,在A股市場受到資金青睞,成為“寧組合”的核心代表,也成為近兩年來A股高景氣投資策略的代表性板塊。

  然而,從投資邏輯上看,這類高景氣板塊正遭遇折現率抬升和基本面競爭加劇的隱憂。

  高景氣板塊普遍估值較高,之所以估值很高,因為市場認為這類板塊的利潤大頭在未來,以當期利潤計算的市盈率雖處於高位,但以未來利潤計算的市盈率是合理的。

  不過,從當前利潤到未來利潤的跨越,中間隔著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時間會帶來不確定性,表現為折現率的不確定性和基本面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時常左右市場情緒,表現為風險偏好的大起大落,帶來股價的高波動。

  在折現率層面,隨著市場逐步對全球通脹高粘性形成一致預期,全球利率中樞上移逐步成為市場共識,表現為風險資產折現率預期的提升。在估值模型中,折現率位於分母端,折現率的上行會帶來股價下跌,且越是長久期資產,受影響越大。作為長久期資產的典型代表,各類高估值板塊首當其衝,未來一兩年內或難以規避折現率抬升驅動的估值壓縮風險。

  就基本面來看,A股當前備受追捧的幾大成長板塊,多高度受益於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場份額提升。在逆全球化提速的背景下,主要發達經濟體均在強調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自主可控,並不時頒布各類對內扶持、對外排斥的產業政策。

  隨著各國產業政策的落地,也必然意味著A股前期受益全球化的相關板塊將在較長時期內面臨國外產能崛起、競爭加劇的環境,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增強,典型代表便是CXO、光伏、新能源車。相比之下,國防軍工、美容護理、半導體等內需拉動型的高成長板塊受影響較小,有望走出差異化行情。

  就上述兩大邏輯來看,目前仍處於演繹初期,隨著邏輯的展開,其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不容小覷。不妨想一想前些年醫保控費對醫藥板塊的影響,從政策預期形成到集采的每一次落地,幾乎都會對醫藥板塊行情產生壓製,驅動了醫藥這一公認的長坡厚雪賽道出現了持續回調。對於投資者來說,應避開上述高景氣板塊負面邏輯展開的過程。

  但是,投資者也不必悲觀,因為市場是動態的、多層次的,東方不亮西方亮,永遠不缺機會。

  知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曾說過,如果基本面已發生根本、重大的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所產生的作用是長期的,並非一時的,那表明你最初的基本面研判已經不再正確,此時最初產生的虧損就是最好、最小的虧損,必須立刻止損。但是如果基本面發生非根本、非重大的改變,其產生的作用是一時的或可逆的,你最初的基本面研判還是正確的,那你就什麽都不要做,只要持倉不動,坐看市場瘋狂,等待市場的瘋狂發生轉向,從不利於你到有利於你。

  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可重點關注“長期邏輯向好、短期邏輯受損”的板塊,從中尋找投資機會。就A股而言,很多板塊近年來遭遇來自周期、疫情、產業政策等多方面的壓製,負面邏輯被充分預期甚至過度演繹,轉捩點臨近,已進入逆向買入的布局期。

  可重點關注以下邏輯:

  內需驅動、消費升級。站在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投資轉向消費的趨勢不變,共同富裕背景下居民收入提升、消費升級的趨勢不變,因此,大消費領域長期前景持續向好的邏輯依舊成立。

  短期來看,需求側受疫情壓製,供給側受原材料漲價影響,消費類企業毛利率普遍受到擠壓,盈利降速甚至負增長,市場情緒處於低位。當下,隨著PPI-CPI剪刀差的逐步收窄,企業毛利率有望觸底回升,同時,疊加疫情防控政策愈發成熟,對消費場景的影響逐步減弱,大消費板塊的業績轉捩點臨近,正迎來較好的逆向布局期。

  國產替代、製造崛起。全球產業發展正進入新一輪變革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產業的迅速發展有望重塑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尤其是能源供給從“舊能源”資源化逐步走向“新能源”的工業化,將全面提升製造大國的全球競爭地位。

  在此背景下,全球主要經濟體著眼於本國製造業的競爭卡位,紛紛頒布差別化政策,扶持本國先進製造產能,從結果上看,必然帶來原有產業格局的重新排位,並在短期內帶來製造產能的全球過剩,惡化行業競爭格局。

  陣痛期內,不確定性加大,但也帶來了很多結構性機遇,典型便是部分高端製造環節的國產替代機遇,如半導體、工業軟體等。在全球化加速時期,強調效率優先,後發企業很難擠入主流供應鏈配套體系;而在當前各國強調國產化的特定時期,給國內廠商提供了絕佳的替補機會。中國作為全球製造大國,產業鏈體系齊全,綜合競爭實力雄厚,國產替代大趨勢下,專精特新型中小製造企業將顯著受益。

  站在投資的視角,這種長期高確定性的趨勢,帶來的便是很好的布局機會。

  博弈升級,安全第一。愈是不確定性的環境,安全屬性就愈發稀缺。“發展要安全”的背後,包括資源/能源安全、農業種業安全、國防軍工安全、關鍵技術可控、信息數據安全等多元內涵,每一個領域展開去看,帶來都是相關領域的長期景氣和投資機會。

  在總結投資經驗時,吉姆·羅傑斯坦言,世界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投資者對於所發生的變化要洞若觀火、一清二楚,在發生變化時抓住機會,買入或賣出,然後便是“追隨趨勢,持倉數年”,直至底層趨勢再次發生重大改變。

  市場中永遠不缺機會,只要看清變化、追隨趨勢,投資者便可進退自如,無需悲觀。

  (本文作者介紹: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