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抗癌藥新規落地之後

原標題:抗癌藥新規落地之後

今年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強化短缺葯供應保障等事項。

此前的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決定,自今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抗癌藥新規落地已經兩月有餘。新規實施效果如何?患者對腫瘤用藥還有哪些期盼和擔憂?

多策推動抗癌藥降價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從湖南、四川等地多家公立醫院了解到,目前抗癌藥終端的葯價變化不及預期,「降關稅不降價」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有業內人士解釋說,這是因為市場還庫存了一定量的進口抗癌藥,這部分藥品庫存銷售完畢仍需一定周期,因而短期內,還沒有觀察到抗癌藥價格有明顯變化。

關稅等問題之外,抗癌藥價格的另一個關鍵是醫保準入談判。

2017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首次醫保準入國家談判的結果。此次談判,將36種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範圍,並同步確定了這些藥品的醫保支付標準。

本次納入藥品目錄的36個藥品包括31個西藥和5個中成藥。其中,有15個西藥是腫瘤治療葯,覆蓋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癌種,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硼替佐米、來那度胺等多個社會比較關注、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靶向葯赫然在列。

這些療效確切但價格較為昂貴的腫瘤治療藥品,在經過準入談判後被納入醫保目錄,大大降低了患者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乳甲科副教授徐峰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近年來,用於治療乳腺癌的抗癌藥物價格下降明顯,從去年9月份開始,進口靶向葯赫賽汀每支由17600元降為7600元,一支氟維司群從11500元降至4800元,部分患者的用藥負擔減輕。

需要長期使用赫賽汀的乳腺癌患者凌凌說,她8年前被確診為中期乳腺導管癌,進行免疫分組檢查後醫生髮現她適合用赫賽汀。「對於我們這類乳腺癌患者而言,赫賽汀就是救命葯,當時赫賽汀沒有進醫保,打一支要2.45萬元,每年要打14支,全是自費,後來降到1.7萬多元,還進了醫保,可以報銷一多半,壓力減輕了不少。去年以來,很多抗癌藥降價,赫賽汀降到7600元,我的負擔輕多了。」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駱竹媚介紹,目前不僅抗癌藥,放化療藥物的醫保報銷比例也有提高,以該院腫瘤科一個周期的放化療為例,以前一位患者要花1萬多元,現在通過醫保報銷,患者自己只需付幾百元。

本刊記者近日從多個管道獲悉,國家醫療保障局還將對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開展新的準入談判。

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絕大多數臨床常用、療效確切的藥品都已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對於目錄內的抗癌藥,下一步將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在充分考慮降稅影響的基礎上,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價格下降。對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有關部門將開展準入談判,由醫保經辦機構與企業協商確定合理價格後納入目錄範圍,有效平衡患者臨床需求、企業合理利潤和基金承受能力。

在國家層面的行動之外,一些地方醫保部門也主動作為,積極擴大醫保保障範圍,提高對重特大疾病的醫保保障力度。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保辦工作人員王潔瑩介紹,成都市2016年就已將26種高價腫瘤治療用藥納入醫保,報銷比例高達70%。這26種藥品包括了特羅凱、易瑞沙、賽可瑞、愛必妥等治療各類癌症、貧血症及其他罕見病的高價葯。

「這意味著患者可以以低於以前一半的價格購買肺癌靶向藥物,同時,受益於成都大病醫保政策的跟進、銜接,肺癌患者的治療藥費負擔將會更低。這不僅解決了因癌致貧、返貧的現實問題,還為肺癌患者獲得規範治療、延長生存時間以及提高生活品質創造了有利條件。」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總會計師張利說。

此外,駱竹媚說,目前格列衛這樣的進口葯也有了江蘇豪森葯業生產的仿製葯版本,其藥效也很好,1盒60片只要1100元,醫保還報銷70%,患者自付只需要300多元,醫院裡的很多患者都在用。

國產替代藥物強起來,在品質和療效上能夠真正對標甚至超越進口抗癌藥,才是抗癌藥降價的根本之策。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醫生李菁說,政府有關部門與葯企的談判,現在已經使多種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患者獲益提高,特別是國產原創新葯凱美納、阿帕替尼等的湧現,讓患者看到新的希望。

