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工時代向工業時代過渡,《水滸傳》橫空出世

號脈影像經絡,洞悉娛樂風潮

>>>電視劇60講

>>>第58集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下為文稿: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電視劇60講,我是主講人李星文。

這一期,我們聊一聊楊爭光、冉平編劇,張紹林執導的《水滸傳》。43集的《水滸傳》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的最後一部四大名著劇,比其他三部在各方面都更成熟。它從1994年4月籌拍,到1997年3月關機,到播出已歷時3年8個月。

讓《三國演義》難堪的“武戲文唱”,在《水滸傳》裡得到了徹底修正。香港動作導演名家袁氏兄弟加盟,《水滸傳》擁有了內地電視劇中最精彩的武打場面。袁和平的事業也就此峰回路轉。

如果說有一點遺憾,就是評書、小說中熱鬧的馬戰仍然沒能完全解決,經常是一個照面以後,就有一方被打落馬下,另一方追下來在地上纏鬥。好在《水滸傳》的精彩部分,都是好漢們單獨行走江湖時發生的,馬戰的短板盡可以遮掩過去。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中最殺人如草的一本,《水滸傳》也是最不尊重女性的一本。電視劇把這些殘忍、過時、偏執的東西全給修正了。

還有就是,晁蓋和宋江的路線之爭,梁山內部各山頭的派別之爭,劇中都作了簡約準確的表現,流露出一種現實主義的氣質。晁蓋和宋江各懷心事、話不投機,直到晁蓋將死,仍不肯直接傳位宋江,而是遺言“誰捉住史文恭,誰就是山寨之主”。這樣安排使得全劇主線明朗,寓意深刻。

之前,劇版《紅樓夢》被批結尾改動太大,劇版《三國演義》被批評圖解小說,《水滸傳》的改編壓力不小。劇組剛剛披露了要依據百回本來拍攝,便有多位教授要求根據七十回本來拍攝。

導演張紹林說:“有意識改變過去缺乏創造性的照本宣科和不尊重原著的狗尾續貂,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使宋江等主要人物更為清晰豐滿。在結構上,我們彌補原著頭重腳輕的缺陷,追求虎頭、熊腰、鳳尾。”

編劇楊爭光說,“電視劇表現了水滸好漢們從個體到群體,從起始的英雄氣到最終的悲劇結局的全過程。以忠和義的矛盾來組織人物,構置情節,英雄們的性格由單純走向複雜,情節由單線條織成網絡,痛快張揚的天氣逐漸被蒼涼悲壯取代。”

1998年初,《水滸傳》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檔與觀眾見面。平均收視率36%,最高達46%。音樂是趙季平寫的,廣為傳唱的《好漢歌》,借鑒了山東民歌《王大娘補缸》,被劉歡唱得氣勢奪人。

在張藝謀和張偉平之前,中國影視圈最有名的“二張”是導演張紹林、製片主任張紀中,《水滸傳》是兩個大鬍子合作的代表作。他們都是從山西電視台出來的,合作過很多優秀作品。

張紹林做記者的時候就是抓新聞的好手,後來轉行拍電視劇,導演的《太陽從這裡升起》《楊家將》《有這樣一個民警》《好人燕居謙》,多次獲得飛天獎。他在《三國演義》後調入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成為國家隊的一員。

張紹林有著出色的藝術感覺和吃苦耐勞精神,插隊山西的北京知青張紀中有著靈活的經營頭腦。張紀中當時是製片主任,更高層級的製片人是任大惠,他在《水滸傳》裡扮演了宋江的父親宋太公。

張紹林賦予《水滸傳》以油畫般的影像和節奏明快的敘事,除了刻意為潘金蓮翻案的那一段有些拖遝,其他段落都腳步飛快。在中國電視劇越來越慢條斯理的趨勢下,《水滸傳》的這個優點難能可貴。

說完主創說演員。《水滸傳》在四大名著劇集中拍得最晚,跟八十年代的《紅樓夢》和《西遊記》相比,很多演員如今還活躍在影視圈中。

扮演宋江的李雪健,一直是裝龍像龍裝虎像虎。在劇中,他一見上差就把屁股撅得老高。有人認為這個宋江太窩囊,不像個大丈夫。其實,他始終認為佔山為王不是終生職業,在皇上面前唯唯諾諾,也是要為梁山弟兄謀個出路。

