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這一生最有名的三件事,一是土木堡之變,成為俘虜皇帝,但只是一年時間便是回到大明,並且在八年以後,以太上皇身份發動奪門之變,重新成為皇帝,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的。

二是為了師出有名,冤殺大功臣於謙。

三是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做了一件好事。

今天說起明英宗這個皇帝,很多人認為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廢了弟弟明代宗朱祁鈺的帝位,重新當皇帝,是得位不正,甚至是最得位不正的皇帝,那麽這是怎麽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持這個觀點的人,之所以這樣認為,主要是認為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是無形中奪了兒子朱見深也就是明憲宗的帝位,使他推遲了八年時間繼位。

其實這個觀點也是有著一定依據的,因為明宣宗朱瞻基只有明英宗和明代宗兩個兒子,而明代宗在明英宗禦駕親征被俘以後,由監國成為皇帝,坐穩帝位之後,是想盡辦法,乃至是賄賂大臣,廢掉了明英宗兒子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為沂王,將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立為皇太子,而朱見濟很明顯沒有這個太子命,也就是當了一年太子便是早夭。

因此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在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之前,當時明代宗能選擇的繼承人,也就是原來的太子朱見深了,因為他獨子早夭,也只能從哥哥英宗一脈尋找繼承人,總不能舍近求遠,找其他堂兄弟或者更遠的旁系兄弟的子嗣來繼承帝位的。

所以明英宗複辟,等於是奪了兒子明憲宗朱見深的帝位,使朱見深推遲了八年時間,等到明英宗駕崩以後才繼位的,因此明英宗是得位不正的,甚至可以說最得位不正的,因為他跟兒子爭奪帝位啊。

但是事情真的有這麽簡單嗎,其實並非如此。

表面來看,按照宗法血統來看,明代宗獨子早夭以後,的確只能從哥哥明英宗一脈選擇繼承人,不能跳過這一脈,找更遠的。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不能,當年明英宗禦駕親征,代宗不過是以藩王身份監國,還有皇太子朱見深在,按理說他是不能成為皇帝的,結果還不是成為皇帝了?

按理說明代宗,通俗點來說只是代理皇帝,在明英宗這個正牌皇帝回來以後,他就應該將帝位還給明英宗,但結果來看,他並沒有。

再看看當時情況,其實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

首先明代宗直至到了奪門之變時,都沒有確定了繼承人,沒有明確要恢復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而且雖說理論上明代宗只能選擇明英宗之子朱見深這個前太子,但其實當時雙方關係很緊張,人家朱見深好好的太子之位,說廢就廢;明英宗回到大明以後,沒有將帝位還給人家也就算了,還如同軟禁一般將其軟禁在南宮,甚至可以說是虐待明英宗,明英宗沒事喜歡在大樹底下乘涼,禦史高平說南宮樹多,雖然隱藏奸詐之人,明代宗馬上將樹給砍了,搞得明英宗無樹可倚,連乘涼的權力都被剝奪,由此可見雙方關係的緊張。

而當時也有騎牆派,除卻支持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的大臣外,還有一部分大臣清楚明代宗與明英宗的緊張關係,所以想揣摩聖意,想投明代宗所好,諸如王文和蕭維楨等大臣,意思是迎立襄王世子為太子;襄王是誰呢,是明宣宗的弟弟,明代宗和明英宗的叔叔,比之明代宗和朱見深的親叔侄關係遠多了,但是襄王一脈與明代宗關係並不緊張,這是他們的最大優勢。

也就是說當時大臣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按照血緣親疏,應該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一派認為應該立襄王世子,雙方都紛紛向明代宗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明代宗並沒有明確態度,而是打算在正月十七日的朝會上做最終決定。

但是正月十七日,奪門之變發生,明代宗沒來得及表態,就失去了大權,而明英宗順利複辟,重新成為皇帝。

綜上來看,在明代宗病重之際,並沒有確定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他還有一個襄王世子的選擇,他有可能在病重之際為了彌補和緩和與明英宗的關係,立侄子朱見深為太子;但是更有可能立襄王世子,畢竟為了最高權力,他對明英宗還有朱見深打壓的不輕,最後他只是將朱見深該得的太子之位還給人家,真的可以保證日後朱見深繼位,可以既往不咎不清算他?

那樣還不如將太子之位交給本該不可能成為太子的襄王世子,使他感激涕零,日後繼位,自己的身後之名肯定有所保證。

當然不論明代宗如何選擇,只要他沒有確定朱見深為太子,那麽明英宗複辟,就不等於奪了兒子朱見深的帝位,自然不存在得位不正的問題。

不能以沒有確定的事情,也就是朱見深沒有被明代宗明確立為太子的歷史,直接認定肯定會將其立為太子,以此進一步認為明英宗複辟就是跟兒子搶,就是得位不正,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而且再退一萬步說,明英宗本來就是正牌皇帝,他通過政變奪回自己的帝位,有何不可呢,如果以此一些站不住腳的理由認為他是得位不正,甚至是最得位不正,是大錯特錯。

客觀來說,奪門之內風波之中,明英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得位正不正的問題,而是他冤殺了對明朝社稷有著大功勞的於謙,可謂是千古奇冤,是中國司法史上的一大汙點。

明英宗雖然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並且根據史書上記載,是個有魅力,而且性格還不錯的皇帝,但為了師出有名,即使他不忍心殺於謙,即使於謙並沒有什麽罪過,但也還是以他“意欲”迎立襄王世子罪名,而痛下殺手,由此可見政治其實是很無情的,通過於謙被冤殺之事,其殘酷可見一斑。

而明英宗人生中的這一大汙點,其實也是無形中影響了明朝的命運,連一心為國,對社稷有著大功於謙都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長此以往,大大加劇了士大夫階層的畏禍心理,所以到了明末,內憂外患之下,朝廷大臣多是敷衍了事,忠心為國的少之又少,甚至李自成大軍進軍北京,崇禎帝要求大臣捐獻錢財,這些大臣也是緊握錢袋子,朝廷無錢穩定軍心,最終是明朝滅亡。

明末不是出不了於謙這樣可以力挽狂瀾的人物,只是有明一代276年,一心為國之人多是不得好死的下場,那樣的環境,又怎麽培養得出於謙式的人物呢?

即便是有這樣的人物,到了明末也沒有發揮的空間,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當然明朝二百多年對於一心為國之人不論如何,也不能以此作為明末那群不知廉恥的變節之臣的遮羞布,固然統治階級的方式過於嚴厲,但是變節之人也有問題的,不能單純以一方面原因來定論的。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讚關注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