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誤以為的」小問題「造成了2歲女童卵巢發黑、缺血壞死。

新生寶寶的出現是不是給爸媽們的生活帶來了滿滿的幸福呢?寶寶是上天最好的恩賜,所以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對寶寶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儘管孩子的手術已經過去了,但是田女士仍然沒有從沉痛與後悔之中緩解過來。

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田女士一臉傷心的說:「都是我的錯,原以為是小毛病,沒想到後果竟這麼嚴重。」

原來霖霖從出生起腹溝處就有小包塊,不過家裡人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沒把這回事放在心上。

直到孩子2歲,霖霖便時不時的哭鬧、還嘔吐不止,以為孩子只是腸胃問題就給孩子餵了點葯,可是兩天了病情沒有得到好轉還愈加嚴重了。

田女士方覺得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立即帶孩子上醫院檢查,可當看到醫生的檢查結果後,田女士整個人都蒙了。

超音波結果顯示:霖霖腹股溝處有疝氣,而右側卵巢和輸卵管牢牢卡在這個「疝囊口袋裡」動彈不得。由於被卡時間過長,卵巢及輸卵管已發黑、缺血壞死。醫生表示,只能切除否則會造成腹腔感染。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處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疝氣就猶如孩子身上的定時炸彈,一旦病情延誤,後果不堪設想。

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在兒童中腹股溝斜疝的發生率約為 3-7%。男孩子多發,男女比例為 5:1。疝氣平常可能沒有癥狀,但腹部用力(例如哭鬧、解便、奔跑等)時腹股溝或陰囊會鼓出軟軟的一團,一般不會疼痛。女孩子的疝氣較男孩子不明顯,僅僅是在用腹壓時,腹股溝處有一個小包,所以常被忽略。

疝氣是每個年齡段都可能發生的疾病,為了更好的預防疝氣發生,我們必須知道疝氣的早期徵兆是什麼樣的:

1、疝氣一般發生在腹股溝處,表現為一個腫塊,有時可以墜入陰囊,平臥時會回納腹腔。

2、寶寶的腹股溝部位可以看到包塊,比較大的突起可能還會蔓延到男寶寶的陰囊或女寶寶的陰唇附近。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寶寶大聲哭喊、用力奔跑活動或者用力排便的時候。不過如果讓寶寶躺下或者用手按一下的話,腫塊就沒有了。

3、患疝氣的較多為男孩,但女孩也會發生疝氣。對女孩的疝氣更要提高警惕,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小兒疝氣的誘因:

1、小孩有慢性咳嗽、排便費力、長時間的劇烈哭吵等情況存在,使得腹腔內壓力異常增加而將臟器擠入鞘狀突,導致疝氣發生。

2、腹股溝部的肌肉和腱膜組織薄弱,起屏障作用的力量不夠,腹腔內臟器容易進入鞘狀突發生疝氣。

上述兩個誘因,也是後天性疝氣發生的原因。女孩疝氣發病原因跟男孩差不多,其鞘狀突是隨子宮圓韌帶突出至腹股溝管,應當在胎兒6個月左右就閉了。

如何預防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是先天發育異常導致,故很難有效預防,避免早產和低體重兒能夠降低其發病率。出生後避免其他疾病引起的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內壓增高的情況也有助於降低發病率。

小編提醒:疝氣不能自愈,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手段了。由於疝氣最大的風險在於嵌頓,而疝氣嵌頓的後果又較為嚴重,所以小兒疝氣應及早進行治療。寶寶最好在半歲左右進行疝氣手術。「小孩太小,對操作的醫生要求也會更高,麻醉風險也相對較大;但如果手術拖得太長時間,也就增加了疝氣嵌頓的風險。小孩在半歲左右,還不太懂事,對手術也不會產生恐懼和記憶,所以這個時期最適合給寶寶做疝氣手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