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即便是牛市,你也賺不到兩三倍

今日,創指暴漲3%,滬指重返2900點,依舊是熟悉的走勢。有用戶表示:牛市的波段調整終於結束了,行情將繼續上攻,下一個十倍股可期。

對市場來說,每一個階段都不乏漲兩三倍的,甚至五倍、十倍的股,只是牛市更多、更普遍而已。

但拉長真實交易周期,幾乎極少買到股票然後完整的賺了兩三倍,更別說做到重倉五倍、十倍的人,鳳毛麟角。這是為什麽呢?我們希望今天探尋到答案。

作者:阿貴龍門客棧

來源:雪球

今天我們依據已經連續九年發布的,算得上權威的深交所每年發布的《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來聊這件事。我們主要看最近的2017年的報告,部分內容引用更早的報告。

1、投資類型

2017年報告,長期價值類投資者佔比26.5%,較上年提高5.5%;短線交易類投資者佔比18.1%,較上年降低5.3%;趨勢類投資者佔比25.9%,與上年基本持平。

僅此一項說表明長期價值類投資者佔比僅26.5%,請注意,這還是在2017年持續形成了長期的慢牛價值投資的市場結果和廣泛而深入的輿論氛圍的情況下。因為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市場還沒有怎麽被引導出慢牛價值投資的2016年如下:

2016年受訪者的投資風格分布較為平均,趨勢投資者佔25.8%、短線交易投資者佔23.4%、部分長線/部分短線交易者佔21.8%、長期價值投資者佔21%。

2016年的長期價值投資者佔21%,顯然17是年更高比例的26.5%是受到了17年市場非常鮮明的特徵的影響。

僅此一項數據說明,市場中的長期價值投資者2成多一點,一把大刀就砍去了7成多其它投資者,其它類投資者,難言長期持有一隻股票,何來在一隻股票上從頭到尾抓住了股票完整上漲行情的可能性,通常牛X的也只是抓住其中一到兩個波段的行情,一般幅度能高達50-150%。

都已經是高興得不要不要的了,交易也幾乎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終結,而終結的還算不錯的,多少人账面這樣浮盈過,然而直接進入熊市後全部還回去,還繼續套的不是少數派。

2、我們來看一下交易頻率

這個項目,值得引用多年的數據,所以,我們多羅列幾年的。有意思的是,這其實挺好的一個調查題目,2017年怎麽沒有調查呢,還是沒有公布調查數據呢?

2016年受訪投資者的交易頻率均值為5.6次/月

2015年的交易頻率平均為6.1次/月

2014年的交易頻率平均為6.7次/月

2013年的總體交易頻率平均為5.3次/月

2012年的總體交易頻率平均為5.0次/月

可以看出月均交易5、6次,是長期的常態,這相當於進一步說明我們市場中進行中短線交易是主體,長線交易是少數。

大家自己想想,一個月交易5、6次,進進出出,出出進進,那麽短的時間,怎麽去賺那種翻番以上的,以及更大幅度的利潤。

3、交易者的年齡

2017年新入市投資者中,25歲以下投資者佔比28.2%,30歲以下投資者佔比55.8%,新入市投資者平均年齡31.2歲,而5年前新入市投資者平均年齡約36歲,新入市投資者年輕化趨勢較為明顯。

5年前入市的平均年齡36歲,也是中短線交易為主,更何況年輕化後2017年報告,30歲以內佔比高達55.8%,同時疊加思考他們投入股市的資金幾萬到幾十萬為主,有幾個人心裡不是長期駐著一只想賺快錢的、喜歡蹦來蹦去的兔子。

這也同樣可以佐證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不可能長期持有牛股賺到大錢。

4、追漲型投資者遠多於抄底型投資者。

調查顯示,只有8.5%投資者為抄底型投資者,46.9%的投資者為追漲型投資者,其余投資者沒有明確的追漲或抄底傾向。

這個調查數據很有意思,我們平時只是說追漲殺跌,這一下好了,調查數據顯示真的高達46.9%的人自己總結都承認是追漲型投資者。還不包括另外的群體裡面不太明確的,其中一部分也是沒準就列入到追漲型的。

追漲,你自己琢磨一下,有此投資偏好者,耐心如何?持股穩定性如何?持股周期如何?是不是經常在一些股票已經漲出非常誘人的幅度的情況下,終於確定是還會繼續上漲的好股票了去追的,別說長期的熊市追漲交易幾乎就是找死的代名詞。

