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鴉片戰爭中,是什麽讓清政府拿香港換回了這座城?

文/東海遺珠

舟山作為海島,其命運與海貿乃至古代中國的氣運一致:秦漢的原初質樸,唐宋的如日中天,明清的潰爛敗落。雖然如此,到了清朝,舟山因為其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仍然受到重視,鴉片戰爭中清廷甚至打算拿香港來交換被英軍佔據的舟山。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東海之濱,千島錯落,萬裡洋場,八方輻輳。

舟山群島,中國第一大群島,位於浙江東北部,地處長三角出海口要衝,西北方虎窺杭州灣,正東方雄臨太平洋,長江、錢塘江以及甬江之水奔瀉於此,通北運南,四方八達。

明清之前,舟山都是中國對外重要的貿易樞紐與轉運站基地,是中外文化交流與碰撞的跳板,此後卻因海禁逐漸沒落。近年來,舟山挾新區之風揚帆前行,但仍然與一線城市相去甚遠,振興使命仍在路上。

擁有1390多個島嶼的舟山群島

史前航路的勃發

1

距今約2萬年前,當時整個亞洲東海大陸架仍出於海面之上,舊石器時代的先民可以循著陸路相互往來,舟山一帶早期的先民便扎根於此,但隨著地質運動,海平面逐漸上升,原本一體的大陸架又為海水相隔離開,舟山群島因此逐漸形成。

在交通不甚便利的上古時代,舟山偏安東海一隅,與大陸文化交流甚少,更是遠離中文文化區。根據考古發掘,舟山的島群文化與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同出一系。

舟山早期的先民起於吳越之地,並與現在的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一帶的早期文化相互影響,從在杭州蕭山發現的船塢遺址中得證:早在幾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有足夠的船舶打造工藝支持他們在近海開展生產活動,更可以進行移民遷徙繁衍。

從在舟山市定海馬嶴古文化遺址群中發掘的石斧、陶器等證據證明,早在五千年前,舟山上的原始住民擁有著相對發達的農耕漁捕的生活特徵,且擁有了大規模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能力,漁業不單是舟山當時唯一的支柱產業。

馬嶴土墩文化中出土的陶罐上殘存有六千年前的稻穀遺跡,毛昭晰、福永光司等一批日中學者實地考察後指出:日本彌生時期的稻作文化,與舟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中國大陸的古文化是以舟山作為跳板向四方進行傳播。

舟山市岱山縣孫家山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

但由於缺少足夠的文字記載,有唐之前的舟山歷史以口述相傳較多,內容也極為豐富多類,雖不可一概置信,但也可窺知一二:由於舟山遠離大陸,江浙沿海的古夷將其想象成神仙居所,蓬萊仙境,佛留之所。

早在春秋時代,舟山地區隸屬於越國的統治轄區內,《左傳》中記載:

哀公二十二年夏四月,邾隱公自齊奔越,曰:“吳為無道,執父立子。”越人歸之,大子革奔越。

冬十一月丁卯,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縊。越人以歸。

吳越鏖戰,勾踐臥薪嘗膽再複榮光,便請吳王客居甬東,這裡的甬東便是對舟山的稱呼,同時左傳杜預注也稱之為“會稽郡句章縣東海中洲也”。

之後,“海中洲”便成了舟山的一個代名詞(現在舟山有名的老牌海中洲飯店也取名於此)。戰國時代舟山成為了楚國的屬地,但遠離楚都郢的緣故,舟山的文化發展更多地與吳越之地相聯繫。

秦時,舟山隸屬會稽郡,仍以漁捕產鹽為主業,不過春秋戰國紛爭方息,這塊與世隔絕的土地成了諸多隱逸人士、甚至沒落部族的遷徙之地。因秦始皇嬴政追求長生不老的傳統愛好,倒給舟山留下了幾個耳熟能詳的人物:東渡求藥的徐福,以及傲嬌任性的安期生。

