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畢盛王國輝:私募摒棄固定收益模式 持續看好中國A股

  改革開放40年丨畢盛王國輝:中國私募需摒棄“固定收益模式”,持續看好中國A股

  公募私募創投新聞

  畢盛投資新加坡總部創辦人兼CIO/王國輝

  導言

  “未來6個月內計劃在中國發行3到4隻產品。”畢盛新加坡總部創辦人兼CIO Wong Kok Hoi(中文名王國輝)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專題報導組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未來市場上,中國A股的發展機會最多,因為別國都已成熟,而中國還在發展中,並且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將來會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中國A股的投資機會最多

  這位在中國有近16年投資經驗的創辦人,因重視中國市場,每月都會從新加坡趕到畢盛投資位於上海的辦公室內指導工作。

  回顧過去,王國輝近40 年的投資經歷詮釋了“投資沒有捷徑,只有一步步積累”這句話。自1981年開始,王國輝就在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負責投資,接著又先後在位於香港和東京的花旗銀行擔任投資總監。這為他後來專注於投資亞洲股票市場奠定了基礎。

  自1995年王國輝在新加坡創辦了畢盛投資開始,他就為公司明確了三個發展定位:一是專注於亞洲市場投資;二是秉持長期投資的理念,堅持基本面研究方法;三是專注於服務機構客戶。

  2002年,畢盛投資就在上海設立了辦公室,2004年發行了第一隻產品“中國A股基金”,是最早通過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參與中國大陸A股市場投資的外國機構投資者。此後,畢盛投資也積極為布局中國市場做準備,該公司分別於2012年、2014年獲得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QFII”和“RQFII”證券業務投資許可證。

  “中國A股市場是亞洲最有活力的市場,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低迷只是短期的,我是價值投資者,看好長期前景。而且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收益率曲線是平緩的,反而沒有挑戰性。”王國輝表示,目前,畢盛投資成為中國QFII基金管理規模最大的機構之一,管理規模為22億美元。

  “本土化”進程的挑戰

  今年7月,順利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畢盛投資,開始了新的開拓中國市場的征程,而其中也伴隨著困難與挑戰。其中,募資難是第一大問題。對此,王國輝表示,新發行的產品剛開始將與券商合作,首期產品預期融資1到2億元人民幣。後期將規劃引入銀行、保險等管道資金。

  此外,為了提高吸引力,畢盛投資在產品設計方面也富有本土化特色。“先要調研了解中國投資者的需求,然後再針對不同客戶群設計不同產品。比如,對於保守的投資者,可能會設計預期未來分紅高、風險較小的產品,而對於有承擔一定風險能力的投資者,可能設計偏向投增長股、高科技股的產品”。

  在資金類型方面,王國輝認為養老資金將會佔較大比重。“目前畢盛管理的資金中有超過50%是養老資金,而中國的養老資金市場正在發展,若這部分資金能管理好,可以實現較大幅度的增值”。

  “絕對收益”成絆腳石

  在QFII業務取得優異成績的情況下,私募業務能否複製輝煌?王國輝對此也有所擔憂,他表示中國投資者“尋求固定收益率”等理念亟待改變。

  他認為,國內私募與海外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國內會設定“基金清盤線”。基金清盤線是指在基金合約中規定,基金達到一定虧損條件時的風險預警線。而設定清盤線的目的在於能夠控制好私募基金的風險,由於存在虧損底線,投資者在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王國輝認為,國內陽光私募在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阻礙是一旦有所虧損,就會導致回撤率較高,隨後對於該隻基金未來的投資方向也有一定影響。“投資股票有一定波動率很正常,合格投資者是能承受波動的,因為他沒有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投入進去,他投入的一定是能承受最高虧損的本金。而具體投入資金佔自己所有積蓄的比例,則視年齡而定,年齡越大,投入比例就越小”。

  據了解,畢盛投資的海外QFII A股產品倉位始終不低於95%,因為海外客戶追求的是相對收益,團隊不做擇時。但由於中國投資者投資歷史相對較短,王國輝認為,政府、私募公司等都應加強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把眼光放長遠,只要投到有發展前景的公司,雖然可能過程會起起落落,但從長期來看,總是會有收益的。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何思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