即便是牛市,追漲時往往已經漲得相當驚人,追著上車後的震蕩,那可不是一般的震蕩,跌停算是洗盤的,甚至天地板的,幾人敢說一直騎住的,即便是騎住了,其前已經漲幅很大,後面能再拿到那個波段的繼續漲幅30-50%的,就已經讓人相當滿意、得瑟的,同時一般也步入階段性寬幅震蕩了,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還長,在市場中無處不在誘惑面前,有幾個人還能耐住性子,可能兩三月後,也可能半年後才進入下一輪的繼續上漲的。

5、非理性投資行為發生比例依然較高

各種行為描述選項的非理性投資者平均佔比39.2%,發生比例較高的有“投資自己買過的股票比其他股票更容易掙錢”(熟悉偏好,佔63.8%)、“自己操作股票比購買基金收益更高”(過度自信,佔47.5%)和“我總是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長期持有虧損股票”(處置效應,40.8%)。

進一步對比分析不同盈利狀況的受訪投資者行為發現,與盈利投資者相比,虧損投資者發生頻繁交易和處置效應(指“個人投資者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長期持有虧損股票”的現象)行為的比例分別為37.3%、47.3%,相應高出10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

這個項目也是很有意思的。比例高達63.8%的人有“熟悉偏好”,買自己買過的股票,請再疊加高達40.8%的人總是拿不住盈利的股票,卻可以長期持有虧損的股票。市場在牛熊的複雜環境中,往往人們買入的價格極少、極少是恰好處於深度熊市最低位置的,其買入的位置是五花八門的,大多數都是“回頭看”在整個股票的中間位置,甚至中上的位置也很多,並且還進進出出,一旦碰到快速下跌,就套住了。

比如典型的18年,上一輪的08年,之後的11、12年,於是上面調查中的“長期持有虧損的股票”這一條非常管用。這也在我的一些調查中早有數據,中國股民特別能扛虧損的股票,特別是虧損擴大到30%以上之後,更別說虧損50%以上,那幾乎都是標準選擇,反正虧這樣了那就長期持有虧損的它。

於是有趣的結果就出來的,這樣的虧損幅度,其實是要市場已經漲得七七八八的情況下,才縮小損失,往往要談得上級別較大的行情,才回本。噫,這個時候,有一個叫做“回本特別容易賣”的現象出來了。不信你自己好好回憶一下你自己,是不是這麽乾的。

根據這一條的分析,都是套著下去,到了一定深度的,回本的時候股市都漲得相當不錯了,回本還賣掉了,你說它如何談賺幾倍,你以為他們會在買入新的股票後去實現,那個時候,四處望去,哪裡還有多少便宜的股票喲。又何來吃到那一輪大行情的大部分利潤喲!股市往深處分析,有時候就是這麽有點兒讓人“涼涼”。

6、止損

近六成投資者沒有明確止損策略。調查顯示,21.1%的投資者不重視止損策略,認為“即使股票價格下跌,只要我不賣出,就不會虧損”,38.5%的投資者對止損持不明確態度。

7、持股集中度

投資者持股較為集中。調查顯示,超半數投資者持有股票低於3支,平均持股4.9支,較上年平均持股5.1支有所下降。

這一條也是可以用來分析今天的主題的。超半數以上持股低於3隻呀,超半數呀。事實上,我們看到很多人就持有1隻。這說明什麽呢,說明人們對股市缺乏理性的認識,股市是如何的充滿不確定性,公司是如此的充滿不確定性的變量因素,但是,投資者非常的自我為中心,非常的自信,有一種自己選的股就是萬中無一的絕品的自戀。有趣的是,明明不同的人持有完全不同的股,都對自己持有的股超級自戀。事實上不可能每一家公司都是最好的嘛。

本來,這種自戀,如果變成對一家公司的長期持股,遇到大牛市,是非常有利於獲得不錯利潤的。可是,請結合上面的幾條的情況,人們一邊是自戀自己選的股票,另一方面又總是短線,頂多是中線交易為主,進進出出,聰明多為聰明誤才是常態,加上持股的價格主要多在中等位置,虧多了容易扛的現象,回本特別容易賣了再說的規律,就注定了極少通過長時間持股賺到可以在人前得瑟的兩三倍以及更多的現象。如果再加入牛市已轉入熊市,轉眼間人間已是另一重天,曾經浮盈早已經落花流水去的真實情況,真正賺到了兩三倍以上的就更加成了少數稀有的大珍珠。

最後,我們還要再次轉一個彎,今天引用調查報告的第一條,我們是假設長線價值投資者有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的,實現那種幾倍利潤的,誠哉斯然?

