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拆分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美國要對科技巨頭動手了

當他們在各個領域逐步蠶食和挑戰政府對社會的掌控能力時,政府對他們的監管就不可避免地加強了。

從拆分傳言到反壟斷調查,矽谷的一場巨震正在醞釀當中。美國司法部上周三宣布,將對谷歌、Facebook、蘋果和亞馬遜展開大規模反壟斷調查,以確定這四家科技巨頭是否參與了反壟斷的競爭活動。美國總統川普對科技公司的態度一項就很強硬,也支持展開反壟斷調查。

文/魏欣

如果周末時間在美國很多風景秀麗的小鎮到處逛逛的話,你會發現很多市鎮中心地帶的商店大量關門結業。在以亞馬遜為首的電子商務巨頭的衝擊下,這些保持了上百年傳統生活方式的偏遠地區也在發生著經濟結構的深刻改變。

如果你偶爾上網瀏覽一下美國熱門網站,你也會注意到很多保守派、共和黨和川普的支持者在抱怨自己的意見被大量刪除。在政治正確的大旗下,谷歌、Facebook、推特等公司正在以仇恨言論、煽動暴力等理由屏蔽那些他們認為不適當的觀點。

這不但引起了某些參議員和一部分知名學者的不滿,也讓很多民眾逐步認識到這些互聯網公司是否已經強大到壟斷經濟,甚至控制思想的程度。像很多人數月前預期的那樣,7月23日美國司法部宣布開始調查科技公司的市場壟斷行為。

自2013年奧巴馬政府對谷歌公司搜索業務的壟斷調查結束以來,這是美國政府針對科技公司的最大一次司法行動,並且正在逐步獲得兩黨議員的廣泛支持。7月25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夏威夷州眾議員蓋巴德(Tulsi Gabbard)在洛杉磯聯邦法院狀告谷歌公司。她指控谷歌在她第一輪電視辯論之後,突然暫停了她的競選廣告账戶。谷歌還把她向選民發送的電子郵件直接送進了垃圾郵箱。這讓她的競選活動與其他候選人相比處於不利地位。

另外一位民主黨熱門候選人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今年3月在紐約長島城的一次集會上說,政府應當重新審視過去幾年發生在互聯網行業的公司並購案,並且應該重點拆分像亞馬遜和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南希·佩洛西也公開表示,互聯網公司自我監管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雖然這些科技公司的經營業務差異很大,但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在自己的領域已經形成了壟斷性優勢。

根據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數據,谷歌在全世界電子廣告市場上擁有31%的市場份額,在網絡搜索市場上擁有61%的市場份額。

亞馬遜控制了75%的網絡實體書銷售、65%的電子書銷售和超過40%的新書銷售。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曾經於2016年在《紐約時報》撰文說,亞馬遜是自1911年標準石油公司以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壟斷案例。

根據IDC的數據,蘋果公司雖然在智能手機行業隻佔據了11.7%的市場份額,但是他們獲得了整個行業73%的總利潤。

Facebook的99%利潤來自於電子廣告。雖然他們在這個市場上遠遠落後於谷歌,但他們是主要的社交媒體網站,擁有24億名用戶,並且沉澱有巨量隱私數據。

雖然美國司法部23日的新聞稿被各界廣泛解讀為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對科技企業采取的最嚴厲行動,但是可以想象實質性的司法訴訟將會非常困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定義壟斷行為。

在拆分標準石油公司的案例中,壟斷的定義很容易通過銷售額佔比和加油站的區域劃分來定義。但是在互聯網企業的案例中,壟斷的定義卻要豐富得多。比如,蘋果公司壟斷利潤,Facebook壟斷人們的關注度。而且根據現行的反壟斷法,司法部需要證明互聯網公司利用壟斷地位提升售價。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亞馬遜網站的大多數商品都要比競爭對手來得便宜。在現行司法定義下,法庭很難接受互聯網公司處於壟斷地位的主張。

以數據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強化了互聯網公司對市場的壟斷。與美國歷史上的很多壟斷案件不同,現在互聯網巨頭們擁有龐大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屬於全體民眾,但是卻被他們私有,甚至形成對創新企業的不正當競爭優勢

例如,谷歌公司擁有幾乎所有網民的搜索數據和電子郵件數據。通過對這些用戶數據的挖掘分析,他們很容易對用戶的市場行為做出預測。而其他競爭對手很輕易就會被這種優勢所壓倒。

而且很多分析人士也發現,亞馬遜公司在對網絡交易數據的分析中一旦發現客戶對於某樣商品的購買形成了依賴,他們會悄悄地提升價格來獲取更多利潤。客戶可能在不經意間就為某種生活必需品付出了更多金錢。競爭對手也很難通過更優的價格和質量來打破亞馬遜對這件商品的控制,最終只能選擇與亞馬遜公司合作,成為他們的第三方銷售商。

更加令人無法接受的是,互聯網公司濫用用戶隱私數據來謀利,甚至試圖影響公共生活。Facebook在“劍橋分析”事件中,就曾經讓這家英國公司通過接口采集了數百萬名用戶的隱私數據。這些未經用戶允許的數據包括姓名、性別、住址、愛好、政治傾向、宗教信仰等。

在2015年的共和黨初選中,當時的候選人克魯茲曾經請求劍橋分析公司使用這些數據來分析包括川普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之後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川普競選團隊也被指控曾經和劍橋分析公司合作。據稱,他們利用這些數據有針對性地向支持希拉裡的選民發送競選廣告。而那些廣告是專門設計來改變他們投票意向的。

今年7月24日,聯邦貿易委員會就此案與Facebook達成了50億美元的罰款協議。但是針對隱私數據的關注並沒有結束。很多選民甚至認為政府對Facebook的罰款太輕,不足以形成對違法行為的威懾。

在美國歷史上,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壟斷調查不但有利於創新公司的崛起,而且有助於促進就業。美國政府在上世紀80~90年代對IBM公司的調查導致了當時微軟公司的崛起。其後,在2000年對微軟公司的調查也讓他們在谷歌公司發展的早期不敢貿然進入搜索業務。現在受到調查的Facebook、蘋果和亞馬遜也都受益於政府對微軟公司的遏製。

在更早期,政府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拆分也讓電信行業出現了大量創新公司。很多經濟學家和參議員也都認為,對這些科技公司的拆分將迫使他們雇傭更多員工,並且展開互相之間的市場競爭。這不但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選擇和利益,更將促進就業、科技和經濟的發展。

如果從更廣泛的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當互聯網將市場之間的隔閡打破之後,科技公司不但獲得了超乎尋常的發展空間,社會生活的數字化更讓他們獲得了掌控社會的超級權力。這不但體現在他們能讓誰說話、能讓用戶聽到什麽,更體現在他們能讓顧客買到什麽,甚至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當他們在各個領域逐步蠶食和挑戰政府對社會的掌控能力時,政府對他們的監管就不可避免地加強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曾在美國供職於大型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校對:顏京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