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骨關節炎的日常生活鍛煉及防護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1625 篇文章

目前國內大概4-18%的人群患有膝骨關節炎,常見於中老年人,特別是60歲以上老年患者,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膝骨關節炎患者數量逐年增高,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人力負擔。

膝骨關節炎的外因多為風寒濕等邪侵襲導致,患者需多檢查自身環境是否存在上述病因。如患者可能夏季長期工作於直面空調的環境,會加重膝骨關節炎疼痛,可通過更換座椅位置,不再直接暴露於空調出風口,或者在膝關節處放置毯子以抵禦寒邪侵襲。居民房屋若處於陰雨潮濕環境中,必要時可以購買一定的除濕設備,對房間進行一定的改造,平日多開空調或者除濕機祛除濕氣侵襲可能。

春夏季雨水較多,許多患者應當注意膝關節的防護,多開空調祛濕,以免潮濕造成膝關節局部的濕邪加重。冬季為膝骨關節炎多發季節,患者需注意對膝關節保暖,氣溫低於5℃時,應當佩戴膝關節護膝,同時也要注意膝關節護膝不能過緊,以免阻礙膝關節血流運動。患者在淋浴時,也可用熱水自行對膝關節沖泡,以求驅散寒邪,活血化瘀。在飲食方面,膝骨關節炎患者應當減少煙酒的攝入。過量的酒精可以破壞骨結構,增加人體有害物質的堆積。吸煙對心肺功能損傷較為明顯,可以減慢全身血流速度。

膝骨關節炎患者應當控制單次行走時間和全日行走時間,一般每日不能超過30分鐘,一天不得超過6小時,行走速度不宜過快,忌高速奔跑和劇烈運動。以上因素都可導致膝骨關節磨損加劇。同時,嚴重的膝骨關節炎患者,健側可以用手杖,以起到支持全身的作用,防止跌倒。

膝關節局部導引功法是現代康復醫學結合傳統導引功法的部分姿勢後產生的一種運功訓練方法,它更為關注在膝關節周圍局部,靶向性更好,動作更小,能適合活動力減少、肌肉萎縮的膝骨關節炎患者鍛煉,是促進康復的良好方法。

和膝導引法

囑膝骨關節炎患者自然站立,全身放鬆,控制呼吸節律,意念集中於下肢。雙腳併攏,雙側膝關節微屈曲在20-30度之間,患者用雙手掌心置於雙側膝關節上,進行輕柔環形轉動,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注意動作不可變形,患者雙手要始終貼著皮膚進行環形轉動,是為和膝。動作節律要慢而幅度宜小,輕柔施力。

主要是用患者雙手施治於膝關節,改善膝關節內部黏連,滑利關節,整復理筋,增加膝關節局部動脈的血供,促進淋巴和局部微小靜脈的流速,清除關節內致痛因子,加速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輸入,加速滑液的吸收與分泌,促進炎症因子排出。

延伸閱讀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