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人天旋地轉頭暈的疾病——帶你認識美尼爾

美尼爾氏綜合症又稱迷路積水,是由於內耳的膜迷路發生積水,以致 出現發作性眩暈、耳鳴、耳聾、頭內脹痛癥狀的疾病。

美尼爾氏綜合症常見於中年人,初期多為單側,隨著病情的發展,9-14%的患者可發展為雙側。病因不明,很多學者認為應屬於身心疾病的範疇。美尼爾氏綜合症,發病的主要癥狀是眩暈。

眩暈就是你在靜止時還感覺到世界在轉動搖晃的感覺。與眩暈有關的頭昏眼花會引起噁心、平衡障礙、認知障礙和其它複雜情況。

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也稱內耳性眩暈症、膜迷路積水。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臨床特點為發作性眩暈,波動型聽力減退和耳鳴。

眩暈為突發性的旋轉性眩暈,病人睜眼時周圍的物體繞體轉動,閉眼時則感自身在轉動,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和血壓下降等迷走神經刺激癥狀。眩暈持續約30—45分鐘,持續發作數天.甚至數周則要考慮其他原因。發作時病人意識清楚。耳聾發作時明顯,間歇時聽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復,發作時和發作後的聽力呈波動型是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一個特徵,發作次數愈多,耳聾愈重。耳鳴常在發作前、中出現,發作後逐漸輕或消失,多數高頻性。

1861年法國醫生 P.梅尼埃爾在雜誌上發表過4篇有關 眩暈的文章,對臨床癥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後世學者對屢發上述癥狀者,即以梅尼埃爾氏綜 合征命名。

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以陣發性眩暈伴噁心、嘔吐為主,兼有波動性耳聾、耳鳴及耳內脹滿感等臨床表 現的一種內耳膜迷路疾病,病因不明。

前庭功能早期正常,多次發作後功能減退。純音測聽為波動型感覺神經性聾,早期稱上升性曲線,晚期呈現下降型曲線且無波動。有復聰現象。自發性眼震多呈水準型或水準旋轉型,發病數小時後,快相向健側。甘油試驗陽性者,是診斷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的一個重要觀察指標。

根據眩暈、耳聾、耳鳴三聯症,聽力呈波動型,甘油試驗陽性,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不難診斷。但須與突發性聾、勒膜氏綜合症、心血管疾病等相鑒別。

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發作時應靜臥,低鹽少水飲食。同時應用鎮靜劑、血管擴張劑、利尿劑等,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解除膜迷路積水。內科治療1年以上而眩暈仍發作、遷延不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中醫屬「眩暈」範疇。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源性眩暈)之本屬虛,病標屬實,以脾腎之虛,肝陽上亢居多。脾氣虛弱,水濕分布失司,聚濕成痰成飲,痰濁上犯於頭,蒙閉清竅,可見眩暈、胸悶、納呆;若舊病及腎而腎陽虛,寒水上泛,可見眩暈,卜心悸動,畏寒肢冷;若腎陰虛,肝陽上亢,化火生風,風火上擾,可每因情緒波動而發眩暈,口苦咽乾,而肝風挾痰上擾之證亦屬常見,臨床當根據不同的證候表現選方服藥,方能奏效。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