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關中國企業進行新的美國農產品採購,什麽意思?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進口商已經啟動對美國農產品新的購買事宜,相關進口企業正在對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詢價。這是中美近來為落實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重啟經貿磋商而互釋善意的一部分。

大阪峰會後,美方對110項中國輸美工業品豁免加征關稅,並且推動向華為等中國企業繼續供貨,這些被認為是美方緩和兩國緊繃經貿形勢的一個姿態。18日,劉鶴應約與萊特希澤、姆努欽通電話,就落實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及下一步磋商交換了意見。

貿易戰給中美經濟都造成了損失,使兩國購買對方商品的正常貿易行為陷入混亂,這次中國進口企業詢價的美國大豆、棉花、豬肉、高粱等都是中國需要的產品,它們原本都應處在中國對美採購單上。前段時間中國為了反製美方的不公平做法而停止採購這些美國農產品,轉向從其他國家採購。中方在什麽時間、多大規模上恢復採購,要由兩國經貿形勢的變化來決定。

自去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采取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穩健策略,堅決反製了美方的加稅行動,建立起我們堅決維護國家利益、決不做無原則妥協的可信形象,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欽佩。同時中方始終把磋商的大門打開,保持著對局勢發展的影響和塑造能力。

美國需要中國的市場,貿易戰打成什麽樣,這個事實都藏不住。市場龐大是中國力量的重要來源。運用好市場這個杠杆,則是中國智慧的體現。

客觀而言,美國是貿易戰的主動發起方,它的手段和工具更多,優勢更明顯。但是這一年多時間裡,中國的應對有聲有色,顯示了我方撐得住、耗得起、進退有據的實力基礎和策略水準。另外中國社會總的來說表現出高度團結,這增加了我方態度的威懾力。

貿易戰之初,一些人懷疑中方無法將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工具化,認為中國市場已經形成對美國高質量農產品的依賴。然而事實證明,中方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變成了高度靈活的過程,這個過程對美方產生的實際影響要遠大於對中國市場的副作用。美方經濟和政治上都形成了對農產品問題的聚焦。

這次對美國農產品採購的放鬆同時起到推動中美經貿談判、更好滿足中國市場的兩個效果。這是中國長期有條不紊、協調規劃各項措施的結果。中美經貿博弈看來還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把手中的各項工具朝著作用最大化的方向運用,使它們有效服務於中國的國家利益。

現在中美雙方都越來越清楚了,兩國貿易戰出現一方徹底壓倒另一方意志的結局完全不可能。貿易戰長久拖下去只能是雙輸的彼此消耗。要結束貿易戰,雙方只能相向而行,爭取形成善意互動,消化、打破業已形成的嚴重僵局。

中美元首大阪會晤的共識為兩國走出貿易戰再次樹立了目標,現在雙方互釋善意信號已經開始,兩方磋商團隊的牽頭人也已兩次通話,面對面的談判即將開始。我們希望這一進程能夠形成建設性的勢頭,而且不乏後勁,讓兩國元首的共識一步步結出現實的成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