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晚清赴美留學,一年費用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晚清出國留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晚清前期,窮人家的孩子才出去留學,以容閎為代表;一種是晚清後期,富人家的紈絝子弟趕時髦留學,比如弘一法師李叔同。不管哪種情況,出國留學的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晚清出國留學,又以歐美的學校品質最高,那麽,去美國留學貴還是去英國留學貴呢?

先來看看美國留學生顧維鈞的情況。

顧維鈞,民國時期的著名外交家。1904年,16歲的顧維鈞在施肇基的帶領下到美國留學。16歲,只能上中學。顧維鈞的學校叫庫克學院,是大學的預備學校。學校位於紐約州北部,是一所鄉村中學。出國留學,竟然留學到美國的一所農村學校。現在的人無法想象。

據顧維鈞回憶,在庫克學院的學費、食宿費比較低,大概一年只要900美元。顧維鈞學習成績優異,只在庫克學院學習了兩年,便考入了心儀的哥倫比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舊影

顧維鈞在美國共學習了七年半的時間,中途還回了一趟國。在哥倫比亞大學每年的費用是多少呢?筆者暫時沒有找到相關記載,我們估算一下。鄉村的中學庫克學院每年費用是900美元,假設哥倫比亞大學的費用是前者1.5倍,則是1350美元。大學上了五年半,就是7425美元。再加上庫克學院的兩年花費,一共約9225美元。在1908年暑假期間,他還曾繞道歐洲觀光。想必來回的路費也沒少花。顧維鈞的家境比較殷實,對他來說,這些花費不是大負擔。

再看英國留學要多少錢。與顧維鈞同時期,中國第一個地質學家丁文江此時正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據丁文江回憶,1905年到英國留學前,當時聽別人說,英國留學每年有六百元就夠了。他覺得費用不大,結果到了蘇格蘭發現,一年六百元僅僅夠食宿費,連衣服都沒得買,更別提學費了。

丁文江所說的六百元,沒有說是中國的華元還是英國的英鎊。在中國,又是中國的朋友,估計是華元的可能性大。

假如是華元的話,根據文獻記載,1910年的1英鎊約等於10華元。600華元也就是60英鎊。假如是600英鎊的話,就是6000華元。按1906-1911年的匯率,0.22英鎊等於1美元。

那麽,600英鎊就是2727美元。僅僅食宿費就要2727美元,相比顧維鈞又高得嚇人,似乎沒有可能。

相比之下,每年食宿費60英鎊可能更接近現實。60英鎊等於不到280美元。如果加上學費、生活費,假設每年共花銷1000美元。

如此算下來,美國與英國差不多。

再看下其他赴美留學生的情況。1847年,容閎留學美國,1850年考入耶魯大學。據記載,當時的美國生活水準比較低。容閎需要勤工儉學,邊打工邊賺錢。據他回憶,每星期只要賺到1.25美元就可以支付食宿費、燃料費。每星期1.25美元,一年52個星期,就是65美元。

容閎與顧維鈞、丁文江的留學時間早了半個世紀,相比之下,比顧維鈞時代便宜很多。

再看庚款留學的情況。1909年,清政府決定用庚款資助赴美國留學的自費生。要求是家庭貧困,學業優秀,且是美國大學本科第二年肄業。資助50名,每人每年400美元,最多資助三年。筆者猜測,這裡的400美元,只是政府的扶持,並不是全部的花銷,因為本身是自費生,大部分還要自掏腰包。也就是說,400美元隻佔花銷的一小部分。筆者估算為1/3,如果由此推算的話,那麽每年全部花銷可能在1200美元。這個水準與顧維鈞每年1350元很接近。這也是筆者估算顧維鈞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花銷是庫克學院1.5倍的原因。

再拿蔡元培在德國留學來做個參考。1907年夏天,蔡元培赴德國留學。在柏林期間,蔡元培也是勤工儉學。靠教別人國語掙錢,他的月薪是100馬克。當時的匯率是1美元約等於4.2馬克,1英鎊約等於20馬克。換算下來,蔡元培的月工資折合23.80美元或5英鎊。如果以這個收入水準衡量顧維鈞、丁文江的留學費用,有點不可思議。

1907年,前北洋醫務股提調何守仁擬赴歐美考察,他上報了一個預算單,我們可以從中窺其一二。其中,上海—舊金山客船頭等艙票價是235美元,舊金山—紐約,火車票價是75美元。由此價格推測,顧維鈞在哥倫比亞大學一年花銷1350美元就很正常。

顧維鈞留學的一年花銷,相當於當時中國人多少工資呢?

1888年,美國駐華領事館有一份中國勞工的薪酬統計,當時的中國農村一家四口,耕種15畝地的年收入是25美元,普通勞工苦力的月收入在4.5美元。以普通勞工年收入54美元計算,顧維鈞在美國一年的花銷需要一個中國普通勞工工作30年。如果以今天普通農民工月入3000元人民幣計算,顧維鈞美國留學的一年花銷需要108萬元人民幣。放到今天,也極其昂貴。

當然顧維鈞的情況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庚款留學生的費用也只是我們的推算。最近,筆者去了美國如今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據學校的導遊講,就讀該校一年的花費最高可達7萬美元,包括學費、食宿費、生活費等費用。7萬美元,大約44萬元人民幣。相比之下,感覺還是比晚清時便宜了不少。

- END -

來源:中國國家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