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腰椎疼痛下肢麻木怎麼治?這個方法讓腰突坐骨神經痛逃走了!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分為:膨出、突出、脫出三種。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西醫的診斷,中醫沒有此病名。而是把該症統歸於「腰痛」、「腰腿痛」這一範疇內。本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癥狀

(1)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症患者有此癥狀,包括椎體型者在內。

表現:臨床上以持續性腰背部鈍痛為多見,持續時間少則2周,長者可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另一類疼痛為腰部痙攣樣劇痛,不僅發病急驟突然,且多難以忍受,非臥床休息不可。

(2)下肢放射痛:

80%以上病例出現此症,其中後型者可達95%以上。

表現:輕者表現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後側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達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則表現為由腰至足部的電擊樣劇痛,且多伴有麻木感。

(3)肢體麻木:

多與前者伴發,單純表現為麻木而無疼痛者僅佔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受刺激之故。

(4)肢體冷感:

有少數病例(約5%~10%)自覺肢體發冷、發涼,主要是由於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刺激之故。

(5)間歇性跛行:

其產生機制及臨床表現與腰椎椎管狹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況下,可出現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學基礎;對於伴有先天性發育性椎管矢狀徑狹小者,脫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狹窄程度,以致易誘發本癥狀。

(6)肌肉麻痹:

臨床上以腰5脊神經所支配的脛前肌、腓骨長短肌、趾長伸肌及姆長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為多見,其次為股四頭肌(腰3~4脊神經支配)和腓腸肌(骶1脊神經支配)

(7)馬尾神經癥狀:

其主要表現為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礙,陽痿(男性),以及雙下肢坐骨神經受累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側痛:

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當腰2、3、4神經根受累時,則出現神經根支配區的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

(9)患肢皮溫較低:

與肢體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或是由於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引發坐骨神經痛並小腿及足趾皮溫降低,尤以足趾為著。此種皮溫減低的現象,在骶1神經根受壓者較腰5神經根受壓者更為明顯。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療法:

1.休息:A.絕對臥木板床休息B.臥床加牽引C.腰圍製動

2.促進髓核還納:A.骨盆帶牽引B.機械牽引C.手法推搬

3.消除局部反應性水腫:根袖處水腫不僅是引起劇烈根性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易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因此,應設法使其早日消退。

4.促進腰部肌力恢復:對非急性期病例均應促使患者積極地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以增強骶棘肌而有利於腰部功能的康復。

5.中藥與食療:

A.杜仲泡澡

原料:杜仲50克。

做法:直接將杜仲煎水後取葯汁,倒入泡澡水中即可,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腰部酸痛。

B.三七母雞湯

原料:三七10克,母雞1隻。

做法:將母雞拔毛去雜洗凈後,將三七放於雞肚子中,加水放鍋中煲煮2小時候後調味即可食用。每周一次。

功效:活血、化瘀、鎮痛。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屬氣虛血瘀型。

患者如果想要早日康復的話,還需要藉助藥物來進行調理。腰疼患者使用西醫進行調理的話,副作用較大,患者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所以藉助中醫進行調理就很必要。在醫院對患者的調理中,也常使用到中醫方法,其中使用最多的還是穴位貼敷的方法。

中醫藥穴位外敷效果也很不錯,在中藥健康說中曾提到穴位貼敷能更好的達到祛濕散寒,行滯通痹,活血止痛的作用,通經絡治標治本。

更多骨病防治,關注骨健康可加老師微信號 yueyan180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