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理vs偏見:男孩愛槍,女孩愛洋娃娃

又到一年父親節,每當人們討論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時,我總是會想到前幾年大熱的一條新聞。新聞內容如上圖所示,講的是一位名叫Nils Pickert的德國父親,陪著他五歲的兒子一起穿裙子逛街的事。

這件事發生在2012年,從報導本身和後續人們的評論來看,鼓勵和肯定的聲音成為了社會大眾對於這則新聞的主流評價。大家普遍認為,這位父親用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力挺兒子的做法,是尊重孩子天性,勇於打破社會習俗枷鎖的表現。

然而如果我們將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她們的穿著打扮進行一些重組後,再讓大家來看這幅親子遊街圖的話,人們的感受會不會產生變化呢?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來做這個聯想遊戲。

聯 想 遊 戲

*主人公若是:穿著漂亮衣裙的母女,或身著迷彩服的父子

這種搭配在生活中最為常見,我想大家很容易從這樣的畫面中,感受到溫馨的親子關係

*主人公若是:穿著迷彩服的母女

這個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新時代女性的獨立精神

*主人公若是:同時穿裙裝的母子,或身著迷彩服的父女

前者比後者應該更容易上新聞,但大家的討論大致會集中在“父母對子女的影響”這個話題上

*主人公若是:穿裙子的兒子和身著迷彩服的母親,或穿裙子的女兒和身著迷彩服的父親

無疑大家會認為,前一個組合在慶祝萬聖節,而後一個組合是在過平常日子

可見,再不更換新聞內容和照片背景的情況下,只是通過轉換主人公的性別和著裝,就足以使人們產生完全不同的聯想和感受。

人們嘴裡常提到的,女/男孩要有個女/男孩的樣子。其實說的就是人們平日裡會對性別角色行為產生的某個預期。然而這種預期的產生,到底是基於科學的判斷,還是社會偏見的影響,就需要我們仔細分析了。

不過在開始我們的討論前,需要先澄清一個概念,說說到底什麽是孩子們的性別角色行為。在發展心理學範疇內,性別角色行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們遵守文化成見,把物品/活動/角色或特質與性別相關聯的行為。比如女孩子愛穿著公主裙玩兒娃娃的行為和男孩子拿著玩具槍在房前屋後打鬧的行為就都是通常情況下,被成年人認可的孩子們的性別角色行為。

環境對兒童性別角色行為的影響

1

大量證據表明,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的性別角色行為偏好:

首先,父母的教養就會為孩子提供大量與性別相關的世俗成見。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為孩子選玩具時,男孩子們就更容易獲得那些強調運動和競爭的玩具(槍/足球/賽車模型),而女孩子則更多的得到強調撫育和外表魅力的玩具(娃娃/首飾和公主裙)。

而如果父母看到,自家姑娘把自己掛在高高的樹枝上搖來晃去時,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這不該是她參與的遊戲。另一邊,那些在生活中表現出“娘娘腔”的男孩子,也會引起父母的擔憂和焦慮情緒。

可以說父母對孩子們展現出的性別角色行為的態度,對孩子們形成性別角色行為偏好,是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的。

其次,學校的教育體系又會幫助孩子們進一步擴展和固化他們從父母身上學到的這些理念。雖然“有教無類”是所有老師都在遵循的教育準則。但在學校裡當孩子們從事體育運動時,被老師分為男生一組和女生一組,仍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當老師試圖鼓勵孩子們冒險時,也更願意讓男孩子來做示範。但當需要孩子們安靜下來時,女孩子們的行為就更容易成為表率。

社會大環境對孩子們理解並形成性別角色行為偏好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比如在一個人人都認為女性沒有男性優秀的時代裡,即使一個女孩子渴望跟同時代的男性一樣成為科學家/飛行員的話,她在現實世界中也是找不到願意接收她的高等學府的。這種現象本身就是在向所有女孩子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女孩子就該有女孩子的樣子,“過界”行為是不會被社會接納的。

由此可見,一個孩子所處的環境,會對他/她的性別角色行為偏好產生重要影響。

性別圖式理論

2

更為有趣的是,兒童其實並非任人書寫的白紙一張,他們在被環境塑造的同時,還會自動自發的形成自己對於性別角色行為的理解。

如圖所示,當兒童在環境中獲得了最初關於性別角色行為偏好的信息後,他們還會主動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像“一個標準的男/女孩子的行為舉止"靠攏。

以我女兒為例,在她滑冰的冰場上通常會交錯出現兩組人群。一組是女孩居多的練習花樣滑冰的孩子們,另一組是男孩居多的打冰球的孩子們。雖然我女兒經常能看到練習花滑的男孩和打冰球的女孩,雖然我再三跟她強調這兩項運動男孩和女孩都能參與,但5-6歲時的她就是非常堅定的認為,女孩子喜歡花滑,而男孩子更應該去打冰球。她是女孩子,所以她要練花滑而不去打冰球。

