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萬物生長靠太陽, 長命百歲靠養陽

陽氣像太陽,維持生命要用它

世間萬物都離不開陽光的照耀,我們人體也是一樣,《黃帝內經》中說道:「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嶽注曰:「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也就是說人的生命系與陽氣,只有固護陽氣才能百病不生,人們才能夠擁有鮮活的生命力,而我們養生的重點就在於養護身體內的陽氣。

陽氣何來:秉先天之精,合後天之力

中醫學中有這樣的說法:「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這裡的氣是指人體的陽氣,也稱之為正氣、元氣、真元之氣。我們都知道人體陽充足,免疫力就強,就能戰勝疾病。那麼我們身體裡的陽氣究竟從何而來呢?《黃帝內經》中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也就是說是由父母之精華所化生,由後天水谷精氣和自然清氣結合而成。

父母之精氣是先天之本,陽氣的強弱首先由先天之本決定。也就是說父母的身體都很好的孩子,將來身體也會比較好,免疫力也比較強,不容易得病。

陽氣雖然來自父母之精氣,但這些先天帶來的元氣只能夠維持七天的生命,想要活下去就要吃東西,呼吸自然之氣。因此人體陽氣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受到後天之本,即水谷精氣和自然清氣的影響。有的人父母身體不是很好,先天陽氣沒有那麼充足,這樣的人雖然自小免疫力低,體弱多病,但是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條件不好,很注意養生,懂得養護自己的陽氣,也能長壽。

由此可見,陽氣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它的強弱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先天之本和後天之力,因此,養生就要珍惜父母賜給我們的生命力,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好好的養護後天之正氣,這才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所在。

腎為腎之陽,養陽先養腎

中醫所說的陽氣是由先天精氣、水谷精微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組成的。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涵養著人體的陽氣。養好腎才能保障人體氣血暢通,陽氣充足。

因此,養陽一定要先養好腎,具體說來養腎可以從四個方面下手:

1、節製性生活

在中醫的抗衰老理論中,常保腎精為一項基本措施。對此前人早有定論:「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當閉固而勿泄。」總的意思是對房事要有節製,既要節而少,又要宜而和。主要做到節慾保精,就會陰精盈滿,腎氣不傷,精力充沛,從而有利健康。

2、調暢情志

恐則傷腎,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則腎氣不傷,腎氣健旺,五臟六腑得以溫煦,功能活動正常,身體才能健康。

3、愛護脾胃

養生一定要重視對脾胃的調養。平時應當對食物合理調配,烹調有方,飲食有節,食宜清淡。葷素搭配,忌食穢物,食後調養。

4、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護腎法則,所以在春夏應該是「夜臥早起,廣庭於步」,以暢養陽氣,在秋冬就應該是「早臥晚起,以待正光」,以收斂陰氣,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腎氣旺,達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