且看2017年在慢牛越來越強化而投入價投陣營的這新增的5.5%的人,請把上證50和滬深300的個股逐個的過一遍,因為價投代表性公司多數都在裡面,我們看看他們在2017年應該是以中後段進入越來越多的轉投價投陣營者,即便以18年1月的高點,看看最高浮盈時獲得了多少回報。更別說經歷了風雲突變了18年,至今能有微利已不錯。

我們甚至鬥膽不惜可能得罪市場中百分之十幾的真誠的A股大藍籌投資者,如果以現在股價為起點,不論是接下來發生大牛市,還是幾年後發生大牛市,看看它們裡面還能續漲一兩倍的有多少,能續漲三五倍有幾個代表?

回到超級股票5-10倍上來。我們再來看一看即便以牛市論,那樣超級的股票,有幾只在漲到兩三倍之前是被你慧眼識珠抓住了,然後從此發達了的。它們多數是在大漲這一件事發生之前,是路人甲乙丙丁一樣平淡。並且,漲兩三倍露出超級股票跡象的時候,又分成兩大類,其中只是很少一部分後面成為5倍、10倍超級股票的,多數卻是後面繼續漲一倍左右就相當不錯的,即累計算起來也是2-3倍*2,4-6倍,而如果你是在那已露出超級股票跡象的時候介入的,即便拿滿了後面的漲幅,其實多數不過一倍左右,更大幅度的是更加的少數。

罷了,罷了,那些所謂的抓住了超級牛股賺五倍、十倍的,並且還兌現了利潤離場的,吹此牛的都很少,自己的經歷,身邊朋友的經歷者也是極少的。

總結

1、熊市、非牛市,只有很少的漲幅5倍以上的個股,聲稱靠能力埋伏在最低的位置,然後做滿了三四倍以上利潤的,神棍。

2、牛市,14-15那麽超級的牛市,計算完整的最大區間漲幅10倍股佔6%,5倍以上(含10倍的)的28%。其實,相當一部分在13年局部牛市時期,人們根本不敢買創業板的時候就大漲了。

而14年證券爆發後,無數的人耽誤在證券、銀行的行情更大期待中,直到牛市結束都沒有來,而不敢碰或小倉位試試的無數普普通通的個股,很多都是在13前之前幾年越來越不受人待見,甚至相當多邊緣化的個股,卻成為主角,加上當時的互聯網+等核心主題,恰恰是人們最不敢碰的,即便小試牛刀碰一下,也是投機性的非常短線的交易行為,哪有幾人騎著大牛狂奔到底,最後還在瘋狂中冷靜下來,歸隱山林的。

3、3-5倍股是比較現實的靠譜的牛市個股漲幅,但是,因為持倉成本在整個股市的中位線附近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即便是長期的能拿得住股票的人,掐頭去尾能搞到2倍左右,並且是收入囊中的,就真的是不容易的,就已經是佔的比例可能只有百分之幾的人,甚至千分之幾的少數。

4、市場中能有超級耐心,善於把握超級機會,在熊市的極度行情之大底部區間敢於大布局,然後,能耐住大寂寞,能受到了電梯的折磨,也受得起各種類型上漲而不動搖,收獲在盛夏的人,是極少的,極少的。這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影響實現這樣的路線圖的因素並不多,但是每一個因素在現實的投資人能做到的就是極少數:

超級耐心等到市場不死人、不冰凍不入場,有幾人?

長期忍受大寂寞有幾人?

能拿住死等到牛市,還騎著牛(牛有時候狂暴的顛簸,有時候長時間的一動不動,都是極大的考驗)長期從不動搖的,有幾人?

在盛夏的狂熱中敢於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股股票的,有幾人?

制定理性的投資目標,並且在股市,幾乎主要靠大牛市長期持有被市場反覆殺,低估複低估的股票,長期持股,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折騰越多的人,即進進出出交易越多的人,賺的總是三瓜倆棗,而不小心被殺掉百分之二三十見血而割的傷害,要賣多少的瓜與棗呀,多久都恢復不了元氣,而行情卻在無情地向前,每一天都不回頭,並更接近終點。有時候時間很慢,有時候時間卻是如白駒過隙。

覺得好看的話,順手點個「在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