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便秘了怎麼辦?改善飲食、腸胃按摩法,輕鬆提高排便力!

便秘,是一個很普通,卻有點私密的話題。在廁所獨自經歷不敢言說的痛苦,實在是難受。若你長期為便秘所困擾,從今天起,千萬要重視起來。它不僅是減弱排便力的主要原因,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大腸癌。樂活君今天就從改善飲食的角度,來講講如何提高排便力,徹底告別便秘~

讓排便力減弱的主要原因就是便秘。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大腸癌,近年來,因為飲食多樣化使得攝取的脂肪過多、食物纖維變少。高脂肪的飲食容易引發便秘,且糞便中的致癌物質大幅度提高了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70%的大腸癌發生部位是在糞便滯留的直腸或乙狀結腸,因此真的不能忽視便秘的嚴重性。

在人體內,腸道最多可以囤積6.5kg的垃圾,如果不及時排出,腸道會把它們當做養分重新吸收。也就是說如果不解決便秘,你的身體每天都會自動 「吃屎」!接著口臭、潰瘍和腸道功能紊亂等毛病就來了。

當腸內環境惡化,就會引發便秘、腹瀉等排便異常的癥狀。腸道具有分解、排泄有害物質或致癌物質的作用,所以當腸內環境受到破壞時,就會提高致癌的風險。

* 可以根據糞便的狀態判斷是否便秘

正常情況下,從進食後到形成糞便一般要1~2天,排便的間隔是通常情況下1~2天。當然,排便的次數和習慣因人不同,一般每日1次,早飯後排便。也有人3~5日或更長排1次,只要大便的形狀是正常的,不乾不燥,不會感到排便困難,都是正常排便。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沒有人天生便秘。若不重視早期的輕度便秘,就很有可能導致頑固性便秘。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均與生活中長期的不良習慣有關。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無論男女腸道運動都會下降,排便力也同時衰弱。有份研究報告用X線檢查老年人的腸道,了解糞便推進的時間,結果發現糞便在容易滯留的乙狀結腸或直腸內停留的時間最久。

另外,大腸壁的黏膜和肌肉層也會因年齡的增加逐漸萎縮。大腸壁的彈性到了30歲時就會開始衰退,尤其是與排便密切相關的直腸和降結腸,彈性都會有減弱的傾向。

飲食不平衡:當食物進入到胃後,大腦接受這個信號,會促使腸道蠕動。每天早上是腸道蠕動最強烈的時候,這段時間發生的蠕動稱為「大蠕動」,因此早上起床後,吃早餐非常重要。

當下很多年輕人為了瘦身或沒時間,乾脆放棄吃早餐,腸道運動就自然減弱。並且,進食量少,攝取的食物纖維不足,也會導致腸道運動減弱。據調查,不均衡的飲食也是導致很多年輕人便秘的主要原因。

生活不規律:如果生活作息無常,排便當然也會變得不順暢。健康的腸道1分鐘蠕動4~5次,即使進入睡眠狀態,體內還會分泌名為「促胃動素」(motilin)的激素,讓腸道持續運動。腸道自然將糞便送往肛門的功能,則與自主神經密切有關。

自主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當兩者處於平衡狀態時,身體就會很健康。可一旦打亂了生活作息,或是情緒亢奮,都會讓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干擾自主神經的作用,使腸道運動減弱,排便力下降。

過度緊張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外出旅行時會出現短暫便秘。這是因為生活規律和生活環境改變而產生的緊張情緒。把這種情況稱為「腸應激障礙」。

這會導致自主神經中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使腸道運動受到抑製,引起便秘。此外,人際關係和工作中的壓力,都會引起精神緊張,使腸道運動減弱。

運動過少:生病或受傷而長期臥床的人很容易有便秘。然而,一旦開始運動,便秘的癥狀就會得到改善。因此,運動不足也是導致腸蠕動以及與排便相關的肌肉功能、彈性減退的原因。

藥物的不良反應:患有特定疾病的人,因為要服用相應藥物,也會導致便秘。最常導致便秘的是甲狀腺疾病,抗抑鬱葯等藥物服用不當,也會引起便秘。

培養排便力第一步:改善飲食

對瀉藥還沒產生依賴性的輕度或重度便秘者,大部分都能自愈。只要你保持健康飲食,每日攝入有助於腸道運動的營養素等,就可以輕鬆擺脫便秘!

