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藥效不顯著?有可能是煎藥方法不對,正確煎藥方法分享

如果您仔細觀察就知道,很多得慢性病的朋友都喜歡用中藥調理調理,雖然中藥調理效果不明顯,但是它是能夠徹底的根除病灶,還患者一個身體健康。但是中藥的熬煮方法要講究科學,如果方法不對,可能會藥效就不同,今天就隨我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中藥煎煮方法:

1.煮藥用具:中藥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鍋或不鏽鋼鍋,忌用鐵、鋁等易腐蝕的鍋。

2.清洗:中草藥大都是生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進行了加工炮製,煎煮之前一般不需要淘洗。如果覺得中藥有些臟,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沖洗,以防容易溶於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丟失,從而影響中藥療效。

3.浸泡:中藥煎煮前先用水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避免因煎煮時間過長,導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損、破壞過多。用乾淨自來水浸泡30-60分鐘,水量一般以浸過藥材表面1-3厘米為宜,以藥材浸透為原則。忌用沸水浸泡中藥。

4.煎煮火候:指煎藥的火力大小與火勢急慢(大火、急火稱武火,小火、慢火為文火)。一般未煎沸前用武火(大火),煎沸後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葯汁溢出或過快熬乾,減慢水份蒸發,有利於有效成份的溶出。

5.煎煮時間:不同的病症和藥物使用不同的煎煮時間。中藥煎煮時間從藥液煮沸之後開始計時,一般治療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藥煎煮時間要短,煮10-15分鐘即可;這類藥物性輕揚發散,氣味芳香,含揮髮油較多,長時間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揮發而減效。治療慢性病或滋補調理葯則煎煮時間宜長,一般煮30-60分鐘;其餘的中藥煎煮20-30分鐘左右。煎藥時注意攪拌葯料,讓藥物充分煎透。一般情況下一劑葯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叫頭煎藥,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藥,二煎煎煮時間較頭煎略為縮短。

6.煎煮次數:一般來說,一劑葯可煎2-3次,以煎2次為宜。因為煎藥時藥物有效成分首先會溶解在進入藥材組織的水液中,然後再擴散到藥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藥材內外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時,因滲透壓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這時,只有將藥液濾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繼續溶出。為了充分利用藥材,使藥效達到最佳,一劑葯最好煎煮2-3次。

7.煎藥量:兒童每劑中藥煎取藥液量一般為100-150毫升,小嬰兒每劑30-50毫升;成人每劑200-300毫升。

8.服用方法:服用中藥一般應將煎煮2次或3次的中藥液體合併,攪拌均勻後分為2份或3份,分別於早晚或早中晚服用。一般來說,病情緩和者可每日服用2-3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可根據醫生的醫囑,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有利於更快地緩解癥狀、減輕病情。小嬰兒由於胃容量小、喂葯比較困難,應以少量多次喂葯為宜。

9.特殊煎藥要求:如先煎、後下、包煎、溶化服、烊化服、沖服等。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中藥的煎煮方法是很講究的,我們既要慎重的選擇煎藥的工具,還要注意中藥的清洗和用量,最後特別注重的就是煎煮中藥的火候,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影響到療效,所以朋友們在煎服中藥的時候,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科學的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