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儒飲成聖、坐飲成佛、清飲成仙「唐代茶道美學的宗教文化背景」


唐代國政開明,儒、釋、道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唐代帝王大都對三家思想採取兼收並蓄的實用政策,使得社會宗教文化層面呈現出多元對話的格局。唐高宗時期更是形成了「三教論議」製,讓儒、釋、道各家相互對話,從不同的視角對特定的社會問題進行關照,以尋求合理的治國之策。


初唐之際,儒家經典得以統一推廣。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經過多方校定的《五經正義》頒布天下,學派眾多的儒家經典釋義被官方加以統一推行。中唐時期是唐代儒學學術史上承先啟後的關鍵階段,這期間儒學發生了一個重要的思想轉變——民本思想的崛起。唐初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中就有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觀點。中唐韓愈對孟子的思想十分推崇,繼承了孟子的心性學。



柳宗元、劉禹錫關注民間疾苦,強調儒家的現世情懷。柳宗元提出「生人之意」以區分傳統儒家的「聖人之意」,他在《伊尹五就桀贊》中指出「聖人出於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唐代民本思想的崛起與社會物質文明的繁榮互相促進。而唐人注重現世意義與生之樂趣的價值觀,使得修身養性的茶飲方式在社會上迅速流行開來。


唐朝崇尚金器


除了儒學復興,外來佛教在唐代完成了中國化進程。唐代統治者多對佛教持包容和支持態度。武則天時期,統治者以政治手腕推行佛教之風,達到了高潮。代宗於禁中供養寺人;宣宗大興寺院,增加僧尼;憲宗和懿宗甚至不顧眾臣反對,將佛骨迎入大內。在國家統治者的鼎力支持下,唐代寺院迅速發展,僧尼人數倍增。天台宗、嚴華宗和禪宗等本土化佛教宗派迅速崛起,中國佛教信徒遍布大江南北,佛教思想也深入皇族、士族以及民眾等各大社會階層。


唐朝素麵淡黃色琉璃茶盞和茶托


封演在《封氏聞見記》記錄了唐代飲茶流行的情況:「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隨著外來佛教融入中國,最初寺院中以茶助禪的靈修方式,也在社會上得到廣泛推行和效仿。


法門寺出土唐朝茶具


道教以茶為修道媒介的歷史比佛教還早。早在戰國時期,方士們已經在宣傳服食成仙的觀念,希望通過服用特定的藥物,達到祛病健體,長生不老,甚至羽化成仙的效果。而漢末魏初,道教修行者又有茶能「輕身換骨」、「生羽翼」的玄奧認識,將飲茶作為修道養生的一種常見辦法。


道教在唐代有了長足發展。唐代皇族為李姓,他們將同姓的老子視為遠祖,將老子的祭祀列入國家正式祀典。唐代道人煉金服丹的習慣蔚然成風,在金丹術上,興起了金砂派、鉛汞派以及硫汞派等外丹道派。除了外丹派,唐代還興起了以內煉為主的內丹道派,而最終內丹術取代了外丹術,成為唐代道教煉養術的主流。


法門寺茶具復刻,弘益大學堂藏


唐代的儒、釋、道三家互有參鑒。儒家哲學與佛教哲學在本體論和心性論上存在諸多契合點。比如「生佛互即」理論講到佛即眾生,「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在孟子的學說中,也有相似的立論,《中庸》認為「性」是天命之所在,通過修身養性成為聖人是天命的要求,每個人對此都有承擔。


佛、道之間又有許多相互的借鑒,尤其表現在傳教方式上。比如漢譯佛經藉助了道教的「氣」、「無為」等字眼來翻譯經典,以至許多唐人以本土的道家思想來理解佛教。佛教還吸收了道教內修治病等借術弘法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的中國信徒。同時,道教經典著作《太平經》等也吸收了儒、佛的心性、理性等概念,來加深完善道教理論和認識。


白瓷陸羽像


在唐代,飲茶作為一種聖俗溝通的媒介和靈修方式,得到儒、釋、道三家靈修者的廣泛採納。人人皆可通過茶飲的靈修方式,達到修儒成聖,修經成佛,修道成仙。和而不同的是儒家主張復古求道,積極入世,追求「有為」,而釋、道崇尚清隱靜修,在審美追求上近乎「無為」。如此,在生機勃勃的歷史契機中,熟諳儒、釋、道思想,在「有為」與「無為」間潛心著寫《茶經》的陸羽,便呼之欲出了。


《茶經》書影


作者:唐婉約丨弘益茶道美學研究員

南開大學碩士,研究興趣涉獵中西文化與文學,近期關注中國茶道美學研究。

?本期編輯? 離蘇

?圖片來源:網路及弘益茶道美學圖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