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提示丨入伏倒計時,「三伏天」養生這些事一定要注意!

小夥伴們,

這幾天濕熱的氣象感覺如何?

對此,晚報君想說,

2018年最嚴峻的考驗還並沒有開始,

因為,

還有5天就

入!伏!啦!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

今年(2018年)夏至後第一個庚日是6月27日(庚辰),第二個庚日是7月7日(庚寅),第三個庚日是7月17日(庚子),所以2018年從7月17日開始入伏,初伏從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中伏為7月27日~8月15日共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共10天。今年三伏歷時40天。俗語有雲:「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面對一年中最悶熱難熬的日子,這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三伏天養生做好「十個一」,幫您健健康康過夏季。

一個溫度26℃

冷氣機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8℃。

一小時步行

走路有氧運動適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鐘-1個小時,以微微出汗為宜。

一杯茶

茶葉中富含鉀,喝茶不僅能解渴,還能幫助消除疲勞。

一個午覺

夏季氣溫高,睡眠容易不好。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讓下午有個好精力。

一杯溫水

水別等渴了再喝,經常小口小口喝杯溫開水。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好多於1200ml。

一顆苦瓜

中醫認為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暑之效。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一碗綠豆湯

綠豆湯既能補充水,又能補無機鹽,還具有清熱解暑。一周喝2-3次,每次1碗即可。

一次泡腳

睡前用40℃的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品質。

一個穴位

三伏天悶熱,人容易被濕邪侵襲。可以經常按按足三裡穴,有助運化水濕。

一次靜坐

研究表明,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比年輕人更高。

公交部門溫馨提示

進入暑期氣象持續高溫,公車上突發疾病、走失迷路的發生頻率增多。公交部門經過對影片監控中大量事例分析發現,在突發疾病事例中,多數集中在車廂的中前部,以老年乘客居多。公交部門提示,老年乘客乘車外出,隨身最好攜帶藥品、糖塊並注意及時補水。

隨著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政策的推行,老年人乘車出行的比例已經超過三成,在一些大型居民區、公園、市場周邊的線路,老年人次甚至達到五成以上。公交集團提示市民,老年乘客在夏季乘坐公交時,有心臟疾病、高血糖的患者,要隨身攜帶藥品、糖塊,出行時注意及時補水。另外,老人出行最好有家人陪伴,或在隨身衣物中放置家屬的聯繫方式,遇有突發事件可以及時處置。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乘車時,一定要避免在公車上瞌睡休息,如出現因為大意坐過站的情況,要及時與駕駛員取得聯繫尋求幫助。

今晚報媒體融合部出品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ZAN支持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