相傳,秦皇派遣徐福東渡求長生不老藥途徑舟山岱山島,而岱山又名蓬萊島,可徐福第二次東渡不歸,有野史稱徐福成功東渡到了日本,並給日本帶去了醫藥和農耕技術。

至於另一個秦代方士代表安期生,據皇甫謐《高士傳》記載:其與秦皇相語三日有余,後棄所贈金璧並留書於始皇,約數年後求於蓬萊山。現舟山桃花島安期峰(舟山第一高峰)便為當年安期生煉丹修身之處,這裡的桃花島也是金庸筆下大名鼎鼎黃藥師的寄身之所。

兩漢、三國、晉至隋,舟山始終為會稽郡東北一隅,但隨著海上貿易路線的不斷外拓與發展,舟山對外交流與貿易轉運站也日益繁盛,從舟山朱家尖島的文物發掘中得到的古代錢幣種類十分繁多,說明舟山當時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定水準,脫離了原始的物物相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如今從舟山東港通往城北的路上有座紀念韓國孝女沈清(原名元紅莊)所建的別院——沈院,源於晉時在韓國從商的商人沈國公被其賣身侍父的孝心所感,將其買下並賜名。這從另一角度說明當時舟山與亞洲東海其他國家的貿易日益緊密,商品經濟日益蓬勃。

另外,伴隨著舟山特殊的歷史起源,其依舊是一眾方士、閑逸之人所寄情的地方,東晉著名的道家仙翁葛洪,曾在如今舟山定海伏龍庵煉丹求道,並於深山腳下留所用銅鼎遺物,遂人稱其為“葛仙翁”,即後世唐代翁山縣的由來。

從舟山發掘出的錢財貨幣

唐宋盛世的東海明珠

2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廢會稽郡,置設句章縣,納鄞、鄮、余姚三縣三地,後舟山分為鄞州一部(現寧波仍有鄞州地名留存)。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於舟山始設翁山縣,並任命王叔通為第一任縣令,從此舟山才有了真正文字記載的歷史(翁姓人在舟山分布較廣,在舟山普陀塘頭地區集中程度較高)。

鄮縣區域位置

唐代,舟山作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跳板作用日益凸顯,在如今普陀山島與朱家尖島之間的蓮花洋上有一處“新羅礁”,是當初新羅商人往來舟山貿易卻常在此時擱淺或觸礁而得名。

同時,伴隨唐朝佛教文化的輸出,日本遣唐使也開始踏足這片土地,鑒真東渡曾三次途徑舟山,並最後穿過嵊泗列島到達扶桑。而從日本來的送供使慧鍔,跋涉而至將天皇之妻親自縫製的袈裟供養到五台山上,並請求將觀音像請去日本供養,得準後即從今寧波出發行至新羅礁時不幸觸礁,殘船隨洋漂流至普陀山,因東渡回日路途不順,隨船人員便將觀音像留於普陀山供養,即成了後世的不肯去觀音廟。

因此,文化的交融使得舟山自古就為現今東亞三國的紐帶之所。

普陀山不肯去觀音廟

對面就是形似人倒地仰躺的洛迦山島

但到唐大歷六年(公元771年),臨海人袁晁聚眾而起,攻地掠縣,連下數城,長江浙東諸多州縣皆沒,並同時一舉佔領翁山縣,唐代宗因此廢止翁山縣之名,並入鄮縣,此後舟山因遠離長安政治中心,一時並無正統的官方名稱,而被稱為“鄞州地”。

經歷了五代之亂,五代吳越國國主錢鏐勵精圖治,保民一方,於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將舟山所屬的鄮縣改為鄞縣,並大舉實行鹽治漁種,延續早在先秦時期就初具規模的海上貿易樞紐與航海轉運站能力,進一步構建內達國內各割據勢力,外輻東西洋諸國的海上絲綢之路。

錢鏐在如今岑港泊口建立轉運站基地,促使萬國來易,“南北舟舶輻輳於此”,並敕書公告諸來往船隊需在舟山站潮放洋,使得舟山在五代遠離中原的兵荒馬亂,成為江南天堂的後花園。

