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逝世,曾81歲赴劍橋攻讀博士:不求學位只求學問

據台灣《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多家台媒10月30日報導,香港晚間傳來消息,著名作家金庸今天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01、求學路

拒絕榮譽學位,81歲赴劍橋讀書

金庸出自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世居海寧縣袁花鎮,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原名是查良鏞。他的筆名金庸就是把自己本名的鏞字一分為二而成。

1936年入嘉興一中讀初中,離開家鄉。1937年日軍入侵,因戰事而隨學校輾轉余杭、臨安、麗水等地,後1938年於浙江省立聯合高中初中部就讀。

1939年讀初中三年級的他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這是此類型書籍首次在中國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收效不凡。

1955年2月8日,金庸在《新晚報》的“天方夜譚”版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每天一段,一共連載了574天。直至1972年金庸一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

80多歲,金庸被劍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但是他想要申請攻讀一個真正的博士學位。校方告訴他不用了,因為榮譽博士排名在一般教授和院士之上,地位比校長還要高,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讀博士。但是金庸不同意,還是堅持攻讀一個博士學位。

海內外對於金庸劍橋讀博士,眾說紛紜,有人說,金庸是在作秀。金庸先生倒也實在,他說:“我本來是在中國做教授,但我對學生們說,我沒本事做你們的老師,不過年紀大些,做你們的大師兄好了。”

有人也親自問金庸先生,說您既然剛剛獲得了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這已經是劍橋最高級的學位了,又何必花錢費力,去讀劍橋的這個普通博士學位呢?

金庸先生說,自己的‘榮譽教授’、‘榮譽博士’、‘榮譽院士’等榮銜已經太多了,學位只是一個虛銜。他感到學問不夠,簡直與這些榮銜極不相稱,實在是‘名不符實’,所以決意要到劍橋去讀書。

不求學位,只求學問。

金庸先生專門提到:“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和小朋友們,只要一提到金庸,就佩服我學識淵博,無所不知,其實我自己‘無所不知’是假的,我是‘隻寫所知,不知不寫’,‘非知不可,快去查書’”。他還說:“我姓查,筆名金庸,我要自己把握住這個‘查’字,多用功讀書,化去這個‘庸’字。”

“雖然王朔先生說我是四大俗之一,我並不在乎,我寫通俗小說,俗字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人公開批評我學問不好,我就相當地重視了。學問不好是事實,唯一補救的辦法是令自己的學問好一點,不是好過別人,而是今天好過昨天的自己,只要自己用功,每天都可進步一點。”

當時,劍橋有要求,要申請人所學的專業必須符合相關語言要求,金庸先生於是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院長和劍橋大學的一位教授出具證明,證明他能寫能讀中國古文,並無任何困難。英文方面金庸先生不可能和現在的年輕人一起,考英國的雅思,美國的托福之類。

劍橋的教授們於是改請他提交一份發表過的英文文章。金庸先生交了一篇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講關於香港回歸問題的英文文章。劍橋大學教授們的結論是,即便文章不算很好 ,老式了一點,但用於念研究生課程已經是可以的了,最終全票通過。

2010年,86歲高齡的金庸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發表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專門研究唐朝的宮廷政治。

當時也有人提醒金庸,說他到劍橋讀博士是自暴其醜,沒有學問而心虛。金庸先生這樣回答:“我到劍橋讀博士,不是為了賺錢和升職。因為學問是學來培養人格修養和人品見識的,讀書在其次,書是全世界都有的,但是劍橋是世界上頂尖級的學府,通人學者卻只有好的大學中才會有。”

現在細細品來,金庸先生“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學”的求學思想,是不是對於我們當今重學歷不重學問,要學歷不要學問的現實狀況,會有一些積極意義呢?

02、幾代人的武俠夢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說這14個字,便是他的整個青春。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雕俠侶》(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讚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

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

他在1972年底公開宣布封筆:“如果沒有什麽意外,《鹿鼎記》是我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借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雕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每部劇都由電視劇翻拍了數個版本,哪部是最愛?誰是經典?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金庸筆下這十大“妖女”,一起懷念我們做過的武俠夢!

第十位,溫青青,出自《碧血劍》

第九位,李莫愁,出自《神雕俠侶》

第八位,康敏,《天龍八部》

第七位,何鐵手(五毒教主),出自《碧血劍》

第六位,任盈盈(日月神教聖姑),出自《笑傲江湖》

第五位,周芷若(峨嵋派第四代掌門人),出自《倚天屠龍記》

第四位,阿紫,出自《天龍八部》

第三位,趙敏,出自《倚天屠龍記》

第二位、黃蓉,出自《射雕英雄傳》

第一位,殷素素,出自《倚天屠龍記》

今天,金庸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兒女情長今猶在,

江湖俠骨已無多。

再見,金庸;

再見,江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