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醫精誠博主當選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常務委員

換屆選舉會成功召開

2019年3月16號在北京四川五糧液龍爪樹賓館,「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換屆選舉會」成功召開。

本次選舉會議進行了現場選舉。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郭樹彬教授當選會長,301普外科田文教授、同濟醫學院副書記彭義香教授等知名專家當選副會長。

最好的醫生要會科普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於2015年10月25日在京成立,把好的醫學知識傳遞給公眾以及醫務工作者,是醫學科普分會成立的目的。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講白話,以降低醫學知識的難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最權威、最科學的健康醫學知識傳播出去,進一步縮小地域間、代際間的醫學科學信息鴻溝。

在郭樹彬心裡,他將優秀的醫學工作者分為三種:第一是通過精心治療使所接觸到的病人能夠痊癒,第二種可以帶領團隊使更多病人得到很好的治療,第三種則是能夠利用知識和傳播途徑使廣大群眾受益,不僅把醫療知識運用給在醫院中治療的病人,還能通過靠譜的醫學知識使群眾預防疾病、科學治療並得到康復。

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有時,是治癒(To Cure Sometimes);常常,是幫助(To Relieve Often);總是,去關愛(To Comfort Always)。

郭樹彬說:「對於不能治癒的疾病,科普分會也希望讓公眾通過正確認識調整預期,老有所終,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投入,使社會更加安定。」

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級醫生"(five star doctor)概念:

A:醫療保健提供者(Care Provider):提供高質量、綜合的、持續的和個體化的保健;

B:保健方案決策者(Decision Maker):要能夠選擇費用-效益比最好的措施;

C:健康知識傳播者(Health Educator):通過有效的解釋和勸告,開展健康教育;

D:社區健康倡導者(Community Leader):滿足個體和社區的衛生需求,並代表社區倡導健康促進活動;

E:健康資源管理者(Service Manager):利用衛生資料,在衛生系統內外與個體或組織一起工作,滿足病人和社區的要求。

新媒體時代,如何做一個熟知醫學新進展、臨床基本功紮實、傳播防病科普、敢於擔當善於溝通的醫生?緊跟醫學大咖腳步,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

大醫精誠博主徐醫生當選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常務委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延伸閱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