無疑,這個結論是在社會環境和我女兒自身認知發展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一個非外界強加的,屬於她自己的關於性別角色行為偏好的概念。發展心理學中的性別圖式理論/Gender Schema Thheory,恰好解釋的就是發生在我女兒身上的這一幕。

由此可見,孩子們之所以能夠接受並認同“女/男孩子就應該有個女/男孩子的樣子”的想法,既受環境的影響又與兒童自我認知發展相關。

此外,童年時期體內含有的正常激素水準,在影響兒童的遊戲模式時,也會讓男孩子喜歡粗野,吵鬧的活動 ,女孩子喜歡平靜溫和的活動。

所以對一個身體健康,發育良好的嬰兒來說,人們是有理由預判這個嬰兒會在幾年後,長成一個喜歡玩兒玩具手槍的男孩子,或者喜愛洋娃娃的女孩子的。

遺傳對性別角色行為的影響

3

然而,正如文章開頭的那則新聞所示。喜歡穿裙子和抱娃娃的男孩子,以及行為舉止男性化的女孩子其實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而上文中提到的每一個觀點,似乎對他們來說都不適用。

這是因為我們之前的討論中,忽略掉了一個會對孩子們形成性別角色行為偏好長生重大影響的因素的不穩定性,暨遺傳因素的不穩定性。

比如兒童自身激素水準的差異就有可能影響到他/她們對於性別角色行為的偏好:

洛杉磯加裡夫尼加大學和健康科學大學的兩位心理學教授就曾對“雄性激素是否與兒童對性別類型玩具的偏好有關係”這一話題進行過研究 。

研究證明,荷爾蒙在女性早期階段對玩具偏好具有男性化的影響。也就是說,雄性激素水準高的女孩子(比如CAH女性患者)會表現出類似於正常男孩的行為模式。她們在平日遊戲時,會更願意選擇玩具汽車/玩具槍,而對洋娃娃和過家家用的玩具興趣並不大。

相關動物實驗也表明,如果給懷孕的母體服用一定量的雄性激素的話,那麽在多種哺乳動物產下的後代中,雌性個體都會表現出更加有活力更加好鬥的行為,而她們對於照顧後代則缺乏興趣。

與環境因素相比,顯然遺傳因素對於兒童性別角色行為偏好的影響更大。一個真實又極端的案例發生在一個被父母當作女孩撫養的男孩身上:

戴維作為一名已婚男性和一個父親,在36歲時看上去與其他同齡男性並沒有什麽不同。然而,在戴維只有八個月大的時候,一次醫療事故曾經改變了他的命運。當時的一次手術意外,迫使他從一名基因和激素都正常的男性嬰兒,轉變成了一個名叫布倫達的“女孩”。

在14歲之前,戴維的父母都是把他當成女兒來養的。他的兄弟說如果他不走路,不說話的話,就是一個漂亮精致的小姑娘。

然而,他的諸多想法和行為卻依舊像個男孩子。為此戴維的整個童年期都生活在各種困擾中,而在進入青春期後他不得不開始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戴維的父母在他14歲時 ,才最終決定將他在出生時, 曾是一名健康男嬰的事實告訴他。

而得知真相後的戴維通過一系列的手術,最終換回了男兒身。並在20歲時與一位單親媽媽墜入愛河成立家庭,還共同撫養了三個孩子。然而好景不長,雖然成年後的戴維貌似擁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但他還是無法擺脫少年時期帶給他的困擾和痛苦。最終他在36歲時,用自殺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見無論環境如何努力的試圖將一個嬰兒打造成“人們心目中標準”的女/男孩子,都不應該違背孩子自身發展的特性。戴維的父母將他當作女孩子撫養長大的行為,本是為了保護在嬰兒期就遭遇了手術意外,不可能再成為正常男性的嬰孩。然而他們的決定最終卻將戴維推進了無法自拔的困擾中,並使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後記

重要的事情最後說:兒童的性別角色行為和偏好一定是在環境,認知和遺傳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

成年人尤其是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天性(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德國父親一般)。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讓每一個孩子相信:This is a wonderful world,無關年齡,不分男女。

參考著作 :

Developemnt Through the Lifespan,4e作者: Laura E. Berk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CASE APPROACH 作者:Robert L.Solso & M.Kimberly MacLin

編者按

這篇文章是我們公號的投稿原創文章。我們非常歡迎讀者投稿,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和故事,題材不限,風格不拘。感興趣的請加我微信:mtrainierstore。

WM: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現居西雅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