培養並提高排便力,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可以嘗試腸道食療的方法,多吃提高排便力的食物,就能提高腸功能,治療便秘。以下是腸道食療必需的7種食物及營養素:

引起腸反射的水

有人說,早上醒來,在空腹狀態下立刻喝一杯冰水使胃受到刺激,進而向大腸發出「請開始蠕動」的信號。

事實上通過大腸內鏡的觀察發現,多數人的升結腸(離肛門1.5米,後接盲腸)接觸到4℃以下的冰水時,會開始急速蠕動。而我們飲食中攝入的水分,有一部分會送到大腸,被糞便吸收。因此,為了軟化糞便,必須攝入足夠的水。

增加糞便體積和軟化糞便的食物纖維

食物纖維可增加糞便的體積,軟化糞便,可改善便秘,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入25克以上的食物纖維。

食物纖維分為不溶性食物纖維和水溶性食物纖維。不溶性食物纖維,如纖維素等,像萵苣、捲心菜等就含有大量的不溶性食物纖維;可溶於水的食物纖維,如果膠等,海帶、昆布等海藻類及蘋果等成熟果實中,就含有大量的水溶性食物纖維。

想提高排便力,就必須均衡攝取這兩種食物纖維。很多人常常會吃生菜沙拉類的食物,以攝入大量的不溶性食物纖維。然而,這樣並不能補充足夠的水分,有可能還會使糞便乾硬。

改善腸內細菌平衡的乳酸菌

乳酸菌指的就是分解糖分、產生乳酸的細菌。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或乳酸菌飲料、韓國泡菜、豆醬等發酵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乳酸菌可改善腸道內的細菌平衡,調節身體狀況,是作為有益菌在腸道內發揮作用,消除便秘。調節腸道功能藥物大多是乳酸菌製劑,對腹瀉和便秘都很有用。

刺激小腸的橄欖油

很早以前,人們就已經發現橄欖油對便秘有一定的療效。其秘密就在於橄欖油含有豐富的油酸甘油酯酸(脂肪酸)。100毫升的橄欖油中含有94毫克的脂肪酸,但其中酸油柑油脂酸就佔了75%,亞油酸10.4%,和其他種類的油相比,含有更多的油酸甘油酯酸。

美國學者米凱爾·菲爾德曾做過一項橄欖油的實驗。研究表明:短時間內,含有油酸甘油酯酸的橄欖油很難被小腸吸收。但若多攝入一些,小腸便會受到刺激,達到排便順暢的效果。

腸內乳酸桿菌的食物「寡糖」

寡糖又稱低聚糖。一些低聚糖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洋蔥、蘆筍、牛蒡中含量較高,多數低聚糖只有部分會被吸收,而不被分解的那部分進入大腸後,就成為乳酸桿菌(腸內的有益菌)的食物,會起到增殖作用,對調整腸道狀況非常有效。

增強腸道功能的鎂

鎂是礦物質的一種,有增強腸道功能的作用。口服的鎂,25%~60%會被人體吸收,沒被吸收的部分會隨水分一起軟化糞便。此外,鎂也是促進脂肪燃燒等體內化學變化的重要酶。曾經在日本引發熱潮可有效消除便秘和減重的鹽滷水中,也含有大量的鎂。

促進腸道蠕動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維生素C在腸內分解後產生的氣體能促進腸道蠕動。事實證明,大量攝入維生素C不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也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

培養排便力第二步:腸胃按摩法

中醫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營養調攝、水谷運化,全都要靠脾胃來進行。宋朝醫家李東垣的《脾胃論》中說:「真氣又名元氣,非胃氣不能滋之。」腸胃運動不暢,容易影響排便力,引起便秘。找到以下幾個穴位,就可以自己緩解胃腸部不適,緩解便秘了。

【下肢穴】

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經脖子、胸、腹至足尖,主管腸胃等消化系統。

足三裡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四橫指處,脛骨前緣

方法:按壓6秒,重複10次

還能改善:腹瀉、心悸、失眠、虛癆證等

指法:6秒

上巨虛

位置:足三裡穴下四橫指處

方法:按壓6秒,重複10次

還能改善:腹瀉、便秘、消化不良、下肢痿痹等

指法:6秒

下巨虛

位置:上巨虛穴下四橫指處

方法:按壓6秒,重複10次

還能改善:腸鳴、腹痛、消化不良、下肢痿痹等

指法:6秒

【上肢穴】

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經脅下、手臂至指端。

四縫穴

位置:手心朝上,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近手掌指關節橫紋的中點,一手4穴,左右共8穴

方法:先用指甲分別掐四指穴位5~7次,再把四指併攏,從食指推向小指

還能改善:腹瀉、氣喘、咳嗽等

指法:5次

內關穴

位置: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中點以上三指處

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1~3分鐘,每日2次

還能改善:胃痛、呃逆、胸悶、失眠等

指法:2次

勞宮穴

位置: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方法:用拇指按壓1~3分鐘,每日2次

還能改善:食欲不振、呃逆、口瘡等

指法:2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