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盛夏起點,荷花綻放,蛙鳴聲聲

朗誦丨敬一丹 講解丨宋英傑

配樂丨巫娜&喻曉慶 - 心悅清淨

作者/宋英傑節選自《二十四節氣志》

6月21日或22日,夏至節氣。這是一個源於天文的節氣,它代表了一種極致。這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日子,標誌著盛夏季節的開始。

《昌氏春秋》中說"夏至,日行近道,乃參於上"。

古人認為,所謂夏至,"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助陰氣之始至,三以見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也就是陽氣將衰,陰氣始萌,陽光的直射抵達最北,感覺是陽光最親民的一個節氣。

此時,地表由陽光獲得的熱量達到最多。之後一段時間,熱量收益雖然逐步減少,但依然大於熱量散失,所以氣象繼續趨熱。直到熱量收支達到平衡、盈虧相抵時,氣溫達到峰值。

諺語雲: "夏至不熱,五穀不結。"炎熱雖似煎熬,實則為饋贈。

在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夏至吃麵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感覺此時"食湯餅",然後"取巾拭汗",可以"面色皎然"。所謂湯餅,便類似現今的熱湯面片兒。

就物候而言,黃河流域是"芒種三日見麥花",隨後"宿麥既登"。夏至時節恰好可以喜嘗新麥,極有耕耘之後的成就感。所以"夏至面",首先是有物質基礎的。

據記載,舊時北京在夏至時"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乃都門之美品。直到今天,過了水的炸醬面,依然是很多人夏日之最愛。

與"貓冬"的冬至時相比,夏至時滿地的農活,人們更忙,包餃子蒸包子有些煩瑣,煮麵很簡便。炎熱的夏季,吃食往往不像冬天那樣肥甘厚味,夏至面恰好比較清爽。

"火火五月中,景風從南來。數枝石榴發,一丈荷花開。"

夏至之後便進入盛夏,就如同冬至之後便進入隆冬一樣。

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所以入伏日期並不固定。

數伏的習俗,始於秦漢時期。"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因此,所謂伏,並不是指人們熱得懶洋洋地趴著,而是指陰氣潛伏。

如同冬至起數九一樣,夏至起也有數九的習俗,一個是冬九九,一個是夏九九。

古時冬也數九,夏也數九。儘管夏季南北氣溫梯度遠比冬季小,冬九九歌謠具有顯著的地域限定,夏九九歌謠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但夏九九歌謠為什麽遠不及冬九九歌謠那般流傳呢?

我覺得或許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冬閑夏忙,無暇仔細數;第二,嚴冬之苦甚於酷暑之苦;第三,夏季的氣象更為多元和複雜,人們的關注點比較分散,不大可能隻聚焦在氣溫方面;第四,夏九九說的是溫度轉變過程,而冬九九說的是生機的醞釀過程。那份守候,更為唯美,更值得人們憧憬。

夏至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諺語說,夏至未過,水袋未破。很多地方陰雨連綿,人們無法享受本該享有的日照,所以夏至也被稱為“水節”或“水節氣”。

宋英傑:夏至,“燒烤模式”開啟

夏至 · 詩意

《子夜吳歌 · 夏歌》

〔唐〕李白

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準,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元〕白樸

雲收雨過波添,

樓高水冷瓜甜

綠樹陰垂畫簷。

紗廚藤簟,

玉人羅扇輕縑。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夏至 · 習俗

冬至餛飩夏至面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以及“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乾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餛飩冬至團

夏至這天,江蘇常州、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你那裡吃什麽呢?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於我國民間重要的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國放假,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雜錄》裡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這天,南京人吃豌豆糕;山東人吃涼面條;湘南吃夏至蛋,“夏至吃蛋,石板踩爛”;浙江紹興吃圓糊醮;陝西咥面食,吃涼粽;廣東吃荔枝,喝涼茶……你那裡吃什麽呢?

圖/視覺中國

夏至,

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階段

即將到來,

你準備好了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