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腦卒中是「耐心病」 康復訓練需量力而行

撰文丨記者 王嘉譯

《2017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為1242萬,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存活人群中70%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給家庭、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循證醫學證實,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

康復治療讓大腦功能重新組合

大腦功能有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是具有學習功能。每個人不是一生下來什麼都會,正常人剛出生時大腦本沒有太大的區別,隨著不斷學習,一批批工程師、科學家、音樂家、畫家得以出現。

然而得了腦卒中以後,大腦相應的區域遭到了破壞,後天學到的能力就會被「丟掉」,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等。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康復醫學部主任郭鋼花教授表示,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大腦不是所有的腦細胞都在工作,還有一些腦細胞是處於休息狀態的。當工作的腦細胞受到損害時,康復訓練就起到把休息的腦細胞調動起來,代替損傷的腦細胞正常工作的作用。換句話說,康復訓練,就是讓這些病人能夠重新學會走路、吃飯、說話以及思考等能力。

病情穩定後即可介入康復治療

一直以來,對腦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大多注重藥物治療,而忽視了康復治療,往往會錯過康復的最佳時機。儘管患者的生命得以保全,卻造成了嚴重殘疾,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等後果。

關於康復治療介入的最佳時機,郭鋼花表示,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綜合醫院相關科室後,應立即給予全面的身體狀況評估,成立由多學科組成的腦卒中康復治療小組。

「接受急性期溶栓等藥物治療48~72小時後,急性期腦卒中患者的病情逐步穩定,即生命體征(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穩定,癥狀體征不再進展。此時,康復治療便可以介入了。」郭鋼花說,康復治療從病床上就可以開始了,而不是人們誤以為的「救命最要緊,康復不著急」。腦卒中的早期康復,能夠預防併發症,最大限度地減輕障礙和改善功能。

《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中提到:「對於腦卒中輕、中度的患者,在發病24小時後可以進行床邊康復、早期離床期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必要時在監護條件下進行。」

治療2~3周後,進入恢復期,需要轉入醫院康復科或專業的康復治療機構進行治療。「對於那些發病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從未接受過康復治療的病人來說,仍然具有康復醫學治療的價值。」郭鋼花說。

腦卒中患者正在進行跪位平衡訓練

腦卒中康復,拒絕「超保護」

原國家衛生部頒布的《「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提出,探索建立分層級、分階段康復的有效模式。三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以疾病急性期患者為主,立足開展早期康復治療,及時下轉患者,並承擔人才培養(培訓)任務;康復醫院以疾病穩定期患者為主,提供專科化、專業化康復服務;基層醫療機構以疾病恢復期患者為主,為患者提供專業康復醫學指導。

不管在哪個階段,都離不開病人家屬的協助。但是,有不少病人家屬總是把握不了「度」,想事事都替病人完成,即使病人完全有能力獨立去做。這種「超保護」行為往往不利於病人各項功能的恢復。郭鋼花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病人家屬根據康復治療師布置的任務,鼓勵病人能做的都盡量自己去做,尤其是有問題的部位,要強迫病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才能將康復訓練和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過度關心,還有一些病人家屬對康復訓練不認可,認為病人出院後在家練習即可,於是便出現了這樣的畫面:病人的胳膊被家裡人架起,前面兩個人在病人的腳上綁著繩子拉著他往前走,認為這樣便是在進行步行訓練。

郭鋼花解釋,步行訓練是需要基礎的,只有這個病人不用人扶著,完全能夠獨立站立,並且通過適當力度的推動能夠不跌倒,才可以進行步行訓練。如果是好幾個人架著,病人東倒西歪而且不會邁步,這樣做除了增加病人關節、肌肉的損傷之外,起不到任何康復訓練的作用,康復訓練不是想當然的事情。

矯形器具支持下的步行訓練

另外,還有一些家屬在早期幫助病人穿、脫衣服時用力過猛,對病人的肩關節保護不到位,從而導致病人的肩部損傷,出現疼痛,這對於功能的恢復也十分不利。

康復訓練看似簡單,但是那些丟掉的功能需要經過千百次訓練才可以再次獲得,而在恢復期到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科學訓練才是恢復功能的關鍵。

主動參與、積極配合

腦卒中康復是個「持久戰」

很多病人家屬十分關心康復治療一個療程需要多長時間,郭鋼花表示,康復治療與其他常規的臨床治療不同,它是不分療程的。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以及不同的康復階段,康復治療師會為其制定近期、遠期目標。比如一個人既不會吃飯也不會動,那他的近期目標就是改善吞咽功能,遠期目標就是恢復運動功能。因此,達到不同目標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康復治療是一個「治療-評價-再治療-再評價」的過程,在治療前會對病人的各項功能進行評估,如肢體功能、吞咽功能、言語功能、認知功能等,根據評估結果科學地制定康復訓練的方法。常見的康復治療方法有: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吞咽治療及心理疏導等。

經過1~2周的訓練,康復治療師會對病人的功能恢復情況進行再次評估,確認訓練方案是否有效,及時對下一步的訓練方案做出調整。

腦卒中病人正在進行減重步行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病人的自信心以及康復慾望對於康復治療的預後尤為重要。郭鋼花表示,不少人認為康復治療就是傳統的按摩、推拿,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治療方式,治療原則也有所不同。

傳統的按摩、推拿是病人在一種被動狀態下接受的治療,康復治療則是病人主動、積極參與,並且要認真感受不同階段康復治療帶來的不同感覺。即便是病人不能動,他也要全神貫注地去體會康復治療師給他輸入的正確的運動模式,這樣才能在大腦中重新建立一個正確的指揮系統。

郭鋼花說,一個自暴自棄、注意力不集中、態度消極的病人,治療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此外,病人家屬也要幫助、鼓勵病人樹立治療的信心。

版權聲明

大河健康報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健 康 呵 護

專業|專註|大愛|責任

統籌:於素文

編輯:宋崑崙

實習編輯:劉廣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