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藥無用,中藥該怎麼煎和服?(珍藏)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看中醫拿葯時,醫生一般都會叮囑服用方法,如果拿回家煎,更會明確寫上煎服方法。若葯的炮製、配方都正確,但煎服環節沒做好,效果難免打折甚至前功盡棄。沒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藥無用啊。

本文告訴你中藥的常見煎服方法,建議收好方便查找、使用哦。

中醫養生者經常遇到中藥該如何煎服的問題。臨床看病的時候,這也是患者問得最多的。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老中醫》第一集就講,家人沒有按照方子定時定量地給一位重症患者喂葯,導致其喪命,從而引發醫療訴訟的故事。

中藥該怎麼煎、服,這裡我們就較完整地講一講。

中藥怎麼煎才不損藥效

1.煎藥器具

最好用砂鍋、砂罐。一是因其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二是因其導熱均勻,保暖性好。

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鏽鋼鍋。

煎藥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因為一是這些金屬元素本身也具中藥的某些性效,恐與病情不合;

二是這些器皿表面,常覆蓋有一層該金屬元素與氧生成的氧化物,極易與藥液中的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或喪失原有藥效的物質而降低療效,甚至產生有害於人體的物質而對機體造成傷害。

2.煎藥用水

必須無異味、潔凈澄清,含礦物質及雜質少,無汙染。在生活上可作飲用的水都可用來煎煮中藥。

3.加水多少

一般用水量為將飲片適當加壓後,液面淹沒過飲片約2cm為宜。

但可以靈活一些,如果質地堅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藥物略多;

質地疏鬆,或有效成分容易揮發,煎煮時間較短的藥物,那麼液面淹沒藥物即可。

4.煎前浸泡

中藥飲片煎前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能縮短煎煮時間。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藥物可浸泡20~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主的葯可浸泡更長時間。

但夏氣象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腐敗變質。

5.煎煮火候及時間

煎一般葯,宜先武火後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後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葯汁溢出或過快熬乾。

解表葯及芳香性藥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維持10~15分鐘左右即可。

而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礦物類、骨角類、貝殼類、甲殼類葯及補益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6.趁熱濾汁

葯煎煮好後,應趁熱濾取葯汁

因為放得時間久了,藥液溫度降低,一些有效成分會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澱,加之藥渣的吸附作用而有部分損失,因而影響療效。

7.煎煮次數

一般來說,一劑葯可煎煮三次,至少應煎煮兩次

因為藥材內外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時,因滲透壓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這時,只有將藥液濾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繼續溶出。

8.入藥方法

一般藥物可以同時入煎。

但部分藥物因其性質、性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不同。有的還需作特殊處理,甚至同一藥物因煎煮時間不同,其性能與臨床應用也存在差異。

所以,就有了煎法中的先煎、後下、包煎、另煎、 烊(yáng)化等不同要求。

①先煎

礦石類、貝殼類及其他質堅的藥物,因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應先煎30分鐘左右再納入其他同煎。

如龜甲、鱉甲、自然銅。而附子先煎則主要為了解毒。

②後下

是指藥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發或破壞而不耐煎煮者,入葯宜後下,待他葯煎煮將成時投入,煎沸幾分鐘即可。

比如薄荷、沉香。

③包煎

是指對花粉、細小種子及研末的礦石類藥物,宜用紗布或其薄布包裹後,再放入鍋中煎煮。避免煎後藥液混濁,或減少對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

比如辛夷花、旋覆花、海金砂、蒲黃等。

④另煎

是指對某些貴重藥材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藥渣吸附,造成浪費。

比如人蔘。

⑤烊化

是對膠質、粘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容易粘附於其他藥渣及鍋底,既浪費藥材,又害易煎焦,宜另行烊化。

烊化就是將它們置於碗中,然後將煮好的熱湯汁衝下去融化它們就行了。

比如阿膠。

⑥沖服

自然汁及入水即溶的藥物,宜用煎好的其他藥液或開水沖服。

比如蜂蜜、芒硝。

中藥的一般服用方法

1.服藥時間

需根據病情和藥性而定。

①空腹服:峻下逐水葯、驅蟲葯宜晨起;

②飯前服:補虛葯和治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吸收比較好;

③飯後服: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及消食葯。

④睡前服:安神葯、澀精止遺葯。

急性病則不拘時服。

前面我們也講過「用藥法時」,根據天時地利,天地之氣升降來推演服用時間。

2.服藥多少

一般疾病服藥,每日一劑,每劑分二服或三服。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

嘔吐病人服藥,宜小量頻(pín)服。

3.服藥冷熱

一般湯藥多宜溫服

另外,如果疾病出現假象的時候,比如真寒假熱,可有熱葯涼服;真熱假寒,可有涼葯熱服。

此外,對於丸、散等固體藥劑,一般都宜溫開水送服



我是中醫老劉,如果你也對中醫感興趣,可與我交流,微信:18694087387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