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留學生不來了?專家:美國高等教育危險了!

這是我們的第1080篇文章

2020年6月1日,美國白宮發布的《關於停止部分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美國》公告正式生效。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大量有意赴美留學的學生和家庭陷入了觀望和猶豫,也讓不少人開始“看衰”美國國際教育的前景

其實早在新冠病毒大流行開始之前,赴美留學的國際學生總數已經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據調查數據,在2015-2016學年期間,美國大學的國際新生人數超過30萬,而到了2018-2019學年,國際新生的總數下降了約10%,降至27萬以下。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美國成為全球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國際生人數下降的趨勢無疑將在2020年秋季進一步加劇。根據美國教育理事會的預測,在即將到來的2020學年,國際生整體入學率將下降多達25%。這就意味著,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總人數可能會下降至65萬人,會比現在的87萬人少了整整22萬人。

針對國際生數量逐年下降的情況,國際教育專家、馬裡蘭大學副校長大衛·迪·瑪利亞在美國《對話》(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寫專欄文章,談論了這一現象可能對美國高等教育行業造成的重大影響。

美國本土學生將支付更高的學費

美國本土學生被大學錄取之後,將有機會享受州內學費,或者通過獎學金、助學貸款等方式降低讀書的成本,而國際學生通常要支付全額學費。“高昂的學費”已經成了美國大學的代名詞之一。公立四年製大學的學費基本在26000美元以上,而私立大學中的學費超過36000美元。

在美國高等教育資金不斷被削減的情況下,國際學生所繳納的全額學費從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大學的資金不足,也讓美國大學繼續維持相對較高的招生投入,招募到更多優秀的本地生源。

這一點也得到了數據支持。研究發現,從1996年到2012年,美國投入高等教育的國家經費每減少10%,國際研究型大學的國際生入學率就會增加12%至17%。

如今,新冠肺炎的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必然進一步導致稅收減少,高等教育系統的預算危機更加惡化,許多高等教育機構將被迫提高學費。從長遠來看,一系列鏈式反應也將被啟動。“性價比”的缺失將會極大損傷美國教育的“吸引力”,國際學生將把目光投向其他國家,本土學生也將重新考慮高等教育的意義。

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據估計,國際學生和國際教育所帶動的產業鏈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10億美元。如果考慮到這些學生還要向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繳納各種稅款,實際貢獻的數字肯定要高得多。雖然表面看起來,國際生入學人數的減少只會對美國的大學和和高等教育機構產生影響,但同時也將減少本地企業的利潤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

雖然很多人認為國際學生的減少將會保護美國人的求職機會,把工作“還給”美國人。但是實際上,國際學生人數持續減少的話,最終可能反而會減少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根據統計,美國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創業公司中,有大約四分之一公司的創始人曾經是國際學生。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創業公司的數量一定會隨之減少,但是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創意和創新的流失

影響未來國際科學合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生能夠有機會在不同的國家生活和學習。這種跨境合作的能力對於應對全球最大的挑戰至關重要,從應對氣候變化,到消除像新冠肺炎這樣的流行病和傳染病都是如此。

此外,根據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估計,美國的國際研究生人數每增加10%,美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就會增加4.5%。在全球範圍內,研究與開發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將近2兆美元。

國際學生的產出在高科技產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計算機科學、機械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頂尖會議中,國際學生所發表的論文佔據了美國大學科研成果的相當比例。如果這些學生在其他國家求學,相對來說就削弱了美國的創新實力。

特定就業市場的低迷

美國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的一項分析發現,國際學生為美國提供了455000個工作。 持有OPT臨時工作許可的國際學生,幫忙填補了許多美國雇主的關鍵職位空缺。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國際生已經成為了企業或研究機構的中流砥柱。

雖然美國頒布了一系列看起來保護本地勞動力的政策,但是隨著國際招生人數的減少,美國雇主有可能很難填補特定的工作崗位。以科技公司為例,如果國際雇員大量流失,公司很難在短期內招到足夠多的專業本土雇員。許多公司將會把目光投向國際勞動力市場,甚至直接將工作轉移到國外。這樣的結果,可能恰恰和許多美國人想象或期待中的完全不同。

校園多樣性和國際影響力驟減

當學生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動時,他們就是在逐步建立起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立體思維方式,打破自己的原本的認知或局限,這樣平等和開放的互動,是消除歧視、偏見、仇恨的最佳方式。

根據估計,大約只有10%的美國學生能夠在大學之前出國學習,因此國際學生的到來,幫助從未出國的美國學生打開了國際視野,讓他們能夠直面文化、習俗、行為方面的差異。從本質上來說,國際學生將“整個世界”帶到校園裡,為校園中的每一個成員增加了獲得全球學習的機會。

想想看,美國每5個工作崗位中就有1個與國際貿易相關,並且93%的雇主在調查中表示,他們喜歡具有文化適應力和國際視野的員工。如果沒有國際生,美國校園多樣性將受到極大的打擊,普通美國學生擁有國際視野的成本顯著增加。

目前,有300多名現任和前任各國領導人曾是留學美國的國際學生,現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是其中之一。他學成歸國之後,仍然和美國的同學、導師、同事保持著友好和親密的聯繫。國際學生可以、也將繼續成為聯結美國和全球各國的紐帶。失去了這條紐帶,很難想象國際化的進程將會怎樣。

留學生和美國高等教育之間,並不是簡單的“選擇”和“被選擇”關係,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就像處在天平的兩端。在理想的狀態下,留學生群體和高等教育系統能夠達成“互相成就”的狀態。

像大衛·迪·瑪利亞這樣的專業人士,已經敏銳看到了國際生群體逐漸流失,意味著天平的逐漸傾斜。更多留學生也意識到,安全、善意、互相尊重的土壤,是留學經歷內化和延伸的基礎。希望在諸多的變數和嘗試之後,國際交流和學習的天平,能夠重新回到水準的寧靜狀態。

本文系留學每日談原創

轉載需注明出處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Image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