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糖尿病的三類高發人群!

兒童糖尿病是人們常說的廣泛糖尿病的一種,也包括有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然在臨床上更常見的是Ⅰ型糖尿病,不過就目前形勢看來,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提高。

總之不論哪種類型,其典型臨床表現均為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只是兒童糖尿病更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後期常常會有血管病變,損害眼及腎臟。此外兒童糖尿病還可因胰腺病變等繼發,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控制血糖。

高危人群

兒童糖尿病,顧名思義,發病人群局限於兒童。尤其是5~6歲及10~14歲的孩子多發,5歲以下小兒則少見。

另外,不是所有的兒童均發病,它也是有著高危人群的。

1.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兒童:當家族成員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由於遺傳基因的關係,可能會傳給孩子,使孩子患病率較家族中沒有患者的孩子高。尤其是在母親懷孕時有糖尿病史或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因此,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血糖水準。

2.肥胖的兒童:肥胖的孩子脂肪和糖代謝異常,消耗體內大量胰島素,因胰島素消耗過量,久而久之出現胰島素抵抗,引起體內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受損、逐漸衰竭,較易導致兒童Ⅱ型糖尿病的發生。

3.患有黑棘皮病的兒童:據相關研究表示,黑棘皮病與肥胖呈正相關,並且幾乎都有伴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所以有黑棘皮病變的兒童更容易發生糖尿病,需要引起重視。

遺傳情況

糖尿病具有遺傳傾向,具有家族聚集性。雙親中若有人患有糖尿病,則孩子患有兒童糖尿病的可能較大。

兒童糖尿病起病急,且多飲、多尿癥狀難以被發現,往往大多發現就已經到了致命危險時期——酮症酸中毒時期。所以要重視其分期分級,了解各個時段的主要癥狀,提早準備。下面我們將兒童糖尿病分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發病期和糖尿病後期。

糖尿病前期:約有1/3患兒於起病前有發熱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膚感染病史。當高危兒童出現這些前期癥狀時,就應該被引起重視。另外當家長懷疑孩子遺尿時,需要有意識的關注。

糖尿病發病期:孩子會有明顯的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下降,伴有蔫聲不語、無精打采等癥狀。

糖尿病後期:早期或是發病期特別不容易被發現,往往發現時就已經是後期了,並發酮症酸中毒,表現為多尿、嘔吐、腹痛、嚴重脫水、神情獃滯甚至發生昏迷。

病因

現已證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兒童與糖尿病有關。初發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兒體內測出胰島細胞抗體。部分患兒還可測出胰島素受體自身抗體和胰島β細胞膜抗體。

然作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只是據臨床研究表示,其發病有先天遺傳背景,再加上後天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

1.遺傳因素:一般認為,遺傳是兒童患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統計,雙親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發病率為3%~7%;雙親均為糖尿病者,子代發病率可達30%~50%。

2.環境因素:包括一些病毒感染、家庭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接觸環境中的化學毒物等。

(1)病毒感染:多年來不斷有報告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病與多種病毒的感染有關,如風疹病毒、肋腺炎病毒、可薩奇病毒、腦心肌病毒等感染後發生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報告。

(2)家庭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比如孩子過早、過多的攝入牛乳製品,容易觸發糖尿病發生。

3.另外嚴重的精神和身體的壓力、感染及應激反應、肥胖、缺乏鍛煉等均可誘發糖尿病。

預防

兒童糖尿病起病急,且多飲、多尿癥狀常與遺尿相混,難以被發現,以至於在酮症酸中毒期才發現。因發現的晚而耽誤治療,這是一種特別危險的狀況。所以家長一定得對此病加以重視,且對那些高危兒童的預防尤為重要。

1.預防從母親孕期開始,孕婦要避免營養過剩,避免體重增加過多,避免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2.對於肥胖兒童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兒童應每半年查一次血糖,以便於早期發現糖尿病。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孩子暴飲暴食、常吃油炸食品、奶油冷飲等高糖食品及飲料等不良飲食習慣,講究科學膳食,避免營養過剩及偏食。

4.加強體育鍛煉,使熱量平衡,控制體重,並且運動還有利於增強葡萄糖的利用,達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5.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良好睡眠,避免精神長期高度緊張。

6.另外,兒童糖尿病大多與自身免疫有關,預防效果只是輔助,重點是家長應當密切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爭取做到早發現,一旦孩子出現可疑癥狀,儘早去醫院做相關化驗檢查。

併發症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引發糖尿病併發症,兒童糖尿病也不例外的,而且有些併發症還特別的危險,需要引起警惕,那麼,兒童糖尿病都會並發哪些疾病或癥狀呢?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兒童時期糖尿病約有1/3以上發生酮症酸中毒,是最常見的一種併發症,主要表現為不規則深長呼吸、呼氣有酮體味,或突然發生噁心、嘔吐、厭食或腹痛、腿痛等癥狀,嚴重者出現神志改變。

2.糖尿病腎病:病程長,起病早的兒童,可伴有糖尿病腎病,發生率與病程有關,30%~40%的1型糖尿病患兒有明顯的腎病,表現為水腫、蛋白尿及高血壓等。腎功能衰竭是引起兒童期糖尿病死亡的原因之一。

3.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兒童糖尿病大多於病後10-15年合併單純性非增殖型視網膜病,視網膜病變與血糖控制不佳有密切關係。輕度的視網膜病變可隨血糖的控制而好轉。也有少數病人發生白內障。

4.低血糖:由於胰島素用量過多,或用藥後未按時進食而引起。表現為心悸、出汗、飢餓感、頭暈或震顫等,嚴重者可致昏迷、驚厥,若不及時搶救,可有引起死亡的危險。反覆低血糖發作可引起腦功能障礙。

5.感染:糖尿病兒童隨時可以發生任何感染,每當感染後糖尿病會迅速惡化。然各種感染、咳嗽、陰道瘙癢等也常與糖尿病共存,嚴重感染還可發生中毒性休克。

6.神經病變:兒童糖尿病的神經損害主要是於周圍神經與周圍神經的脫髓鞘病變有關,表現為肢體麻木,刺痛,燒灼感。病程長者,可伴有胃腸功能紊亂及排尿障礙等自主神經病變。

7.骨關節病變:主要表現為骨礦物鹽減少,骨密度減低,掌骨x線皮質變薄。另一表現是關節活動受限,其原因可能是肌腱膠原組織的糖基化導致的微血管病變有關。

8.微血管併發症:微血管併發症在1型糖尿病病後十數年甚至數年後的晚期較常見。

來源:阿里健康醫知鹿健康百科

編審:張俊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