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溫天心梗頻發 專家:先兆提前數周出現 應速就醫

播放GIF

降溫氣象「心梗」頻發 專家提醒:

吸煙、疲勞、呼吸道疾病均是誘因

又到了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記者從青島阜外醫院了解到,近期因心梗入院的患者接連不斷,有時僅一天就需完成40多台心臟介入手術。冬季為何心梗高發?冠心病患者應該做好哪些預防?青島阜外醫院心臟中心病區主任王松濤提醒市民,冠心病病人身體調節與適應能力較差,降溫很可能造成冠心病人發生心肌梗死,患者要格外當心。

86歲「老煙槍」突發心梗

青島阜外醫院近日心梗急救病例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86歲的老人,有著30多年的吸煙史、冠心病、高血壓史。老人一直嗜煙如命,血壓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前幾天早飯後突然出現胸悶、胸痛癥狀,送至醫院後檢查發現心血管已堵塞兩根,好在搶救及時,老人生命得以挽回。

王松濤介紹,冬季是冠心病的多發季節,由於冠心病病人身體調節與適應能力較差,降溫很可能造成冠心病人發生心肌梗死,患者要格外當心。這個季節氣候寒冷,冠狀動脈易引起收縮痙攣,導致血流不暢;另一方面,血管的收縮也會加重心臟的工作量。另外,冬季也是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的季節,感冒、支氣管炎等都會影響心臟,誘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

吸煙過多、過度勞累易引發心梗

眾所周知,吸煙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較,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急性心梗後繼續吸煙,再梗死和死亡的危險性增高22%到47%。過度勞累和「三高」也是誘發心梗的危險因素。沒有規律、過於勞累的生活,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梗。「人在壓力過大時,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容易引起心梗發作。脂質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高血壓病人患冠心病的概率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王松濤說。

心梗出現前數周已有「先兆」

如何辨識心梗?先兆癥狀有哪些?王松濤說,心梗的典型癥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位置出現心絞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至15分鐘或以上,還有人會伴有出汗、噁心等癥狀。出現上述癥狀時,患者本人及家屬要格外警惕,最好馬上送醫,決不能硬著頭皮忍耐。

其實,在急性心梗出現前的數周或數天前已經有「先兆」癥狀。這些先兆癥狀包括:身體出現不穩定狀態,間斷出現胸悶、咽喉部緊縮感等癥狀,最初是跑步、疲勞後容易出現,之後是散步時會出現,嚴重時還會在夜間出現,每次出現數分鐘可緩解,甚至出現頻次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這都要引起重視。

「部分患者表現為胸痛的不典型癥狀,出現牙痛、胃痛、肩膀痛、關節痛等癥狀,容易造成誤診。如果平時沒有牙疼、胃痛、咽喉痛等問題,出現這些疼痛時,並伴有全身性的癥狀,如大汗淋漓等虛脫感,就要高度懷疑是心梗,趕緊去醫院就診。」王松濤說。

預防應早睡早起清淡飲食

面對「隱形殺手」,應該如何提早預防呢?王松濤提醒市民,平時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避免神經緊張,保持心態平和。此外還要生活規律,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飲食要規律,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要吃得過鹹、過甜及太油膩,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

「吸煙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大量飲酒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因此要不吸煙、少喝酒。定期健康體檢,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必要時用藥物嚴格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引發併發症。」王松濤說,有心血管病史的人以及中老年人,冬季應特別注意做好防範,謹防心梗的發生。首先要遵醫囑服用藥物,不要擅自停葯、換藥或者增減藥量,這樣都會增加疾病進展風險。建議規律測量血壓、血脂、血糖,了解疾病的控制情況。如果有變化,及時告訴醫生調整用藥治療方案。還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耳部、手腳需要特別注意保暖,預防凍傷、凍瘡,防止低體溫症的發生。注意及時增減衣物,讓體感溫度基本保持恆定,避免身體受到溫度變化的刺激。運動不要太劇烈,並保持情緒平和。

內容來源:青島日報

更多精彩內容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