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氣重的人,通常有「3種表現」,夏季想祛濕,謹記「3不、3要」

「濕邪為百病之源」。

中醫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致病的原因。被稱其為「6邪」。其中的濕就是指的濕氣,被稱為「濕邪」。

中醫認為氣候潮濕、久吃肉食、疾病、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等原因,會導致人體內水分失衡,濕氣排不出來,使體內濕氣過重。

目前正是夏季,而且已經進入了伏天,氣象比較炎熱、雨水較多、氣候比較潮濕,而且一些人常常喜愛吃些寒涼食物,再加上一些人在夏季常躲在風扇、空調下來解暑降溫,往往會給濕氣帶來可乘之機。

濕氣重的人,通常有「3種表現」

濕氣重的人往往總是感覺頭暈、頭重,就好像頭上始終戴著一頂濕淋淋的帽子。而且四肢酸痛、很重,就算是簡單的抬胳膊抬腿都不是很靈活。而且口裡總有粘膩濕乎乎的感覺等表現。這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濕重如裹」。

2.濕氣重的人往往消化不太好,胃口變差,不愛吃東西。而且大便愛粘連在便池中,即使用水反覆衝上幾遍,大便也不容易被沖刷掉,這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濕愛睏脾」。脾不好則會造成脾胃不和,而影響消化,大便就會變得粘稠。

3.濕氣重的人嗓子中總是感覺有痰,總好似怎麼咳也咳不盡似的,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濕重日久、煉液成痰」。而且濕氣重的人往往會覺得口苦、口乾、口臭,經常感覺嗓子不舒服。

夏季想祛濕,謹記「3不、3要」

3不

不要在出汗的時候吹空調

現在夏季許多人選擇吹空調來解暑降溫,但濕氣重的人最好少吹空調,尤其是在出汗的時候。因為人在出汗的時候毛孔是開放的,如果此時吹空調,空調所產生的寒氣,也會隨汗液口進入體內,傷害人體內的陽氣,令其濕氣會越來越重。

不要大量飲酒

夏天氣象炎熱,很多人喜歡喝些冰鎮啤酒來解暑降溫。但是俗話說「酒助濕邪」,也就是說酒喝多了或長期酗酒,會使得體內的水分代謝功能容易失衡,使體內濕氣加重。所以夏季要少喝酒解暑降溫,尤其是濕氣重的人。

不要常吃甜膩食物

中醫認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也就是說濕氣重的人大多數脾的運化功能會很弱,而甜膩的食物熱量高不易被消化,常吃這樣的食物對脾胃不利,而且身上的濕氣更難以得到運化,所以建議濕氣重的人,不要常吃甜膩的食物。

3要

夏季要適當運動

中醫認為「脾主全身之肌肉」。而且脾主運化,具有運化水濕的功能。夏季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強健四肢,同時也能達到健脾的功效,使脾臟運化脾濕的功能增強。而且運動過後的適量出汗,也有益於身體內一些濕氣的排出。

要常吃些有助祛濕的食物

茯苓:茯苓是菌科植物,做成食物十分美味。茯苓具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等功效。而且茯苓淡而能滲、甘而能補、能瀉能補,是祛濕的佳品。

白扁豆:白扁豆是一種農作物,雖然聞起來氣味較淡,但是嚼起來豆腥味十足。適合曬乾後炒著吃。白扁豆中無論是維生素還是礦物質的含量都十分豐富,具有健脾、祛濕、解毒等功效。

薏米:中醫認為薏米甘淡,具有健脾胃、清肺熱、利濕的功效。而且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薏米中的蛋白質要比平日所吃的大米、白面中的含量還要高,而且還極易消化,特別適合濕氣重脾胃不好的人食用。

要常按祛濕穴位

陰陵泉穴

經常按揉陰陵泉穴有助排滲脾濕。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陰陵泉穴,並且要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進行順時針旋轉按揉,一直按揉到有酸脹發熱感為宜。每次按揉3-5分鐘即可。最好每天規律按摩。

承山穴

經常按揉承山穴,能夠激發身體中的陽氣,起到祛濕、振奮精神、緩解疲勞的作用。

承山穴位於人體小腿後面正中線委中與崑崙穴之間。

用中指輕輕按揉承山穴,力度適中,每天一次,每次5分鐘,按壓力度要由輕到重有助祛濕。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