舟山與周邊地區的往來貿易路線

直至趙宋黃袍加身,舟山也迎來了其蓬勃發展的第二春,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當時的鄞縣縣令,大名鼎鼎的變法代表王安石啟奏上表,表達想在舟山一地重新開縣立志,因舟山“東控日本,北接登萊,南連甌閩,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能以昌壯國勢”,遂命為“昌國縣”,轄富都鄉、安期鄉、蓬萊鄉三鄉,隨後納金塘鄉於內,加緊了與寧波之間的關係。

由於唐代之時便已設立市舶司機構,宋朝繼續發揚光大,頗有現代海關之風,北宋鹹平二年,設立的明州(現寧波)市舶司正式“掛牌上市”,並以舟山為要衝,全面貫徹船舶登記管理、出入境貨物“驗身造冊”、海上往來巡檢等政策。當時的舟山可以稱得上是“土財主”,昌國縣還斥重金打造儀仗隊“廣告牌”,往來歡迎外國船隊來宋為商。

據記載,在北宋末年的五十餘年間,從寧波舟山起航奔至高麗、日本的船舶將近二百多餘班,在當時船舶航海技術並不發達的時代,真是一個可歌可泣的“下海”歷史。

同時宋朝繼續五代以來所實施的鹽場開發,完善蘆花、高亭等地的設施建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北宋著名詞人,柳三變柳永,也曾擔任曉峰鹽場的監官,並留下耳熟能詳的“煮海歌”: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輪征。

……

甲兵淨洗征輪輟,君有餘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

可風雲變化,靖康之變高宗南遷,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高宗趙構為了避敵鋒芒,一路南下而至昌國縣,轉輾至溫州,最後於杭州臨安建立行在。

雖然國家幅員縮減,北方故土難以光複,但與南北朝時期衣冠南渡類似,大量中原的先進思想文化、技術以及財源政策奔瀉於此,促使舟山人口開始激增,進一步開放貿易,經濟欣榮,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活脫脫江南小天堂。有宋一代整整三百餘年,舟山昌國縣題榜進士三十餘名,僅一人出自北宋時期,其余均出自南宋。

當時舟山號稱有三大書院,為首的是紹定三年參知政事余天錫設立的虹橋書院,其後是嘉熙四年應繇創立的翁洲書院,最後是鹹淳五年魏榘建立的岱山書院,一時文化詩語交相輝映,好學之風彌漫於內。

文化的繁榮進一步滋生了經濟輸出的土壤,據保存完好的《昌國縣境圖》所繪:各港、浦、院、司標注一清,同時周邊島嶼、航線羅列一致,甚至與高麗的洋界線也可一覽無余。並且其中諸多鹽場、酒肆、駐軍、寨所也一一分明,進一步驗證了“海中之巨障,能昌壯國勢”的地理寫照。

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昌國縣津渡篇》中記載:“舟山渡、去縣南五裡、趨城由此處,山形如舟,故名”。至此之後,“遠看山如舟,近看舟似山”之意,即為舟山一名的最初由來。

昌國縣縣域圖

大航海時代下的宿命

3

15世紀末開始,全球大航海時代揚帆前行,但舟山卻開始步入下坡路。至明清兩朝,舟山因為惡毒的“海禁”兩次廢縣遷民,無複舊觀。

第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海禁”開始,四十餘個居住島嶼上的居民內遷,恍如昨日榮光幻化成南柯一夢,昌國縣地名也被撤銷,僅遺留逃亡的殘民據存一隅,在現在舟山六橫島的雙嶼港開埠經營,繼續未竟的海上事業。

壟斷性的貿易總是催生龐大的利益鏈條,孤零在外的島上勇民們成為了中國第一代的民間海商,舟山也開始有了往後常稱的“小香港”美譽。

海禁的嚴令最終促使明軍在嘉靖二十七年踏平了最後的樂土,海商們為了謀生,遂淪落為海盜。嘉靖時期日演愈烈的倭寇之禍肇始於此,以王直為首的海盜集團扎根於日本平戶津,在每年風向和調時侵擾浙江福建沿海,舟山也不能幸免於難。

第二次是廢縣移民發生在在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由於清兵早在1644年已入關,南明在江南一隅以魯王朱以海為領導舉兵抗清,並與福建廈門的國姓爺鄭成功遙相呼應,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最終在順治八年,舟山城陷防破,軍民幾萬餘人魂歸大海,但當時台灣尚被荷蘭人佔據,大將軍伊爾庫德上表言奏舟山實難堅守,遂遷民於內。

