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孩表達好男孩邏輯強?別讓性別標簽限制孩子的無限可能

東西物語: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

寫在前面的話:

“男孩邏輯強,女孩表達強”、“男孩好動坐不住,女孩好靜有專注力”……這樣的觀點相信你也聽過不少。

男孩和女孩,真的存在那麽大差異嗎?

女科學家邊琳和她的同事們有不同看法,她們在頂尖科學雜誌science上發表了論文,認為男孩女孩的差異僅有少部分由先天決定,更多是被後天引導、社會的性別標簽所造成。

到底如何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男女有別”的話題!

01

前段時間的聖誕節,約了些小朋友在家開Party,互送禮物環節發生了件小趣事,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以己度人”,給關係最好的女孩送了個他自己珍藏的奧特曼。女孩噘著嘴不肯收。

我開玩笑地問女孩:“你不喜歡這個機器人嗎?”女孩說也不是,但奧特曼是男生才玩的,女生才不玩這個呢。

我說:“女生也可以玩奧特曼啊,就像男生也可以玩廚房玩具一樣。”

突然就想起我小時候,長輩們經常會說:“一個女孩,成天跟男孩子一樣瘋,像什麽樣子!”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就忍不住在心裡犯嘀咕:憑什麽男孩可以爬樹掏鳥窩,三五成群到處跑,女孩就只能和洋娃娃玩安靜的遊戲?

這麽多年過去,小女孩的一席話,讓我感覺性別標簽依然還是根生蒂固般的存在著。

跟在場的幾個媽媽聊起,大家也都覺得有點意思,於是臨時起意,決定做個小測試。

測試很簡單,就是說到男孩、女孩,大家心裡馬上會想到什麽詞匯。說男孩時,媽媽們脫口而出的是:“好動啊、數理能力強、 調皮、愛打遊戲、喜歡玩樂高吧……”說女孩時,是:“懂事、表達能力強、不是很喜歡動手、喜歡芭比娃娃、很多都在學畫畫彈鋼琴之類……”

說到後面大家都意識到,原來連我們自己的潛意識裡都還是暗藏了不少的性別標簽。

認真想想,男孩裡面也有很多坐得住、專注力好的,女孩裡面喜歡樂高、愛運動的也不少啊,上面的區分其實沒有太多道理。

02.性別標簽會給孩子造成什麽影響呢?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部挪威人拍的紀錄片Brianwash,第一集講的就是性別標簽對男女職業發展方向的影響。

片中,人們發現工程師基本是男性,而護士基本是女性,主持人就這個問題採訪了學者。

學者的觀點是:今天我們看見的男女職業選擇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性別標簽的影響。

男性和女性確實存在天生差異,但這種差異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興趣選擇、職業方向的關鍵。

現實生活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

媒體和玩具商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性別標簽,工程搭建類玩具廣告中出現的多是男童模特,而芭比廣告裡表情誇張的模特都是清一色的女孩。

看多了,聽多了,家長的潛意識也會被帶偏。

家有男孩的,習慣買搭建和各種邏輯思維類桌遊;家有女孩的,會傾向於買些偏女孩的玩具,比如角色扮演、廚房玩具等。

待孩子大一些,開始報興趣班了,樂高班、各種球類運動類往往是男孩家長的首選,女孩家長的默認選項多半是小主持人、跳舞、鋼琴。

這些浸潤在生活中的行為,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興趣發展,乃至未來職業方向。

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我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是否有察覺?那就是當孩子某方面做得不太好時,我們常常會習慣性地用性別標簽來打掩護。

比如,一個小男孩上課坐不住,不聽講,本來應該加強專注力培養,家裡老人卻說:“男孩子本來就好動,坐不住。”或者“男娃娃醒事晚,現在沒開竅,大了就好了。”

小女孩不愛運動,一說給讓她去學學拍球,游泳啥的,就一百個的不願意。爸媽可能會自我安慰,“ 沒辦法,女娃娃就是喜歡安靜。”或者“算了,還是讓她多看看書吧”,也就聽之任之了。

一旦有了上面這種解釋系統,那些本來應該改善的不足變成了“理所當然”,導致孩子白白錯過挑戰新領域和改進提升的好機會,實在可惜呢!

