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不是藥神》神在哪? 國產電影立足現實方有根


評價一部院線電影成功與否,最簡單的標準就是看是否“叫好又叫座”。“叫好”映證影片品質上乘、走心有料、令人難忘;“叫座”說明市場認可度高,是大家普遍認同且感興趣的好故事。從首映日掛出的票房數據看,《我不是藥神》10小時達到1800萬票房,單日票房過億,後續票房增長潛力很大,“叫座”之氣已顯,只差最後定格在哪個數字上。而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部片何以一片“叫好”,以及這聲音背後,蘊藏著怎樣的觀眾期待。

 

在很大程度上看,這是一部複雜的電影。影片前半段,將很多社會主題包裹在喜劇的外殼之中。徐崢扮演的程勇“召喚”隊友的過程,帶出了人生百態,有因病離家的小鎮青年、有因孩子喚起求生希望的城市中產、有靠QQ互通資訊的龐大病友群,也能看到賣假藥的“假院士”、看到唯利是圖的國際公司、甚至看到熱鬧喧騰的印度街景。藥,宛如一面多棱鏡,映照出一個我們聽過卻不一定看過、看過卻不一定經歷過的世界和人生。


 

而影片的後半段,則將人物性格的發展包裹在了更為抒情的氛圍之中。換了髮型的程勇一次次經歷心靈的觸動和拷問,過去的經歷如同種子,在他心中漸漸長成大樹。剝除了“利益”這個元素,電影更多地讓人思考自己與他者、個人與社會、情理與法理的關係,與主人公一起體驗了精神的成長。而這樣更加偏重內心追索的內容,也讓電影獲得了更大的開度:正是在這樣的對話中,個人得以獲得更開闊也更沉著的生活,社會也在每個人的努力中得以改善與進步。


 

不止於此。影片的抓人之處,還在於塑造了一群熱愛生活、努力活著的角色。片中的人物,因為疾病而生活不易。但人之所以偉大,就是面對坎坷和磨難時不輕言放棄的決心。那份求生的意志和樂觀的心態,如同一把鑰匙,找到了影片震撼人心的鎖眼。影片中,那位患病的老奶奶對警察說的話可謂影片的高光時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樸素至極的話,滿含著悲涼卻執著的生命力量,而這份力量裡,飽含著人們最真實的對生活的熱切向往。影片的海報中,除程勇和劉思慧外,所有的人都是面色憔悴,形容枯槁,有的人臉上還掛著口罩,因為這些人都是白血病人。但注意他們的表情會發現,他們都在笑,哪怕是虛弱的微笑、疲憊的微笑,因為他們“想活著”“不想死”。也恰是因為這樣的念頭,程勇甘願冒違法的風險去海外帶藥。因為他的想法很簡單——這些人雖然困頓,但是有活下去的渴盼與信念,自己能做一點是一點。


 《廁所英雄》


去年以來,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廁所英雄》《神秘巨星》等現實題材電影,讓中國觀眾感受到電影可以如何切入社會、切入生活,也讓觀眾急切地希望能看到一部類似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出現,無疑順應了觀眾和市場這樣的期待。相比那些奇幻架空、小情小愛等熱門IP的爆米花作品,一部對人心有觸動、對人性有認知的作品,一部植根於現實,真正找到深入民心、反映生活的鮮活題材的作品,無疑有著更強的生命力。

 

或許,我們可以重溫一下這樣一段話:“文藝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業和生活、順境和逆境、夢想和期望、愛和恨、存在和死亡,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藝作品中找到啟迪。”而同樣,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也都應該成為文藝的沃土,這樣才能留下真正“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

 

這正是:我不是藥神,你我皆凡人。立足現實路,“國產”方有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