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康:為製造業創設放開手腳的空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賈康

  今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總體增長態勢,但勢頭偏弱,僅為2018年全年增幅的5.4%略高,報5.8%。其中1-5月,製造業投資的同比增長率僅為2.7%。與往年比較,製造業投資增速總體來說明顯存在走弱的問題。製造業是實體經濟最有支撐力的部分,製造業投資數據走弱,值得高度重視。這個數據反映出在外部形勢複雜變化與內部所積累問題相互交織的背景下,我國製造業企業表現出保守觀望情緒較重,更多考慮要把困難階段“熬過去”而輕易不敢出手投資的狀態。

  如何激發企業在製造業投資上的積極性?鼓勵企業放開手腳、自主捕捉發展機會,固然是必要的,但鼓勵代替不了企業在商言商的決策,如果有更多項目能拉動有效投資,讓企業感受到其產能的現實對應性;有高標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對於產權(包括知識產權)保護與公平競爭更加抱有信心;有在無可規避的競爭中實現升級版高質量發展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很大一部分積極性潛力就會變成積極投資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現實,這就是所謂制度供給打開活力空間,制度創新打開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空間的一種連帶關係。

  實體經濟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屬於國有大型骨乾企業,產能對應的是大中型裝備製造業,它們的很多產出往往要對接到有一定規模的投資項目。在外部市場風險增大的背景下,如何為大型骨乾企業的產出找到更好的國內投資可對應項目,這個空間我們以往利用得不夠。比如,社會上有一種輿論,認為中國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是不是“向前走”得太快太超前了。但以筆者的觀察,我們國家在路網建設方面大有必要也大有可為,“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鐵路乾線首先是準公共產品,僅從建設項目本身的直接效益不能完全判斷其社會價值與綜合績效,必須放眼全局和長遠。目前,一些基本乾道的成網,在沿海地區可能已有比較高的密度,但在中西部一些地區(特別是西部)還比較稀疏,中國區域經濟的動態平衡協調發展,必須依賴乾道成網,網狀格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公共目標的追求方面都有其充分合理性。當然,基礎設施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量力而為,太超前肯定會出現偏差,但回過頭去看,認識不到建設的超前規律性,膽子不夠大,提前量打得不夠足,卻是過去最容易出現的偏差之處。面對當下外部巨大的不確定性,必須把握好我們自身的確定性,擴大內需加大有效投資的努力中,能夠支撐起中國經濟發展後勁重任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鐵路乾線與延伸線,完全可以適當加碼。這當然會構成許多裝備製造企業產能的用武之地。

  與路網建設相匹配的城鎮區域多種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大有可為。前幾年有關部門有全中國大約缺少5000萬個停車位的說法,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市民都感到停車位緊張,5000萬這個數字雖不精確但數量規模上也不會有多大誤差。保守估算,一個車位投資10萬元人民幣,5000萬個車位就是5兆元人民幣的投資規模,這僅僅是城鎮區域千頭萬緒的建設需要中的一個具體方面。況且,停車場停車位建設很少必須財政直接投資而幾乎完全可以採用PPP模式,停車場一旦建成便將產生現金流,最適合社會資本參與。這都是製造業產能面對的龐大市場中的有效需求潛力之所在。如果能充分調動這些潛力,使國內市場需求與有效供給的“盡力而為”形成更好的對應,會有相當一部分所謂“過剩產能”可以陸續地在市場訂單形成的瞬間轉化為有效產能。對我國製造業產能的有效利用,需要跳出局限於製造業的眼界。

  國內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在製造業中如何與大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國際經驗表明,種種包含成百成千甚至上萬零件的產出品,一旦規模化批量生產,可以帶動大批的中小企業各盡其能、共同發展。有高標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在產業集群中間形成優勢互補,在發展中間得到負面清單式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創業創新空間,讓中小微企業在其中實戰自己的潛力和相對優勢來為社會化大生產配套。從這一視角展開,應更多地強調把從上海自貿區開始的“負面清單管理”原則進行複製和推廣,加上必要的適度擴張政策,以及PPP這樣的機制創新,輔之以對中小微企業更活躍地置身於優勝劣汰的引導與激勵,中國製造業的局面會煥然一新。

  (本文作者介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