而本刊記者採訪發現,近年來,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與幫助下,我國生物醫藥發展迅速,已覆蓋腫瘤免疫治療、細胞/基因治療、創新醫療器械、下一代基因測序等前瞻領域,可以說,更多國產原創新葯的出現已具備了一定基礎,我國創新葯不足的情況正在改變,這些都將有利於抗癌藥的降價,從根本上減輕患者負擔。

患者「救命葯」有三盼

另據《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了解,目前腫瘤患者的用藥需求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藥品價格公道,二是用藥安全能有保證,三是救命葯的供應有保障。

李菁說,腫瘤患者最關心的是抗癌藥有沒有效果、有沒有進醫保、能報銷多少錢。一些患者及家屬認為抗癌藥價格仍然偏高,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抗癌藥能進入國家醫保報銷目錄。

湖南一位腫瘤患者告訴本刊記者,腫瘤患者和很多其他疾病患者不同,他們用的化療葯是救命葯,但毒副作用往往也比較大,因此,腫瘤患者除了關心藥品的價格,他們更關心藥品的品質和用藥安全、關心藥品能不能及時供應給患者。「千萬不要價格降下來了,藥品也不見了。」

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賀湘玲教授認為,在藥品降價的同時,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抗癌藥可能出現的暫時性斷供,比如現在,用於白血病患兒治療的巰嘌呤、達卡巴嗪等藥物就已經在湖南部分醫院出現缺貨,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供貨。

「去年以來,抗癌藥降價後,藥物需求量增加,赫賽汀等靶向葯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斷供,這也讓我很擔心,因為這些藥物對我們來說是救命葯。」前述乳腺癌患者凌凌說。

另據一些腫瘤患者反映,醫保談判、抗癌藥零關稅等措施確實增強了患者的獲得感,但目前一些醫院對於葯佔比、耗材佔比和醫保控費指標等仍存在「一刀切」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大醫院的「買葯難」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

一位患者告訴本刊記者,她每次住院化療完都開不到足夠的葯,幾乎一半的葯醫生都要她到藥店去買,說是醫院嚴控葯佔比。「醫院怕藥費漲上去,就把負擔攤到患者身上,我們感到很無奈。」這位患者說。

對於這一問題,湖南省湘潭市醫保局副局長章奮強表示,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公立醫院的葯佔比、醫保費用等都有嚴格的指標控制,部分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後,醫保費用和葯佔比有可能增加,這種情況需要充分調研,提前做好準備。

綜合施策

採訪中,多位專家表示,提升腫瘤患者獲得感不能只靠降葯價的單一手段,而是需綜合施策。

第一,加快境外上市新葯審批,減少繁瑣的審批程式,降低葯企時間成本,研究綜合措施,採取政府集中採購等辦法,多措並舉消除流通環節不合理加價,讓更多進口抗癌藥能夠進入尋常患者家中。

成都一家醫藥研發公司負責人坦言:「新葯研發是一個爭分奪秒的事情,一旦被國外企業搶先上市,就失去了市場,前期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研發投入就等於『打了水漂』,對科研機構、葯企來講,是致命的傷害。但在我國現有藥品審批制度下,一個新葯審批往往需要好幾年時間,這就不利於我們自己研發抗癌藥。」

第二,還需繼續努力讓價格公道的好葯能夠進入醫保目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生理系教授張巨集冰建議,對納入醫保目錄的新葯要從嚴把關,要讓價格公道的好葯能夠進入醫保目錄。這意味著,在支持新葯研發之外,對於一些療效確切的老葯也要好好保留、利用,特別是藥品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還需加強,以提高藥品生產品質,讓患者用藥更為放心。

第三,應多考慮臨床用藥需求,考慮醫保基金承受能力。目前,藥品控費已納入公立醫院年度考核目標,並要定期公示,一些臨床醫生和患者呼籲,應充分考慮臨床療效,在臨床需要和醫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第四,醫與葯並重,健康管理為先。專家指出,腫瘤致病機制複雜,目前腫瘤發病率上升有多種原因,所以腫瘤的預防與治療工作任重道遠,解決腫瘤患者用得上藥、用得起葯的問題,還只是保證腫瘤患者規範治療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疾病預防與篩查工作,幫助腫瘤患者進行慢病管理,讓腫瘤患者在社區就能夠得到健康管理,在上級醫院得到規範治療,保證患者病有所醫、醫有所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