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天到底睡幾小時才對?睡眠8小時不一定正確?睡眠時間該怎麼定

聽說過睡眠時間少瞌睡的,還沒有聽說過睡得多了也會瞌睡。為什麼會這樣,今天小六就給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睡眠是怎樣的?

熬夜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新風尚,用當下流行語說,我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沒有哪個時代的人比當代人更為睡眠焦慮了。失眠、熬夜、嗜睡,各種危言聳聽的詞語充斥的網路,充斥的我們的生活

睡眠問題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討論最多的話題,那麼睡多久才是科學的健康的。

小六最近看了英國睡眠教練尼克的《睡眠革命》一書。他說睡眠時間因人而異,只要掌握得當的方法就不會太焦慮

人人都需要睡夠八小時嗎?

一天睡夠8小時、一天喝夠8杯水,大家耳熟能詳的養生口訣,其實它是不科學的。媒體,父母,朋友往往都會教育你:一天要睡夠8小時,不然就是慢性自殺。網上也經常流傳「長期睡6小時和睡8小時,差別有10歲大」往往配有這樣的對比圖

《睡眠革命》的作者認為,8小時睡眠論"誤導了很多人

書中講了一個例子:一個女孩每天晚上正常入睡,早晨6點多起床,但實際上她到了五點就感覺睡不著了,但是她總覺得自己沒有睡夠8小時,睡眠時間不足,強迫自己再睡一會兒,於是越睡越清醒,等到了鬧鈴響起的一刻頭暈腦脹,精神不振。

其實,睡眠時長因人而異,我們的基因決定了我們是早睡星人還是晚睡星人。有的人天生就熬不了夜,有的人天生早睡會睡不著。

《睡眠革命》這本書裡說:8小時其實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不知何時起,它卻成了普遍適用的推薦睡眠時間。然而一味追求8小時睡眠而產生的巨大壓力,反而對我們的睡眠起著破壞性極強的反作用。

作者說到自己的一個客戶,每晚按7.5小時睡不精神,調整成6個小時之後反而精神百倍,活力四射。讀到這裡,大家就會充滿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聽說過睡得少精神不好的,還沒有聽說過睡得多了反而精神不振的?

其實作者給出了答案:睡眠周期

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有90分鐘,分別是:打瞌睡-非眼動睡眠-眼動睡眠-快速眼動睡眠,然後就是另一個新的90分鐘,然後不斷的循環

階段1打瞌睡:是睡眠周期的開始,這一階段被認為是覺醒和睡眠之間的過渡期,如果你在這個階段喚醒某人,他們可能會報告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睡著。這個階段大約5到10分鐘

階段2非眼動睡眠: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了解減少了、體溫下降、呼吸和心率變得更加規律,這個階段持續約20分鐘,花費大約50%的總睡眠時間

階段3眼動睡眠:肌肉放鬆、血壓和呼吸率下降、發生最深的睡眠,是需要費勁才能把你吵醒的深睡眠,睡眠的生理修復功能大多出現在這個階段完成;

階段4快速眼動期:這個階段,我們身體無法動蕩,做夢發生在這個階段,這一階段被認為有利於開發創造力。睡完一個周期之後,我們會醒過來,再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當然通常我們不會記得自己曾經醒來過。

了解睡眠周期的優點在於,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用8小時睡眠的固定模式,比如你在第一天隻睡了4個周期,似乎不夠睡,那就可以再加一個周期,對於大多數的我們而言,一周有35個睡眠周期就足夠正常生活了。如果臨時有急事也可以減少一個周期,只要盡量達成規律性睡眠就可以。

總結:睡眠主要是看周期的,盡量擁有完整周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