早在元代末期,便已有以“舟山”為群島統稱的叫法,但真正成為一方地名還是因海禁導致的,時浙直總督胡宗憲在給嘉靖皇帝的奏表中已稱“舟山”地大環海,可為海防之基。但隨著清朝一統天下,時任浙江巡撫的趙士麟上表複縣,康熙皇帝認為舟山“山名為舟,則動而不靜”,遂賜為“定海山”,定海的稱號也延續到現在,即舟山的定海區。

直至近代,舟山一直以定海山的叫法於世,但其早就褪去了往日自由貿易經濟繁盛的榮光,在近代中國的大變局中踽踽而行。

早在鴉片戰爭開始之前,英國就開始謀求開埠舟山為自由港,在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後的幾十年,舟山洋面上就開始出現來往的英國商船,為了便於統轄,清政府廢除了設立已久的市舶司制度,正式頒旨成立海關制度,浙江一帶以浙海關(寧波)為中心,外國從商者與海關的文書交遞便在舟山進行,頗為形象的“紅毛館”就是設立為接待之用,但這貿易的繁華僅持續了半個世紀,清政府再次實行海禁與一口通商政策。

早在馬戛爾尼訪華的時候,他就垂涎舟山的土地,但因乾隆帝的一句“天朝尺土,縱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而悻悻而歸。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當時駐守定海的三總兵,葛雲飛、王錫鵬以及鄭國鴻戰死(現在的定海竹山公園仍有其紀念堂),舟山遂被英軍佔據。

在《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應允開放中國最初的5個通商口岸,並得到英國在收到所有賠款之後便退還舟山的承諾,但直到1846年英軍才遷出舟山,並仍把舟山視作自己的轄土與對華貿易基地。此時的舟山成為了中西文明交流與衝突中的橋頭堡。

位於定海竹山公園的定海三總兵塑像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還頗有一段趣事,即《穿鼻草約》,這個草約的獨特之處在於是均不受到中英兩國的認可,但卻與舟山的命運息息相關。

當初英軍攻佔廣州後沿東南海防線直往天津進發,並成功攻佔舟山,當清軍形勢急轉直下之時,清政府派遣琦善與英方義律在廣州進行談判,並擬定了《穿鼻草約》與《退還舟山草約》:商定用香港換回舟山群島。

但這兩個條約均無明文規定,英方在一邊與清方斡旋談約,卻另一邊隨即發兵香港,英軍於1841年2月24日撤離舟山,全力南下香港,舟山之圍遂解。

民國元年,定海山設為縣城。1953年設立為專區,改定海山為定海、普陀以及岱山三縣。1958年,成立舟山縣,1987年,舟山撤地建市。

2009年12月25日,舟山跨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從此舟山不再孤零於大陸之外,從寧波駕車到舟山也僅需一個多小時。2011年,舟山群島改為國家級新區並寫入十二五規劃。

舟山跨海大橋

舟山坐擁獨特的地理景觀,豐富的旅遊資源:沒法吐槽的舟山空氣,世界三大漁港的沈家門漁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國際沙雕的推崇地朱家尖、金庸筆下傲然於世的桃花島、“後會無期”的東極島,讚不絕口琳琅滿目的舟山海鮮……

如果是一個吃貨來到舟山,絕對眼花繚亂,如果是一個驢友來到舟山,絕對盡興而歸,舟山的好想必只有來過的人才知道,作為“舟山土著”,可能每時每刻都在吐槽它的“狹小”,可一旦出門在外,心裡卻是愛得深沉。

歷史的沉沉浮浮造就了舟山人民獨特的人文氣息,諸如歷經彌久的蘭秀幫海洋文化,舟山歷來人才輩出。如今的舟山雖風頭不再,但仍等待著時機,“鼎好闕”的海鮮,“透刮似西”的空氣,千里洋場,萬裡碧空,如今正敞開懷抱,迎接八方俊才。

世界三大漁港之一的沈家門漁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