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練太極拳尾屢要向前兜嗎?

很多人練拳糾結尾閭前兜還是後泛,甚至直接下了定義。有不少練楊氏太極拳的前兜就是對的,斂臀對,泛臀錯。練陳氏小架又說泛臀對。

眾說紛紜,對於初學者,很是不好。

其實尾閭這個問題,更直觀是牽扯命門後撐還是內凹。實質在腰,目的是為了鏈接上下盤。

說白了要求身直。三豐祖版《太極拳論》: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明確表示了勁路的要求。

先看下圖:

首先按馬步來說。只要站姿正確,不走膝蓋一般人就是上圖的站姿。按拳理,泛臀。泛上天了。

下圖是錯誤的。久練傷膝。

?

但是不要看身子前傾厲害但是附會脊柱生理曲線,

如上,脊柱的生理曲線,因為一般人胯的筋緊,陰面也沒有力量。這麼站,在腰部就凹下去,在胸部挺胸。這是正常人蹲馬步的狀態。

將就看吧,這樣比如想轉腰,想發人,勁一定斷在腰上。

看一下什麼是練功後理想狀態。

人靠牆蹲時的狀態,這樣的身體狀態符合傳導要求。但是下盤是沒有勁的。練習可以。

沒找到很合適的,這張圖也可以說明一下。上面的胯根還是沒有很開。

但是他的尾閭,命門,胸部要求算是合格。

下面這張就很說明事了,很穩定,而且不累。因為構架正確,力量也就順下去了。

楊澄浦拳照,看一下背部,是不是大體正直,沒有明顯凹凸。命門沒有明顯外撐,也無內凹,這就是填滿了。一般是打這個式子,腰絕對是凹的。要想撐一撐,背部就會弓,勁力不能正確傳導。

洪均生拳架,是不是也一樣。

馮志強拳照:

薛顛拳照,這一個式子可以試一試。看一下腰背能不能直起來。

泰森的搏擊視頻。看看他的腰部背,動態中的典範,前傾腰不凸不凹,胸不挺不窪。最近傳導狀態。

總的來說,尾閭前兜也好,外翻也罷,目的為了保證身體有一個立木頂千斤的傳遞狀態,和下肢聯繫起來。為啥現在那麼多說斂臀,命門後撐的呢。只不過是想這麼練感覺出功快。但是很多人胯根筋的問題,和腰部肌肉,筋的問題。根本感受不到。一前兜,命門一撐就挺胸,胸一含,整個後背看起來就彎了。自我感覺還良好……

過去襠裡面的玩意沒有三年基礎講都不講,知道的太早沒有好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