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農業成歐美貿易談判雷區,雙方為何僵持不下?

記者 聶琳

歐盟成員國部長會議當地時間4月15日同意歐盟本周四開始正式啟動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談判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削減工業品關稅,二是從技術上使美國和歐盟的企業更容易符合對方的要求。而農產品並不在談判範圍。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com的報導,川普對此非常不滿。他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場活動上回應說:“他們幾乎不進口我們的農產品,但他們卻賣給我們奔馳,他們可以在我們國家出售任何他們希望出售的東西,包括他們的農產品,這是不公平的。”

實際上,早在去年7月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與川普會談時,雙方就對是否將農業納入談判各持己見。川普堅持所有的農產品都應該成為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但歐盟方面拒絕了這樣的要求。

從外媒報導來看,美國和歐洲在農業貿易上的爭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美國不滿歐盟對其農業部門的大額補貼,尤其是以關稅為代表的貿易保護政策。世界貿易組織(WTO)數據顯示,2017年,歐盟對進口農產品實施的最惠國待遇平均關稅稅率為10.8%,而美國僅為5.3%。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崇泉4月15日在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多邊貿易體制與中美貿易協議的互相影響”圓桌會上表示,事實上,與發展中國家相比,美歐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對本國農業部門的補貼相當大。他指出,美國對其農業部門的補貼約是印度的200倍,歐盟約為印度的70倍。崇泉還稱,在未來WTO改革談判中,農業問題將成為最主要的問題之一。

另外一個爭論點是食品安全問題。歐洲的農民和消費者普遍認為,美國產品比歐洲產品含有更多的殺蟲劑、激素或人工成分,他們擔心向美國農產品擴大開放後,美國的轉基因食品將大量湧入歐洲。

此外,雙方在保護香檳、蘇格蘭威士忌和帕爾馬火腿等重要品牌的歐洲地理標記上也存在分歧。歐美在進入彼此政府採購市場方面也未能取得突破,歐盟在這一領域的地位歷來非常強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經濟因素,農業問題還常常與政治掛鉤。在歐洲,尤其是法國,農民是一個強大而激進的選民群體,在選舉等政治問題上的影響不可小覷,這可能也是法國這次對歐美貿易談判投反對票的原因之一。法國是歐洲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也是歐盟補貼的最大受益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國內實施的經濟改革一定程度上已經引發法國農民的不滿。

由於美國貿易逆差連年擴大,川普自上台以來便將削減貿易逆差作為主要任務。歐盟是美國主要的貿易逆差來源國之一,因此也成為了川普的目標。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對歐盟貨物貿易逆差達到近1693億美元(未經季節調整),較2017年擴大了約180億美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