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股震蕩尋底,2019能否先抑後揚

去年此時,大概很多投資者都沒有料到,2018年的港股最終會全年下跌逾4000點、以13.61%的7年來最大跌幅收官。從牛市到熊市的轉折,就發生在充滿希望的1月份。

港股在2018年1月延續2017年的牛市,一度攀升至33484.08點的歷史高點,此後則一路下行,最終在2018年12月31日定格在25845.7點,超過7000點的落差讓很多港股投資者的2018年過得分外艱難。

時間又來到1月,展望2019年港股又會有怎樣的趨勢,變化中又蘊含哪些機會和風險?對此,平安基金權益投資總監李化松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港股2019年和2018年類似,也是個股行情多一點,對2019年港股有兩方面重點關注,一是創新成長行業,二是港股有一些消費更新的個股,兩方面都有A股稀缺的標的。

景順長城滬港深領先科技基金經理詹成同樣認為,港股對A股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補充,港股有很多A股稀缺的投資標的。“2019年還是要找快速成長的行業,並且在行業裡處於領先的公司來進行配置。”詹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複盤2018年的港股邏輯

2018年12月31日,隨著最後半個交易日的結束,港股也交出了全年先揚後抑的答卷。2018年恆生指數累計下挫13.61%,創出2011年以來最大跌幅,其中國企指數收報10124.75點,全年累計下跌13.53%,紅籌指數收報4169.04點,全年累計下跌5.81%。

從行業板塊來看,2018年僅公用事業取得正收益,跌幅前三的行業分別是資訊科技業、原材料業以及消費品製造業,全年跌幅接近30%。

騰訊的表現不佳直接影響恆指,同樣在2018年1月飆升至475.6港元的高位後持續下行,最低股價一度跌至251.4港元,下跌幅度接近50%,最終報收314港元,全年跌幅鋼彈22.49%。

複盤2018年,廣發香港認為如果說上半年還是“‘白天鵝’和‘黑天鵝’的交織”,那麽下半年港股市場“黑天鵝”成色已然十足,投資者只能“習慣做高波動率的朋友”,以較低倉位轉向防禦。

廣發香港認為,2018年港股同時受A股、美股走勢影響,但與A股走勢更為相關:2018年2月份與10月份美股大跌,導致AH股同時“砸坑”;但6月貿易摩擦更新、人民幣貶值僅導致AH市場大跌而美股相對穩健,同時10月份後,港股與美股走勢一度“脫鉤”。

詹成認為,港股是離岸市場,雖然南下資金在增加,但整體佔比不高,因此港股很容易受外部因素擾動,這是它交易者結構複雜所帶來的一些變化。

“2018年港股的表現比A股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港股投資者結構中外資佔比偏高,他們對巨集觀面的反應稍微慢半拍。所以2018年他們跌得較少。因為A股以境內投資人為主,他們對中國經濟變化的敏感性比外資強,所以一旦感覺經濟不好股票跌的速度就很快,港股反而慢半拍。”詹成進一步表示。

2019年港股機會在哪裡

如果說2018年港股的走勢是“先揚後抑”,那麽多數券商與公募基金展望2019年的觀點則是“先抑後揚”。

國信證券認為,2019年上半年港股依舊處在振蕩尋底的過程,下半年築底向上。2019年資本將慢慢向新興市場傾斜,上半年美股的風險偏好會影響港股走勢,下半年港股對美股將逐漸走強。

廣發證券也表示港股市場短期仍有風險,但或在Q2後“漸入佳境”:短期內,不排除外部風險繼續“砸坑”;但聯儲加息趨緩讓新興市場迎來“喘息”。儘管外圍風險仍然存在,但國內“政策底”壓縮估值收縮空間,而如果強美元、人民幣貶值和美債收益率走高的壓力出現緩解,屆時港股有望迎來較好的中線布局機會,預計Q2後形勢更加明朗。

詹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港股2019年可能的風險來自兩方面,一是看美國市場,如果美股持續出現下跌港股也會有壓力;二是巨集觀的問題,詹成認為一季度相對壓力大一些。

“做金融的不是怕經濟出現波動,最怕的是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存在的時候大家唯一做的選擇就是規避。現在拿到的數據比較少,企業端2019年可能會有壓力,但會有多大壓力大家都沒有底。在這種情況下到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年報、一季報披露完以後整個市場會對所有上市公司做一個全面分析,對上市公司業績到底出現多大幅度的修正會有比較清楚的預期。”詹成進一步表示。

2019年開年以來,港股延續了2018年的下行趨勢,1月2日大跌2.77%,3日也以0.26%的跌幅衝擊25000點關口。壓力之下,後續港股還有哪些機會?

李化松認為,內地在港股上市的企業很多是偏傳統、低估值、穩健成長的行業,比如金融、地產等,這些行業2019年業績壓力可能會相對較大。因此,他對2019年的港股關注兩方面,“一是創新成長行業,比如騰訊、小米,它們是未來在技術創新的背景下空間還是很大;港股也有很多創新藥企業,比如藥明生物等,後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創新方面港股有一些A股沒有的標的,這塊比較重要。二是港股有一些消費更新的標的,比如申洲國際、安踏體育、海底撈等A股稀缺標的。”

詹成表示,港股中包含優質子行業龍頭中資科技公司,如國內互聯網及軟體、新能源及光伏、智能製造等,同時包含很多A股市場稀缺的標的。此外,在加大港股配置時不光可以獲得指數上的收益,如果人民幣持續有貶值壓力,那麽投資港股還能獲得匯率收益。

從選股來說,詹成認為港股和A股估值體系不太一樣,需要單獨市場單獨分析。建議選股第一出發點是行業,先把適應發展的產業挑出來,然後再從港股或A股中挑選公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