扮演林衝的周野芒,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金聖歎說:林衝,狠人也。這一版“林衝”儒雅有余,狠辣不足。扮演李逵的趙小銳,扮演魯智深的臧金生,都與角色氣質契合,塑造了精彩的人物形象。

在《水滸傳》之前,丁海峰只是演了幾個不知名的電視劇。當時張紹林正在尋找一個跟“老武松”祝延平形象不同的清秀演員,看到了《太陽淚》裡的丁海峰,就把他找了來演武松,獲得成功。

張紀中的事業真正起步於《水滸傳》。張紀中在這部戲中成長起來,積攢了足夠的製片經驗和人脈資源,後來拍攝金庸劇,開創了一個時代。張紀中叱吒江湖數十年,旗下猛將如雲,康洪雷、於敏、趙箭等人都成了知名導演。

張紀中和於敏是在1995年11月初次見面的,當時央視版《水滸傳》即將開拍。劇組不惜血本地請來了香港的動作導演袁和平拍武戲,武戲的拍攝對攝影師有很高的要求,攝影機的機位異於常態,人的身位也得異於常態。動作速率極快,拍攝時機稍縱即逝。

出於費用的考慮,央視找來了由演員轉行當攝影的於敏。當時的於敏一頭長髮,氣質狂放,張紀中一見他就覺得很不放心。一上來拍的是白雲客棧的戲,燕青打擂之後與李逵逃到此處,遭到官兵的追殺。

頭回拍攝武戲的於敏,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他的鏡頭移動準確到位,畫面既不呆板也不花哨。袁和平表揚於敏說:“這個攝影感覺極好,所有的要求都能達到,一點兒也不比我們原先的攝影差!”

於敏坐穩了《水滸傳》攝影的位置,並且和導演兼攝影的張紹林,一起獲得電視劇金鷹獎最佳攝影。在《射雕英雄傳》中,於敏開始擔任導演工作,《天龍八部》時已獨當一面。

《水滸傳》武術指導趙箭後來也成了張紀中班底中重要的一員。趙箭是陝西人,豫劇團的武生演員出身。趙箭曾在徐克《黃飛鴻之獅王爭霸》裡扮演了趙天霸。趙箭的悟性很好,設計的動作漂亮得體,獲得了袁和平的信任。

《水滸傳》拍攝十個月後感覺到,僅靠一個文戲組、一個武戲組,難以按期完成進度,決定再增加兩組人馬拍攝。增加武戲組就交給了趙箭,拍攝了高俅踢球的動作場面、武松大戰飛雲浦等段落。

在《笑傲江湖》中,趙箭又與元彬合作,進一步掌握了武戲的拍攝方法,到《天龍八部》和《神雕俠侶》時,已是動作場面的總負責人。

張紀中武俠劇最初用的都是成名導演。《笑傲江湖》之黃健中,《射雕英雄傳》之王進,《天龍八部》之周曉文。張紀中和黃健中的相處比較融洽,和王進和周曉文就很不愉快。

張紀中培養自己班底的願望更加強烈,導演於敏和動作導演趙箭成了他心目中的最佳組合。先用部頭稍小的《永樂英雄兒女》試刀,於趙組合很爭氣,一舉攻克這個山頭。從此,《天龍八部》《神雕俠侶》《鹿鼎記》《碧血劍》,他們一路同行。

康洪雷和張紀中也有很深的淵源。他最初執導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民工》《青衣》,都是張紀中擔任製片人。當年為了讓康洪雷獨自導演《青衣》,張紀中頂著壓力五次更換投資方。兩人初識也是在《水滸傳》,康洪雷當時是副導演。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民營電視劇公司破土而出,打破國有製作機構一統江山的局面。就製作水準和流程而言,也開始由粗陋原始的前工業時代,向科學規劃、生產有序的工業時代過渡。

《水滸傳》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它有著電視劇國家隊便於集中資源的優勢,也引進了香港領先於世界的動作拍攝經驗。內地的厚重底蘊,加上香港的炫目場面,造就了這部文戲和武戲交相輝映的成功作品。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謝謝收看。

主講人 | 李星文

編導 | 吳勇

攝影 | 吳勇 宋新寧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