03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長和個性,但這些特長和個性是基於他獨特的個體差異衍生出來,而非性別。

我不會說“因為她是女孩,所以她更適合……”,也不會說“反正男孩就是……”,這些都是不恰當的心理暗示。

我們應當多關注孩子個體的差異,而非性別差異。除了經常在意識上提醒自己去“覺察”,還可以做這三件事。

面對性別標簽,鼓勵孩子大膽Say no

就像文章開頭的例子,小女孩說奧特曼是男孩專屬玩具時,我表達了不同意見,就是為了引導她去質疑原有認知,大膽Say no。

又比如,有一次我帶千尋去參加橄欖球試聽課,去的時候發現,來了10個孩子,有8個都是男孩,我就問教練:平時女生也這麽少嗎?

教練隨口回答:“平時女生就比較少,女孩子嘛,不太喜歡運動項目,喜歡學跳舞、鋼琴。”

聽著這話,千尋臉上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我趕緊跟教練說:“不一定哦,女孩也有很喜歡運動的。我家這位姑娘就很迷網球和擊劍,這兩項運動她都學得還不錯呢。”

孩子是會從社會各方接受信息的,偏見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語言中。

咱們做家長的,一定得堅定立場。

你是堅定的,孩子就有了質疑的底氣,他會多問一句,“為什麽女孩不可以?為什麽男孩不可以?”而不是屈服於別人給的性別標簽。

創造男孩女孩一起玩耍的機會

因為一些天生的差異,男孩女孩會出現玩耍偏好,比如女孩喜歡聚在一起玩“過家家”,男孩可能更青睞搭建樂高積木這類空間感強的遊戲。

我會盡量為千尋提供混合性別的玩耍機會,讓她的玩伴裡既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避免老是跟女孩子一起玩。

男孩女孩一起玩耍的好處是,女孩有機會體驗更開放、更有力量感的遊戲,比如打球、戶外野營等,在這樣的遊戲中發展競爭意識和意志力。

男孩則有機會體驗一些看起來比較柔和安靜的遊戲,在這類遊戲中學會照顧他人,建立同理心,懂得如何適當表達情感。

不用擔心女孩因此變得女漢子,也不用擔心男孩變“娘”。我們的培養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完整的人,本來就是既有堅強勇敢的一面,也有溫和包容的一面。

說到這裡,就想特別友情提醒家有女寶的爸爸,(作為女寶媽,忍不住多囉嗦幾句)一定要多陪孩子一起玩。因為你就是姑娘最容易找到,永遠不離不棄的大玩伴。你的運動細胞、邏輯思維,還有你的堅韌和力量感,都能幫助她更全面的發展!

家庭環境可以“中性”點

前面兩個方法都是針對外部環境的,其實在家裡,我們也可以通過創造偏“中性”點的環境來減弱性別標簽感。

不知道其它爸爸媽媽是不是和我一樣,當年我在得知自己懷的是女兒後,就開始腦補各種公主范,粉色牆紙、滿屋子的芭比,蓬蓬裙……

後來逛公園時遇到一個5歲左右打扮成迪士尼公主模樣的女孩,我開玩笑地問她:“公主長大了要幹嘛啊?”女孩說:“公主就是要穿漂亮裙子,美美的,等王子來娶她。”

這個回答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最終,我沒有給女兒打造一個夢幻的公主房,而是適當選擇一些女孩子喜歡的色調,再搭配中性色彩。我們家兒童房的窗簾是粉色,但牆紙就是米色調。

買玩具時,我也很注意均衡性,家裡有玩偶也有機械工程包,有角色扮演類也有邏輯類桌遊。其實陪孩子玩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孩子自己並沒有太強的性別傾向,像千尋就既喜歡和芭比玩過家家,也喜歡玩樂高工程包,關鍵還看家長怎麽引導吧。

寫這篇文章時,一位媽媽分享的經歷讓我感觸很深。她說,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百度瀏覽器上搜索“女孩遊戲”,看到的都是畫畫、過家家、裝扮遊戲……接著,她又輸入“男孩遊戲”,看到了CS、戶外野營、機械搭建。

這件小事也引發了她的思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不知不覺發生的,一點一滴的積累,對孩子影響卻是非常大。

作為父母的我們,有責任保護孩子作為個體的獨立性,破除那些陳舊的觀念,讓他們去擁抱更多可能。不論男孩還是女孩,視為獨立的靈魂去養育就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